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最近,一部女性题材的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出乎意料地火了。


豆瓣评分8.3,这部被认为是“北漂纪录片”的剧集,凭着超强表现,赢得万千网友的称赞。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它将目光聚集在北京打工的外乡人身上,从生活点滴出发,让每一位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真实。


这部剧最戳动人心的,是真实地展现了所有在外打拼的外乡人的现状,是每个人都能从某个片段、某句台词、某个地点,找到属于自己的身影。


为了准时打卡上班,只能乘坐快把自己挤变形的早高峰地铁;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即使加班再晚,也不愿奢侈地打车回家,只为省一顿午饭钱;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被黑心中介骗光房租,被房东赶出家门;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项目已经进行到一半,却因甲方的一句话,而不得不重新规划......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没有华丽的道具和演员的一路开挂,剧中的所有故事,都来自生活中的你我。


鲜活的场景,接地气的朴素生活,讲述了北漂人的真实经历,也戳中所有打工人的内心。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我在他乡挺好的,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深感心酸。


那些藏在日夜拼搏背后的苦楚,那些不为人知的委屈,都在一句“我挺好”中,消失殆尽。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理想中的光鲜亮丽,每个笑脸迎人的背后,都是对生活的无可奈何。


也许就像张爱玲所说:

“生活就是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蚤子。”


而我们能做的,是在崩溃之后,依然稳步前行。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在外漂泊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触碰的脆弱。


简单的一句话、随意的一个动作,就能让一个人彻底崩溃。


就像剧中的胡晶晶,朋友眼中的开心果,性格开朗,为人仗义。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可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在生日那天,从天桥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人知道她跳下的原因,也没有人明白她在跳下天桥前的感受:

也许是对短暂失神后,不小心掉落手机的心疼;


也许是不懂自己认真工作,却仍遭辞退的愤怒;


也许是面对贷款公司的催款时,无能为力的难过;


也许是在新衣服被弄脏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的不解......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有网友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一个人的生活笑料,也许正是压垮另一个人的救命稻草。


这世界,从没有谁比谁过得轻松,每个人都是一边坚强,一边崩溃。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摧毁一个打工人,无需故意为难,只需一件小事,就已足够。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知乎上有人提问:

“为什么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轻人却还不珍惜?”


一个高赞回答说:“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年轻。”


是啊,在外拼搏的年轻人,把年轻当资本,把身体当筹码。


可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那些曾经熬的夜,吃的外卖,终究会成为伤害身体的“最好利器”。


周西曾在节目《超级演说家》中,分享过自己患癌的故事。


26岁的年轻姑娘,拼命工作、努力上进,到最后却成为癌症患者。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凌晨三点,我拿着检验报告单,坐在空无一人的医院走廊,脑子里只有一个字:‘癌’。”


她认真回想之前的生活,才发现那些自己从不在意的行为,都是患癌的原因:

“经常熬夜至一两点,从不放下手机,不关掉电脑,不丢下工作。”


周西的生活,不正是现代成年人的现状。


《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曾公布过一组数据:

“我国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7成人有过劳死危险;38.2%的中国人患有各类睡眠障碍;


每年猝死人口超过55万;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却很少人能够真的在意。


曾看过一句话:“死亡是最精准的教育,疾病是最好的鸡汤。”


别再肆意挥霍,别再拿健康换钱,别把“注意身体”当成一句空话。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与癌症,真的只有一线之遥。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恋爱”“结婚”“生子”,成年以后的生活,永远离不开这三个话题。


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只要没有结婚,就是人生输家。


剧中的纪南嘉,35岁的职场精英。


有自己的公司,工作雷厉风行,业内口碑俱佳。


她努力地将自己打拼成富一代,却仍逃不过父母催婚。


在家人眼中,纪南嘉的一切成就,都因她的单身,而变得毫无价值。


“三十大几,奔四十了,连个男朋友都没有。再有钱,不结婚生子也是白搭。早晚有一天,等你爸妈走了,我看谁还心疼你。”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甚至连少不更事的小侄子,都说出“去世后财产是我的”这样的伤人言语。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年纪、婚姻,就像是一把利剑,悬在所有在外打工的单身人士的头上。


可是,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一场婚姻能够判定;而人生是否幸福,也不仅靠结婚来呈现。


婚姻,是人生的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不只有婚姻,更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像曾看到的一句话:

“婚姻这种事强求不来,而是你真的遇到对的人,可以走一辈子。


遇到了,婚姻就是必须;如果遇不到,也不必将就,一个人也很好。”


说得正是如此。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记得去年很火的一则视频。


一名外卖小哥蹲在路边,一边吃饭,一边擦眼泪。


原来,当天是外卖小哥的生日,因为工作太忙,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


接到这份订单后,他看到上面的备注,就怎么也忍不住了:

“这份小蛋糕送给外卖小哥,生活不易,注意身体哦。”


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戳中了他的内心,也让他泣不成声。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人就是这样奇怪,挺得过一切磨难,却敌不过一个善意的举动。


曾有网友提问:“成年人的生活,究竟难在哪里?”


