为避免儿媳走上自己的老路,张幼仪为儿媳做一决定,儿媳终生感激

提起张幼仪,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她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因没有接受过新式思想,徐志摩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而在她怀着孕的时候,选择了和她离婚。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对张幼仪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弃妇阶段,而事实上,张幼仪是个特别出色的女子。在没有和徐志摩离婚之前,她不敢做自己,可是,在和徐志摩离婚以后,这个女子,迸发了让人惊讶的力量,她在德国一边带孩子一边进修,完成了自身的升华和提升。后来,孩子早夭,她也坚强的挺了过来,回国以后还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出色的女企业家。

为避免儿媳走上自己的老路,张幼仪为儿媳做一决定,儿媳终生感激

虽然张幼仪后半生的传奇经历,让她成为了很多女子的榜样,但是对张幼仪来说,有些伤害却是永远也无法抹平的。所以她特别能够感同身受,生怕自己的儿媳妇,也走上和自己一样的道路。

1935年,张幼仪和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到了适婚年龄,张幼仪询问自己的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儿子徐积锴说喜欢长得好看得姑娘。这让张幼仪很是忧虑,显然,儿子徐积锴的眼光,多少继承了他父亲徐志摩的,那么,儿媳妇将来会不会和自己一样的遭遇呢?

到底张幼仪还是按照儿子的要求,给他找了个好看的姑娘,这个姑娘是张幼仪牌友的女儿,名叫张粹文。张粹文秀外慧中,徐积锴也很是喜欢她。因此,二人顺理成章的结婚了,过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张幼仪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时时告诉儿媳妇张张粹文,一定要不断学习,跟上徐积锴的节奏,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才能和徐积锴有共同的思想交流,夫妻才能更和睦。

为避免儿媳走上自己的老路,张幼仪为儿媳做一决定,儿媳终生感激

张幼仪说这些,其实完全是为了儿媳妇着想,因为当初,她就是这样被徐志摩抛弃的,哪怕她已经二次怀孕,也留不住丈夫的心。

张幼仪不仅是嘴上说说,她还有实际行动,她为儿媳聘请了家教,教她各种文化知识,包括中文、英文、德文、法文四种语言。

在张幼仪的帮助和引导下,张粹文慢慢变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人。这以后,即使张粹文接连生育了三女一儿,张粹文和丈夫徐积锴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而后来,更大的考验来了。1947年,徐积锴得到了留学机会,他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攻读商科和土木工程。

这个消息让张幼仪辗转反侧,想当初,徐志摩也是出国留学,而她自己留守家中,才让夫妻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的。她觉得,不能让儿媳妇重蹈自己的覆辙,必须要让他们夫妻俩在一起。可是,儿媳妇走了的话,几个孩子怎么办呢?总不能一起带着走吧?还要不要学习了?

为避免儿媳走上自己的老路,张幼仪为儿媳做一决定,儿媳终生感激

最终,张幼仪决定,还剩要让他们夫妻俩一起走,至于家里的四个孩子,就自己来负责吧。于是,她对儿子说:让粹文跟你去美国留学,四个孩子都由我照顾。这年,四个孩子分别是6岁、3岁、2岁、1岁。

张幼仪的这个决定,让儿媳妇张粹文感动不已,其实,和丈夫分开这么久,内心里她也是很害怕忐忑的呀,而张幼仪,她是个多么好的婆婆呀,为了让儿媳妇有学习的机会,不惜在自己本该安享的时候,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她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才不辜负婆婆的这番心思。

后来,张粹文确实也成功了,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成功,她进入了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习时装设计,服装美学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创意。她设计的时装还曾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Saks服装店展示过,轰动一时。她不是徐积锴的附属品,相反她也闪闪发光,正是这样优秀的女子,才让徐积锴始终为她倾心。

为避免儿媳走上自己的老路,张幼仪为儿媳做一决定,儿媳终生感激

而这一切,都是张幼仪牺牲自己为儿媳妇换来的,直到徐积锴夫妇俩在美国完全定居下来,张幼仪才放手,结束带娃生活。

而岁月也终于没有辜负张幼仪这个好女人,1953年,她终于邂逅了她生命里的另一段缘分,中国香港的苏医生。而对于母亲的恋情,儿子儿媳也很支持,他们也希望,为他们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于是,张幼仪和苏医生结婚了,婚后,两人一直甜蜜恩爱。1988年,88岁的张幼仪在儿孙的陪伴下安然离世,她坟前的墓碑上赫然刻着“苏张幼仪”四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儿媳   文秀   德文   法文   哥伦比亚   儿媳妇   老路   婆婆   终生   感激   出色   丈夫   姑娘   儿子   母亲   女子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