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职业剧或某行业题材电影,顾名思义,是以某一职业为题材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比如航空题材电影《中国机长》,消防题材电影《烈火英雄》,救援题材电影《紧急救援》等。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由此可见,尤其是那些专业性极高并且具有高危,牺牲,奉献特质的职业题材影视作品很受大家的欢迎。而大家之所以爱看这些题材,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或称吸引力就是能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专业素养展示出这一行的专业特点,彰显出他们的职业精神。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以医疗题材为例,作品中能够准确无误地展现大量医疗知识,没有太大瑕疵的给观众们科普一些医疗常识,具有严谨的专业性才是故事精彩的前提。但其实再专业的医疗题材经过影视艺术的再加工,其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严格来说并没有一部医疗影视作品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专业。

而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医生》上映后,有一位观众却这样说:

“我一直在挑剔这个电影有什么bug,但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如果这话由别人来说大家可能会有所质疑,但说这话的正是张文宏医生,他不但作为专业医务人员,更是抗疫一线的亲历者,他的这番评价可以说是对电影《中国医生》专业性上的很大肯定。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而在这部电影的专业性上做出肯定的不仅有张文宏医生,许多医务人员作为观众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从事医务工作的网友表示:

你们知不知道医生在观看医疗剧时最喜欢干嘛?就是专挑医疗错误和硬伤。而《中国医生》却是我近年来看的医疗剧中最专业的一部,几乎找不到什么技术上的槽点。剧中关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插管,ECMO的装配及剖宫产手术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操作过程几乎可以作为示教的范例。

几乎可以作为示教的范例!

我想从一位专业医务人员口中说出的这句话,应该是对一部医疗题材电影专业性上的最高评价了吧?而这两位专业医务人员所说的“没挑出bug”和“几乎可以作为示教的范例”,电影《中国医生》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源自电影在开拍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武汉解封后,导演刘伟强就带着主创团队深入到一线,对原型人物进行采访,与数百位医务人员进行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并邀请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冉晓,急诊科护士刘雪晴等一批一线医务人员组成顾问团队,为《中国医生》从剧本创作到演员的专业训练和技术指导上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为了让演员尽快掌握医疗知识,顾问团队与剧组同吃同住,甚至还专门为演员们制作了一本《医疗专业教程指引》的演员内部培训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各种基本医疗操作,供演员们反复揣摩练习。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不得不说,为一部电影而编写一本专属于演员的“医疗专业培训教材”实属罕见。因此在电影中,从疫情到来,镜头便跟随着所有医务人员一路狂奔不止,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上除颤仪,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 面对着接踵而来的挑战。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而在观众眼中,一切我们在以往医疗影视题材作品中看过的,没看过的急救,治疗场面和专业仪器纷纷而至。完全忘记了哪个是演员袁泉?哪个是演员朱亚文?哪个是演员易烊千玺?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位真实可信的——中国医生!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因为在《中国医生》中所有的演员都接受过《医疗专业教程指引》的培训,小到连“穿衣服”都要学!因为防护服要穿三层的,然后再学怎么戴护目镜。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再到复杂的怎么气管插管,打针,放氧气,导演刘伟强说,有大概有20个医务工作者教演员们怎么正确操作。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因为穿防护服和戴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密封,所以是毫不透风的,演员一穿上全身立刻就湿透了,摘掉手套抽出来的手也全被汗水泡皱,护目镜和口罩戴两三个小时勒出的勒痕很深。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导演说:你看他们脸上的伤,其实有的不是化妆出来的。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由于演员们大多数时间都是戴着口罩,穿着全套防护服只露出眼睛,对表演的难度无疑也是很大的。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导演刘伟强因此打趣地说:我们选的演员都是眼睛很大的,眼睛会演戏,眼睛要能说话,这是第一个要求,让观众能从眼神中看到表达。

袁泉所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面对危难时的沉着冷静全在那一双始终疲惫,却又深藏坚毅与不屈的眼睛里。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所有医生的脸上全都是红红的勒痕和因为长时间不透气,面颊红肿甚至发炎长痘。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完全还原出了一线医务人员最真实的状态。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你以为仅仅这样就能达到“几乎可以作为示教的范例”了?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每天拍摄结束,剧组还要给医疗顾问看粗剪的影片,检查演员的手势有没有做错,插管有没有插错,防护服有没有穿错。一旦发现瑕疵和不足第二天就要重拍。开刀时血液是怎么冒出来的,仪器上那么多按钮到底该按哪一个,都要清清楚楚,必须准确无误。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导演不光对饰演医务人员的演员要求高,就连对饰演患者的演员要求也很高,明确地告诉演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比如好像你在溺水,然后身体发胀......总之每一个病态必须演得准确。

