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岁大爷说:“我退休金5000,都给了儿子,还不愿管”

导语:

都说“家有一老,好似一宝”,老人辛辛苦苦那么多年,一路风雨走来,小到养育子女,大到儿女成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作儿女的应该孝敬才对,可就是有这样的子女,别说把老人当“宝”了,甚至还埋怨自己的老人。

一位90岁大爷说:“我退休金5000,都给了儿子,还不愿管”

刘大爷是农村的一位小学教师,育有四个孩子。在五、六十年代,教师的薪水很低,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除了添补家用外,剩下的钱用来让孩子上学。因为他懂得,只有上学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在他三十岁时,妻子因痨病终日成疾离开了这个温暖的家。每每下学归来时望着冷冰冰的锅灶和年幼的四个孩子,他也有过再婚的念头。可是,转念一想,万一继母对孩子不好怎么办?他打消了念头,决定一个人抗起家里的重担,一抗就是三十年。

刘大爷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愿意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上”。在当时那个年代,他的眼光是村里少有的,村里的人都普便认为孩子长大能干活,就是家里的劳力,是劳力就有饭吃,有饭吃就能生存,生存局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思维。

在刘大爷的精心教育下,三个女儿都飞出了农村,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离开了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毕业后在城市扎了根。唯独他的儿子,由于贪玩成性,早早的辍了学,赶起了向地里拉粪的牛车,直到结婚生子。

一位90岁大爷说:“我退休金5000,都给了儿子,还不愿管”

退休后的张大爷,决定开启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媒人的介绍下,他于县城退休的李大妈结了婚,并把家安置在县城里,过上了他们的二人世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想法的:一来不用给儿子添麻烦,二来自己有退休金,不用给儿子带来经济负担。这一住,又是三十年。

眼下,刘大爷越来越老了,后经双方子女商定,各回各家,各养各老。就这样,刘大爷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老家,和儿子在一块居住,工资卡呢?也顺便交给了儿子。

当儿子去银行取钱时,卡上只有几十块钱。当时的儿子慌了神,当他急匆匆的回来问刘大爷时,得到的答复是:“我和你继母生活这么多年,日常生活包括生病住院都需要花钱,不给你要钱就是好的喽!以后每月工资都归你吧!

儿子却认为父亲每月的工资根本花不完,想必是父亲有意留给继母。这么多年来,父亲对家里关心不够,感情淡泊。现在老了,需要有人照顾了,才想起这个家来,以前孩子小,在我困难时,他去哪里了呢?再说每月工资卡有5000块钱,现在条件好了,我也看不见。

虽然儿子对父亲有太多的埋怨,但毕竟是自己的老人,孝敬好老人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一位90岁大爷说:“我退休金5000,都给了儿子,还不愿管”

结束语:

作为刘大爷的儿子,不应该为刘大爷的工资而斤斤计较,本来刘大爷这么多年没有向家里招过麻烦,包括生病住院,并且身体养的很好,这己经是给儿子减轻了很多负担,无形中也是帮了儿子的忙。反过来说,如果刘大爷没有工资呢?

作为刘大爷的儿子,埋怨又有什么用呢?即然事己经过去了,埋怨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倒不如,眼光向前看,怎样把老人孝敬人,做孩子的好榜样更实际些。

父亲己经到了垂暮之年,作儿子的应该好好孝敬才对,一定要珍惜父亲和你拥有的日子,不要等到失去了方知后悔,那时再也寻不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飞出   痨病   儿子   工资卡   继母   退休金   块钱   村里   大爷   县城   儿女   子女   家里   父亲   工资   老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