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贵圈十万个为什么 理娱计划征文#

如果在全世界提到中国,相信很多人都会说“中国功夫”,而且还是用中文来说,这充分说明中华武术的魅力和影响力,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宝,也是体现中华儿女自强奋斗精神的传承!相信每个人曾经都有自己的武侠梦,希望自己是可以仗剑天涯、惩奸除恶!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在实际中更多的外国人还是通过网络视频和影视作品了解我们中国,喜欢中国武术。但是如果问喜欢哪位华人武打明星?答案基本上李小龙、李连杰、成龙、吴京等,相信你十年前可能也是这么回答的!如果你听到这样的答案会不会感觉到内心的悲痛,这意味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中国的武打动作片依然停留在原地。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在世界影坛百年历史中,我们在电影技术严重落后的年代依然在动作片上独占鳌头,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是否还有能拿出手的中国式动作片,很担心《叶问4》成为绝唱,也只能感谢风评不是太好的甄子丹在坚守这片领土,可甄子丹已经50多岁了,下一个接班人在哪里?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为什么在上个年代的华语动作影片能风靡全球,甚至对好莱坞电影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技术落后的基础上佳作频出?首先我们不得不怀念下曾经的动作片的辉煌,香港有“四小龙”——成龙、狄龙、李小龙、梁小龙。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后期还有洪金宝、元彪、元华等师兄弟,在武术指导更是人才辈出,成家班(成龙)、程小东、洪家班(洪金宝)、元家班(元彪等)、刘家班(刘家良)、徐小明、袁家班(袁和平)等,多少人都是武术指导兼导演,再加上有徐克等对中国传统武术充满情义的优质导演,从而将自己的无数武打设计理念输送到作品中,大部分都是讲究真实的对战,而不是拉根绳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比划比划就行!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所谓“武无第二”,等大环境有了竞争自然而然的就出现良性循环,而这个时候大陆地区的《少林寺》上映,一夜之间学武热潮席卷全国,也就此将中国传统武术推向了顶峰。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成功是有原因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可以说我们上述提到的动作电影人,不管是演员还是动作指导都是科班出身,更有很多真正的武术世家,他们常年习武,并不是演员出身,所以更多的是一上来先做替身或者打杂,当然也有像李连杰、吴京这样一上来就拍戏的,说实话那时候他们对演技的要求都不高。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而且观众是看的剧情和动作,反而会忽略,但是练武之人本身有一种说不出的精神,会感觉到一股正气。例如老电影《十八般武艺》是一部难得的武学佳作,武术就是要打,整片电影没有飞来飞去,而且其中对传统武术的描述刘家良师傅非常注重,对冷兵器的使用非常专业。

