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水经注》、《襄阳耆旧记》载:天帝赤帝(炎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战国时楚国宋玉《高唐赋》称"先王"游高唐白天梦见女神愿荐枕,神女临去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渚宫旧事》之三引《襄阳耆旧记》神女言:"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 。宋玉劝谏楚襄王亲自会见神女。 后宋玉《神女赋》叙楚襄王果真夜梦神女,神女美艳绝伦、温婉娴雅,然而神女拒绝了楚襄王的追求。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瑶姬是炎帝的第四个女儿,是炎帝的众多女儿中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喜欢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公子已经骑着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古语有云,天妒红颜,红颜薄命,四姑娘竟无端患了不知名的绝症。炎帝随时神医,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四姑娘最终还是香消玉殒了。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她的屍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茎草在姑瑶山上吸收日月之精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

相传,大禹治水,一路凿山挖河,至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陡然间狂风四起,直刮得暗无天日,地动山摇,层层叠叠的洪峰,像连绵的山峦扑面而来。禹措手不及,撤离江岸,去向神女求助。瑶姬敬佩禹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怜背井离乡、倾家荡产的灾民,当下传授禹差神役鬼的法术,防风治水的天书,帮助他止住了暴风。又派遣侍臣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鸟木田,祭起法宝雷火珠、电蛇鞭,将巫山炸开一条峡道,令洪水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长江。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因而得到了拯救。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由此,人们对瑶姬更加感激不尽,关于她的传说更是广为流传。而对于她的容貌,人们也都认为是举世无双的美艳。

在千年之后的战国时期,关于瑶姬的传说又达到了一个极致(主要见于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故事要从楚怀王游历三峡时说起。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楚怀王到三峡地区狩猎,一路上奔波劳顿,便在临时的行宫高唐馆中小憩(qì)。睡梦中,他隐约听到有音乐声响起,还闻到不时飘来阵阵奇香。他睁开眼,只见四周祥云弥漫,异彩纷呈。更奇妙的是,他竟看到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袅袅婷婷,款款而来。这女子大大方方地来到楚怀王面前,对他说:"我是炎帝的女儿,名叫瑶姬,没有成亲就亡故了,被埋在巫山南坡。今天特地前来与你相会。"楚王见她禀天地阴阳造化之妙,得天独厚,含有天地间一切之美,顿时心生爱慕,遂与她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次日,楚怀王恍然梦醒时,他怀疑这只是一场梦,可是这时分明又飘来一阵香气,正是昨晚闻到的异香,方才明白。楚怀王不能忘情于瑶姬,便带人到巫山中去寻找她。听当地的人说,山上的云霞正是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苍松,美若姣姬。楚怀王慨叹不已,只好在巫山临江一侧修筑楼阁,命名为"朝云",以示对瑶姬的怀念。

《高唐赋》中的神女是一个具有明显原始神话特征的神话式人物,一个地地道道的女神。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她自由奔放、大胆追求爱情的举动,所谓"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是未曾受到任何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束缚的人性的直接张扬。

山海经:爱与美之神瑶姬

多年以后,楚襄王游高唐,而襄王却没有楚怀王那样好的运气了。在襄王的梦里,神女圣洁不可侵犯,贞亮清洁,意态高远,以礼自持,凛然难犯。神女怀着坚贞洁清守身,表现出对襄王实难相从(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她委婉地把襄王规劝一番,高雅的谈吐如嗅兰草(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最终,"欢情未接,将辞而去";她有意和襄王拉开距离,不让襄王上前与她亲近("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水经注   炎帝   高唐   劳顿   楚国   祥云   襄阳   临江   摩顶放踵   巫山   山海经   神女   美艳   芬芳   女神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