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子究竟是多少钱,为何电视中吃饭都是放下银子就走?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中的古人有一个习惯,他们不问饭钱是多少,那就是吃完饭放下点银子就走了,而店小二也不数,直接收起银子就喊可观慢走,看起来非常的豪爽,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代的银子究竟是多少钱,为何电视中吃饭都是放下银子就走?

这里先来为大家普及一下,虽然在古代金银都是可以用来流通和支付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平日花销基本上还是以铜板为主,就以农民来说,一个普通的不超过五口人的农民家庭,一生中是很难见到金银的,基本上一生的花销都是以铜板为主,即使到了清代,老百姓平日的花销也是以铜板为主,也就是几文钱,所以说在电视剧中,动不动就扔下银子付账的情况时非常少见的。

那么在古代,银子的价值是多少呢?要知道即使在现代,开采工艺十分好的情况下,银子也依然是可以持续保值的硬通货,而在古代,银子的价值就更高了,在明清的时候,一两银子的等价交换是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元钱,而关于银子的购买力问题,可以借鉴古代著作红楼梦的一段。

古代的银子究竟是多少钱,为何电视中吃饭都是放下银子就走?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曾经说,庄稼人一家的花销,大约也只需要二十两银子,而在往前的明朝,银子的购买力则更大,大约一两多的银子,就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使用一年左右,由此可见,古代银子的价值是非常高的,而且年代约往前价值越大,所以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动不动就携带几十两银子出门吃饭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其次,在古代,使用银子去支付也是十分不方便的,因为古代的银子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发布的形状和重量都非常统一的,就是大家常见的元宝一类的银子,这类银子一般不会出现在民间,因为数额非常大,都是用来进行国家方面的大宗交易用的,而能流入民间的,基本上都是各种碎银子,这种银子在支付的时候是非常不方便的。

比如说你携带了你也不知道具体几斤几两的碎银子,支付的时候就只能把碎银子给切开,如果分量不够还需要再切一点,即使饭店中有专门的称,结账的时候也非常的不方便,很有可能吃饭十分钟,结账半小时。

古代的银子究竟是多少钱,为何电视中吃饭都是放下银子就走?

而且在民间,使用碎银子去交易也是大家都比较反对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碎银子实在是太容易造假了,比如你有三斤的银子,然后你将银子融化再去包裹一斤的锡等金属,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绝对看不出来的,所以民间交易大部分还是使用铜钱或者时钱庄的银票,这些起码是用官府保障的。

古代的银子究竟是多少钱,为何电视中吃饭都是放下银子就走?

那么在电视剧中,为什么普遍都是使用金银去结账呢?一方面是金银看起来更好看更有气势,视觉冲击力也更强大,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人物好爽的性格,看起来不拘小节的样子,就拿水浒传来说,如果随便一个好汉,吃个饭都扔下几十两银子,那么谁还会上梁山啊。我是爱唠叨的小黑黑,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踊跃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刘姥姥   银子   梁山   碎银   古代   电视   花销   购买力   铜板   多少钱   好汉   不方便   剧中   金银   民间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