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山东潍坊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在网络走红,女儿只有三个月大,打预防针时疼得直哭,女儿哭得惨就算了,爸爸竟然比孩子哭得还要惨,在一旁的妈妈哭笑不得。

看着孩子父亲泪流满面,妈妈又想笑又心疼。妈妈说,孩子父亲就是看女儿打针被疼哭,针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亲心里,所以爸爸心疼得直流眼泪。

父亲的眼泪引发了一些家长的共鸣,感动了许多网友,家长也纷纷说到自己和孩子的故事。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一位家长分享说:孩子小时候不知道怎么撞到了头,带孩子去医院,看到孩子扎针时哭得嗓子都哑了,自己也是忍不住流泪,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能理解这位父亲的举动,他是用眼泪表达了对孩子的在意和爱。

可有些网友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父亲做法不对,这是溺爱孩子的行为

网友觉得,女儿只是打个预防针,又不是生了什么大病,不至于哭得比孩子还惨。更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位不称职的父亲,“嘲讽”父亲内心太脆弱,以后成为不了孩子的榜样。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父亲应该给予子女的是坚强、勇敢、达观、自信,是直面困难,承受挫折与压力的意志。所谓的女儿奴、孩子奴是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溺爱,是一种直接危害孩子“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爱”。

以前父母是生活条件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过上好日子。而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很多的孩子更是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吃过太多苦,便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这份爱慢慢地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溺爱”。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父亲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亲是一家之主,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爱孩子没有错,但不能溺爱孩子,父亲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男儿有泪不轻弹”,就算心疼孩子,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泪。

父亲在孩子心中是伟大而又崇高的形象,父亲一定要坚强勇敢,担负起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溺爱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溺爱的表现在于父母过于关心孩子,过于满足孩子,过于关注孩子,为孩子操办一切。

自私自利

父母长期对孩子过于偏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从小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是我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珍惜,不懂分享。这种意识在社会肯定会受尽挫折。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只有父母会无条件地会孩子好,别人没有义务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脾气暴躁

父母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宝贝,孩子长期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后,当某一天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会大发脾气,通过生气让父母心软。这样孩子便养成了易怒易爆的性格,如此性格一定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

内心脆弱

孩子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当孩子走入校园,就会缺少独挡一面的能力,在遇到一点点挫折时,便会求助父母。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禁不起风雨,内心敏感脆弱。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缺乏自理能力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父母从来没有让孩子干过家务活,怕孩子伤着累着,甚至有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妈妈抱着,不愿意走路。这样的爱会使孩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寄宿制,溺爱长大的孩子,进了寄宿学校,可能不会洗头也不会洗衣服,晚上睡觉也不会盖被子,缺乏自理能力。

专家将溺爱称为“甜毒药”,表面上香甜可口,实际像毒药一样危害孩子。很多家长知道不该溺爱孩子,可很多时候家长没有分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溺爱。溺爱是放纵的“爱”,

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生活中不要过于迁就孩子,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有利于磨炼孩子的意志。

家长带女儿打预防针,父亲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表示:这是溺爱

今日互动话题:溺爱对孩子还有哪些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预防针   溺爱   父亲   家长   女儿   孩子   网友   自私自利   榜样   挫折   心疼   脆弱   内心   父母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