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之际,60后儿时记忆还有多少?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祝60后大朋友们身体健康。光阴如梭转眼60后的朋友都是60岁左右了。60后儿时的记忆还有多少呢?你们现在的儿子、孙子了解你们的父辈、祖辈儿时的生活吗?让我们共同来回忆一下,依此来给如今的儿童朋友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课。60年代是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开端,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刚有好转,但当时的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哪个时候国家还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孩子比较多,4—6个孩子的家庭很普遍。家里吃的主食就是高粱面、玉米面、红薯干,能吃上一顿玉米面和面粉混合面的馒头就是过年了,平时吃的菜就是咸菜、虾酱,只有到了冬天才能吃上自己家里收货的大白菜,炒菜时没有食用油,只能用大麻粒或猪油来炒菜。衣服是用“小粗布”为面料由父母来自己做的衣服,而且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老大穿小了,缝缝补补老二穿,穿的鞋子全部是母亲用旧衣服“打夹子”,用麻线纳鞋底做成的粗布鞋,住的全部是土坯房,晚上睡觉一家7、8口人挤在一个土坯炕上,要么父子要么兄弟要么姐妹两个人同盖一床被子,睡的大炕是用柴禾取暖的,那个时候的冬天是很冷的,估计晚上室内的温度也是在零度以下,曾记得有一次晚上睡到半夜,口渴的厉害,要喝水只能从本来就不暖和的被窝里出来到外屋的水缸里去喝水,小的时候屋里黑胆子小,恐慌不安的来到水缸旁用舀子去舀水,可水缸里已结冰。那个时候农村家庭每家都要养上一头猪、几只羊、几只鸡,养了猪羊不是为了自己吃的,而是为了养大卖钱维持全家的生活用,恐怕好多的家庭就是靠这些收入来购买生活用品的。孩子们放学后就要三、五成群的下地给猪羊打菜、打草了,猪要等着吃菜,羊还要等着吃草呢。孩子们在下地打菜打草的同时,会做起各种的原始小游戏,诸如:弹球、撞拐,打凌尕、藏土球、藏陌陌、来啪叽、来钛、跳绳、等等(儿时的这些游戏名称用字不准确了,请经历过的朋友指点),最有意思的还记得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穿的粗布鞋由于经常下地,鞋子里面会进土穿着会出汗,加之经常不刷鞋,鞋的里面就会形成一层厚厚的坚硬的泥层,有时用手去扣,扣不掉时还会用镰刀去拉,60年代的儿童生活条件是艰苦的,童年的生活还是有趣快乐的,60后的你还有多少记忆,一起来回忆一下吧。如今的孩子们对你们的祖辈童年生活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儿时   麻线   虾酱   土坯   玉米面   水缸   粗布   祖辈   炒菜   儿童节   艰苦   鞋子   衣服   记忆   农村   家庭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