有医务人员提到电影中朱亚文所饰演的陶峻医生在抢救病人的细节,他说曾有上海的一位医生同样以跪姿抢救回病人的生命,并表示“我觉得从细节方面我真的很佩服主创。”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电影《中国医生》能得到这么多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是因为电影中主角职业中的“专业性”是具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标准的。如果拍得不够专业便会成为大家口诛笔伐的槽点。没错,相对于其它题材而言“专业性”无疑是检验该类影视作品是否合格的一个硬指标。

而在《中国医生》中所呈现出的“专业性”又分为两层,一层是形似。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所谓形似就是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场景道具去体现出行业的特质。除了演员在电影中接近专业的操作外,《中国医生》的布景也是完全按照真实场景,在无锡1:1搭建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内景。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不光只是医院的场景,医院中的床位和各种医学设备,每一个器械都是真的,里面的水、电、氧气也全都是通的,可以说相当于重新建了一所医院。

主演袁泉就表示:感谢导演为演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创作场景,给演员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这样的用心显然是有成效的,在129分钟的故事中让观众身临其境,就像是身处当时的现场一样,被惊心动魄的氛围和急切的治疗所紧紧包围。以至于电影在武汉拍摄期间,剧组的很多“医疗人员”和“流调工作者”身穿防护服,再加上医疗车。让不少市民都误以为真,剧组赶紧解释澄清是在拍戏。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但这也仅仅是医疗专业中能被广泛认知的一层,或者说是一部医疗题材电影中所必须呈现出的基本行业常识,达到这一层也只是合格的完成了形似。而电影《中国医生》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专业”的第二层含义——神似。

而所谓神似就是人物的内心,是通过人物的思维逻辑以及根据此逻辑所产生的人物关系所体现出的行业特质。比如说故事中有几组重要关系?最直观的肯定是我们与病毒之间关系,其次还有医生与病人,病人与家人,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病人很恐惧,因为在与死亡抗争时没人不害怕。面对混乱无序,拥挤不堪的人群,袁泉饰演的文婷主任拿着扩音器喊道:

“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

有理有情,关键时刻还敢放狠话,要求大家保持冷静遵守秩序:“我可以救你,也可以找你算账!”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疫情初期,我们对病毒知之甚少,当病人不幸离世,家属的情绪爆发,而最直接的发泄对象就是医生,不光责怪他们把人“治死了”,甚至对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动手。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医生也是人,也有家人,而家庭跟工作的关系他们又是怎么样去处理?

倪虹洁饰演的院长妻子不幸被感染,但她并没有因为丈夫是院长而得到什么特权,一直独自在家隔离。期间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忙得连个完整的电话都没时间打,直到妻子病情危重入院抢救,而此时身为院长的他也只能是通过视频去鼓励昏迷的妻子。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只有研究病毒才能得出有效的对策,但研究病毒就需要样本,而面对刚刚失去亲人的家属们谁又能轻易说出捐献遗体的请求呢?在答应将奶奶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孙儿面前,朱亚文饰演的陶峻医生深深地鞠下一躬......

说实话,大家都特别怕这类电影将所有主角都塑造成高大上的完美形象,还好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中国医生》上。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张涵予饰演的院长表现得有血有肉,在疫情初期动员会上情真意切,在工作上实抓真干,也有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时拍桌子大爆粗口:TMD!老子的医院能力没有问题!

而观众则完全理解这样的状态,甚至是能通过人物的爆粗口去切身地感受到他救人的焦急。

朱亚文饰演的从广东来援鄂的陶峻医生,初到金银潭医院时对种种医务设施及医护人员表现大为不满,毫不掩饰地抱怨:“医务能力能不能搞得定啊!”,“ICU 都能停电”......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面对易烊千玺饰演的杨小羊医生因为刚参加工作插管不熟练,他直接发脾气:“从明天起,你离开ICU!”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是的,医务工作者也是普通人,超负荷的工作已经让他们的体能达到极限,但患者数量仍在上涨,危机还在加剧,他们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数个月不能回家的女护士起了一脸疹子,边哭边吃着方便面。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在面对早期治疗不理想时,他们当然也会有情绪失控的一面,工作人员向院长汇报:“咱们医院又有医务人员感染了”。

李晨饰演的吴晨光医生近乎崩溃,在苦闷时抽烟喝酒,哭着说:救不过来......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这些都是对医务工作者精神压力的真实写照,演员们将医生的痛苦,自责和无力感这种人之常情诠释得都非常到位。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以上这些只是几个片段而已,可以说整部电影在形似之上,恰当地用医生与病人,病人与家人,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大家与病毒之间关系,去一层层的推进剧情。

真实生动地展塑造了一位又一位具有人情味儿的医务工作者,而非高大上的完美形象,这无疑也让《中国医生》成为了一部形神兼备的,优秀的医疗题材电影。

让医务人员挑不出毛病《中国医生》给影视作品中的专业性打了个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医务人员   专业性   中国   医生   防护服   影视作品   题材   院长   毛病   观众   演员   真实   关系   医疗   医院   专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