一个高赞留言是这样说的:

“成年人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却唯独不能为自己。”


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哭闹争吵,却无法畅快淋漓地按心意而活。


为了一份工作,付出所有;因为陌生人的一点温暖,泪流满面;


为了一份订单,而排队一个小时;也因为顾客的取消订单,崩溃大哭。


成年人的世界,坚强到无比强大,也脆弱到一碰就碎。


他们有说不完的委屈,道不尽的苦楚,却依然能为生活,将所有苦难一并咽下。


臧鸿飞曾在节目中聊到成年人压力的话题,他说:

“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一段长长的路,有各种心酸委屈。


走过之前,你无人可说;走过之后,你也不必再说。”


累了歇一会,委屈了哭一会。


打工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比想象中坚强,也比想象中脆弱。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年轻时总向往大城市,可真的来了,却发现现实永远比理想更加残酷。


动辄几个小时的通勤,逐年上涨的租金,频繁的搬家......每个人像活在一个移动城堡中,找不到丝毫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一位朋友曾在北京漂泊10年,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走之前,他说:

“来北京十几年,最好的年纪都给了这儿,我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


拼死拼活10年,朋友从小职员到公司高管,却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无法拥有。


而那些留在老家的同学,却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失败了。”朋友沮丧地说。


生活在北京,有多少人像朋友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内心却漂泊不定。


总是害怕下一秒被赶出家门,下一刻被通知离职。


这里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残酷又现实的地方。


网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当房奴这么痛苦,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贷款买房?”


有人回答说:

“买了房,虽然每个月还几千块的贷款,但住进去心里很踏实,就像有了根一样。”


北京,对于在外的打工人来说,想要留下,真的太难了。


他们拼命想要挤进这座城市,却发现,无论怎样努力,也换不来一份归属;再怎样拼命,这里仍是他乡。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曾读过这样一段话: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累到一定程度。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


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他们说,这叫做‘懂事崩’。”


打工人的成熟,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无论遇到多少委屈,都默默压在心底,不敢表露半分。


“我没事,挺好的”,这是出门在外的常用语,背后却藏着无数心酸。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我没事,挺好的,不过是遭受些欺负;我没事,挺好的,不过是有些难过;


我没事,挺好的,不过是内心有些崩溃;我没事,挺好的,不过是觉得活着好难......


一句“我没事”,透露了多少无奈。


慢慢长大,漂泊在外,他们开始懂得报喜不报忧,也学会在人前淡定,人后哭泣。


还记得曾看过的一则新闻。


一位妈妈连续加班一个月,终于在某天下班路上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路过的工作人员看到上前关心。


她擦擦眼泪,哽咽着说:

“家里女儿还小,我怕在家哭,会吓到她。”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你看,成年人连崩溃都要挑选时间地点,又怎敢将真实情绪轻易地表露在外。


也许这就是打工人的真实现状,惹人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一句“我没事”,却总能让人感同身受。


影片《我在他乡挺好的》刷屏:我看见打工人,苦苦挣扎的7个真相



一位网友曾讲述过自己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她去到上海工作,周围的人都劝她能够在家工作,她却义无反顾,没有听任何劝解。


她也曾想回到父母身边,可家庭的重担压在身上,让她不得不在大城市拼搏努力。


作为一名销售,她每天努力跑业务,时常遭到客户责骂,周末时间便外出兼职。


身边人都说:“这个人想钱想疯了。”


她却不理会周围的闲言碎语,每日只想努力赚钱。


朋友看她这样拼命,也曾劝解,她却说:

“我从小过着贫穷的生活,一度差点辍学。


现在只想靠着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和家人不再那么穷,生活过得好一点。”


这一番话,让人感受颇深。


很多人放弃了与父母的相聚,舍弃了陪伴孩子成长。


在外努力拼搏,只是为了能让家人拥有更舒适的生活。


他们好像很容易被打败,却又好像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击垮。


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是让自己有安身立命的资本,也让家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无论在外多辛苦,生活多艰难,只要想到家人,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在他乡挺好的》,将视角放在被生活所迫的普通人,写尽了当代打工者为了柴米油盐,几两碎银而努力奔波的现实。


它看清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苦楚,那些我们不得不藏起的委屈,和不断向上拼搏的精神。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不容易,它饱含辛酸,却也总有香甜。


那些你以为的崩溃,那些生命的坎坷,是人生的日常,也是前进的动力。


可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在路途充满荆棘,我们仍然选择勇敢向前。


生命实苦,唯有自渡。


生活不易,但仍要拼尽全力。


愿所有人都能在往后的时光中,不妥协,不放弃,即使被打倒,也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点亮在看,与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小哥   工人   外乡人   在外   外卖   北京   他乡   成年人   真相   委屈   家人   身体   影片   婚姻   努力   人生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