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Boys don't cry!》是一则印度的公益广告简短的两分钟,将人性的脆弱袒露在众人面前,男孩的成长经历,分为多个部分,组合成男孩的成长过程。最后部分是提醒应该从一开始就教育男孩不要让女孩子哭的道理,情节的反转,让人出乎意料,更能理解男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待遇。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它包含了婴儿期,幼童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最后的成人期。这些片段的组合包含了男孩的前半生,正是周围亲人的期望,使得男孩的性格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受,虽然男孩健康的成长着,缺失的教育却是关于女孩的,在片段的最后,男孩扭曲的是女孩的肩膀,跟着鼻青眼肿的女孩,此处无声胜有声,如果从小男孩的教育就能贯彻懂得谦让女孩的思想,恐怕结局会完美一些。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大人们就开始教育孩子,作为一个男孩,千万不要哭。贯穿了男孩的整个一生,被压抑的情感,让男孩懂得隐忍的痛苦,面对柔弱的女性,他们的角色一旦失控,就是暴力的根源,这部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引导出最后的结局,男人面对无法反抗的女人,一面是伤心愧疚的表情,一面是无法忍受的压力。




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表现,家长的简单应付导致孩子情感的缺乏,性格的弊端慢慢形成。

一:婴儿期的男孩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从出生那刻起,男孩的出生,代表了家族的兴旺,男孩的父母和家人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从刚出生就开始教育孩子,作为男孩,不要哭,这是一件非常牵强的事情,孩子还没有语言的能力,甚至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受。

如果在这个时候起,就让他懂得感恩自己的母亲,是母亲将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伟大的事情,让他亲亲自己的母亲,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这才是应该做的正确事情。

二:幼儿期的男孩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不能让他独自一个人处在一个空间内,这样会对他的成长造成影响,长时间的独处会让他的性格显得孤僻,难以与人相处

对于将孩子独自丢在浴室,没有父亲的陪伴,也没有母亲的安抚,而是将孩子一个扔在那里,让他独自洗澡,还教育孩子,作为男孩,不要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如果能够有母亲的陪伴,孩子更能够获得在幼儿时期与女性的接触,懂得女性的温柔和体贴,让孩子在长大后,不会变得冷冰冰的,没有感情。

三:初上学的男孩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初次上学的孩子,难免有些不适应,由于从一个环境换到一个新的环境下,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哭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和难过,作为母亲可以告诉孩子,学校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很多小伙伴,你可以和他们做朋友,等放学的时候,妈妈就又来接你。

适当的拥抱,比更多的言语来得好些,如果这个时候讲,作为男孩,不要哭,是让孩子将自己的情感再次隐藏起来。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接触不同性格的人,开始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懂得教育孩子,作为男孩,要和男同学友好相处,要谦让女同学,做一个懂礼仪的好孩子。

四:上小学的男孩


(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其实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只是没有之前的自由自在,个子长高了,头发长长了,接触的人又都更新了,恐惧的心理同时在心里蔓延开来,作为母亲,孩子的一个庇护伞,这个时候如果和孩子说作为一个男孩不要哭,更重要的要教导他,学业的重要性,尊重女同学,尊重老师

在学习中不能和同学打闹,将自己的东西收拾整理好,还要懂得礼仪和谦让,才能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二)分离的痛苦,是每个人在所难免的,伤心的痛苦,同样是情感的释放,如果家人选择将孩子留给老人,这个决策是错误的,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生活多么糟糕,一定要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缺失母爱的孩子,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家庭的爱,是爷爷奶奶给不了的。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三)小时候,总会有磕磕碰碰,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要将自己的情绪压抑起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也不懂得疼惜,这个时候的孩子特别的敏感,摔破了皮,没有人来安慰,而是一个句,冷冰冰的,作为男孩,不能哭。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四)有的孩子天生怕水,只有慢慢接触才能够释怀,而作为父亲,强拉孩子去学游泳是不明智的举动,只有让孩子慢慢接触水,慢慢地喜欢上水里的活动,才能够得到心灵上的认可,这个时候的男孩,不哭。实际上是道德意义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枷锁,作为父亲,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没有与孩子进行更好的沟通。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五)去医院是每个小朋友都应该经历过的事情,有的孩子有说有笑,有的孩子大声哭叫,这个时候,作为身边的母亲讲,男孩,不要哭。面对所有的新事物,家长们喜欢用自己的心理暗示男孩,作为一个男孩,长大之后是要成为男子汉的,所以坚决不要哭。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作为父母,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应付式的,男孩不要哭,并没有加强孩子的勇气,而是丧失情感的道德底线


作为父母,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视觉和心理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孩子面对一切新事物的恐惧和反抗,最终都变成一句,作为男孩,不要哭。

这是不道德的教育,更是缺乏理智的教育,适当缓解孩童的心理,让他们有个缓冲的心理感受比直接让他们接受比较好,母亲的角色在男孩的心理也特别的重要,如果母亲角色的缺乏,就会导致男孩的成长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如果想和暴力说再见,就应该将从小的教育换一种方式,男孩,要勇敢一点,努力一点,你真的很棒,伤心的话到妈妈这里来,拥抱安慰一下,难过的话,告诉妈妈,会好过一点,受伤了,想哭就哭吧,毕竟那么疼。打针的时候,可以紧紧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永远都在你的身边,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真实案例解析:

(一)最近浙江义乌一女子因为查看男朋友手机,结果被男朋友家暴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这种男人,在恋爱的时候,一般都是特别的宠爱对方,但是有矛盾的时候,就会彻底地激发感情,让情感里的不满,全部泄愤在女子身上,这是一件违法,且不公正的事情。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二)还有曾经红火的博主“宇芽”也是被男朋友实施家暴,发现男生有这种倾向之后,应该立即离开,这种品性都是根深蒂固的性格所导致

如果人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懂得善于悉心教导,而不是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作为男孩,不要哭,不许哭,长时间压抑的情况,在弱者面前彻底的暴露出来,这是家暴形成的原因。




作为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指正,改正,启发。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一:引导

对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需要适当的引导作用,作为引导的过程,我们需要讲究的是方法,母亲的角色适合柔性的理智教育,父亲的角色适合刚强坚韧的性格教育。

二:指正

在孩子犯错或是走向迷途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强指正,告诉他,什么才是最合理的做人方法和道德标准,如果违背了,就要遭受到惩罚和追责。

三:改正

在了解一些弊端之后,就要加强改正,懂得和自己的缺点说再见,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性,需要不断的提醒和加以辅导。

四:启发

家长可以用名人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作为孩子成长期的道德评判标准,让孩子有一个心理的榜样,这样才是正确地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孩子的成长和父母应该是息息相关的,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很多名人都深刻地记忆着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终生不忘的原因就是父母作为人生第一位老师,教育的本源来源于父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相亲相爱的家庭下的孩子是幸福的,耳濡目染导致孩子明白,只有爱对方,才能获得完美的幸福感。


公益短片《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反转家暴根源


著名的龙应台这样描述自己的父母: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大体上,成功的孩子,都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如果轻描淡写,男孩不哭,可能是教育不出好孩子,而是需要懂得孩子的心,跟随孩子的步伐去成长,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 此文为青源阳阳原创,欢迎点赞关注加支持,您的认可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男孩   谦让   根源   教育孩子   公益   短片   性格   道德   父亲   角色   父母   母亲   事情   身边   妈妈   孩子   心理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