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学校不只是彩色的,同时也有“阴暗”的角落。

这是一个被校园霸凌10年女生说出的话,在家长眼中学校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在孩子眼中学校是长大成人的印证,也是多姿多彩的自由生活。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但是我们忽略的是,学校它不只是彩色的,他也有阴暗的角落。因为一个学校的组成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而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区域。

这样就导致了成千上万种性格的孩子融合在一起,有的在学业生涯默默无闻,有的在学业生涯熠熠生辉,有的则在学业生涯痛苦不堪。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校园霸凌这四个字在近几年频频出现,一时间让很多家长警醒,校园霸凌现在到底在学校里有多普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全世界每3个学生,就有一个曾遭欺凌”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看到这个数据作为妈妈的我身后也是一层冷汗,这种被校园霸凌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而很多被霸凌的孩子一直默默忍受,以至于大家都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

而在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开幕,溪子设计的《转校生的抉择》获得了more one go特别关注奖,而这个女生也同时将自己不堪的过去呈现在大家面前。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这个作品的背后是这个作者亲身经历,她用自己10年被校园霸凌的经历做成了桌游,在这10年间,他被排挤被欺凌,直到医生说这不是她的错,她才慢慢敢走出来。

就是为了让被欺凌的孩子能勇敢争夺话语权,不要再默默无闻被伤害了。看到她的作品看到她的经历,我明白了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别再说孩子天性纯良了。

为什么喜欢霸凌别人的恶魔孩子越来越多?

1. 父母越来越重视和宠溺孩子了

其实喜欢霸凌别人这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只不过很多孩子和父母都不自知,而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家庭教育或者是大环境导致的。

这种极端行为就是父母的极端教育导致的,当父母极度重视孩子并且极度宠溺孩子的时候,那你家孩子就离恶魔孩子不远了。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因为你们的宠溺和重视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边界感,他们越来越得到了那种自己领导一切的优越感,而当有人不听或者是反对自己的时候他么会受不了。

进而就会在学校霸凌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孩子。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2. 心理自卑且暴力的孩子变多了

在几年前心理疾病并不被认可,很多父母并不承认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所以父母会喜欢否决孩子,不肯定孩子,甚至还会各种打击式教育。

就这样孩子的心理自卑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这种自卑就导致孩子把真实的自己藏了起来,很暴躁很暴力用这种外形去给自己树立自信。

并且这些叛逆孩子的标配,孩子叛逆得越狠说明心理越扭曲,而父母的不在意和忽视让孩子越来越恶化,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孩子就这样喜欢通过霸凌别人找自信和快感的孩子越来越多。

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样做

1. 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这并不丢人

当我们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之所以很多孩子都会选择不出声,默默承受,这主要是他们想要守住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因为他们担心被别人知道之后更是抬不起头了,所以他们才会选择默不出声,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孩子,告诉孩子这并不是丢人的行为。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这也不是你们的错误,让孩子勇敢为自己维权和发声,不然只会一直被人们欺负,其实这些霸凌其他同学的孩子他们也不是真的理直气壮,他们也很害怕。

所以当我们反抗的时候他们也会感觉到害怕,这样别人才不敢变本加厉地欺负你。找老师或者是家长这也是你们最大的后盾。

女生将10年“校园霸凌”经历做成桌游,有的孩子,生来就是恶魔

2. 先懂得保护自己

当我们在遇到霸凌的时候先懂得保护自己,不要先跟那些人死磕对抗,因为那些施暴者在这个时候都是没有理智的,一旦你反抗只会让自己被打的更狠。

甚至孩子太小没轻没重,很容易直接出现更危险的行为和伤害,所以说先懂得保护自己最重要,等过去之后我们要赶紧找到后盾寻求保护,这是有用的。

皮球儿妈妈寄语:

校园霸凌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很大,很多家长也要反思,孩子不告诉你自己被霸凌就说明并没有信任你,因为很多父母在知道孩子被霸凌虽然心疼,但是不但不安慰孩子,还会说:“那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这一句话真的就足以让孩子失望至极,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反思给没给还在安全感和信任,保护孩子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

今日话题:

你们和父母说校园霸凌他们是什么反应?欢迎大家屏幕下方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纯良   恶魔   女生   孩子   校园   心理疾病   学业   自卑   生涯   重视   家长   父母   心理   学校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