二、吃苦耐劳,走的实力派

时代在变,现在讲究的更多是偶像派和流量风,对于练武这种需要长期训练和吃苦的行当很少有人再去从事,这也是我们传统武术衰弱的原因之一。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在上个世纪的生活水平和现在差别很大,每个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干活,包括武打替身和演员,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行业和事业,一个谋生的手段,不像现在演员正处于收入顶峰的行业。之前从事这个行当的很多都是家庭条件非常差的,他们能吃得了苦,洪金宝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从小就扔到师傅那里,练的不好师傅说打就打,睡觉的环境差,甚至吃不饱饭。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更不用说李连杰,从八岁就开始学武,每天像上班一样至少练八个小时,而且为了更加方便操练他开始住校,有时候星期天也不回家,我们通过电影也可以发现李连杰的马步、弯腰等基本功非常的扎实,在拍摄过程中那个角度都好看,根本不需要借位等等。运动量之大不是现在几个小鲜肉在健身房举几块铁那样就完事了。且不说吴京从小在武校的努力,试问没有武术功底能拍出几乎从头到尾都是武打的《太极宗师》吗,后来吴京为了拍摄《战狼2》特意申请去了特种部队待了一年多训练!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现在我们不渴求有李连杰、成龙、吴京这样的老一辈武术演员,现在我们看看我们口中一直念叨的武打明星,我们老了,他们也老了,李连杰57岁、成龙66岁、洪金宝68岁、甄子丹57岁、吴京47岁,而像是李小龙、林正英、刘家良等已经去世。即使是后期的有功底的吴樾、赵文卓、张晋、樊少皇都年龄不小了,其实比较可惜的是释小龙和谢苗,这两位都有很好的武术功底,可这个娱乐圈已经不适合他们的风格了。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曾几何时,好莱坞的动作指导都是中国人,记得在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扮演常威的邹兆龙说:他现在一直在领好莱坞的钱,哪怕是他去世了他的后代也会享有这份福利?为什么呢,就是他当年给好莱坞录制了一份武术套路,他们用电脑记录,今后使用。而现在韩国电影和泰国近几年在动作片领域开始风靡全球,但是在中国已经很难找到一部纯粹的动作片了,特别是体现我们中华文化的内核。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因为我们现在在电影中的专业武术指导已经越来越差,演员没有功底也非常的难,现在很多国外更强调实战性,从自由搏击、泰拳、柔道、巴西柔术等进行柔和,甚至很多都是以我们中华武术为基础进行优化。而我们今天太缺少像李连杰、甄子丹这样的专业练武者,更缺少真正的会武术的武术指导,缺少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多的只是懂几个套路或者武生出身的,很容易被人家录像学走,我们就没有新意了。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李连杰、李小龙的很多动作让他们模仿估计很难做到。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这种让人痛心的局面?所以中国功夫电影要断代了吗?

一、电影的拍摄缺乏对武术的尊重

中华武术有着很强的精神内核,现在所谓的动作片大部分只是做几个电脑特效,在这里我就不放这种类似的图片。特效可以增加武侠剧和动作片的美观,但不等于不需要本身的武术。对于传统武术,用刀的有用刀的姿势,那用剑的姿势就不一样。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当然现实中的武术肯定电影中的不一样,但也不是随便的花拳绣腿,现在电视剧动不动一个很瘦的白白嫩嫩的就是武功高手,全部是用替身或者用眼一瞪对方就吐血了,这怎么能拍出武术的精华。可今天许多演员在拍动作片时的那个慢动作还不如我们小孩大家,演戏肯定是套路不是真打,但是武术指导就是和你说好套路,然后弄出真打的效果,但是你来套路都不行。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除了演员,武术指导有的更加的不敬业,现在国内的武术指导和导演都是分离开的,这很难把真正的武打融入到整部作品中,更有甚至武术指导根本不懂一些专业知识,只是自己会花拳绣腿,《英雄》《十面埋伏》中的兵刃都用错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对每个兵器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弓,作为冷兵器之王,过去练武必先练弓。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就像《十月围城》陈德森导演说的,感觉作为专业的武术指导即使没有练过弓,但是应该知道每个兵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实在不知道可以去查或者问专家,自己都拍错了还传达什么功夫文化?在韩国经典电影《弓》中的姿势都很标准,那我们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二、新生代不舍得吃苦

现在多少家长会像释小龙的父母那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练武,别说练传统武术,连舞蹈都嫌累的慌!目前娱乐圈白面小生一抓一大把,但是片酬却很高,你让谢苗等这些因练武而有点发黑的怎么发展?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所以很多导演就利用高科技来掩盖演员不会武功的事实,例如《英雄》中梁朝伟的动作戏近景很少,都是远景替身代演。真正喜欢武术的导演都喜欢甄子丹、李连杰这样的,怎么拍都可以,观众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以前的香港电影王羽、狄龙、郑佩佩都是自己在打的,近几年除了成龙、吴京、李连杰、甄子丹等人之外几乎都是替身!

三、年轻人急功近利,资本市场导致人才断档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年轻人急于像走到台前,像之前的洪金宝、成龙大哥等都是从替身逐渐走向了前台,王宝强也是从打杂开始,他们从小是学武术的,通过替身不断丰富自己在演技。现在已经听不到所谓的武术明星了,更没有听说从替身靠自己努力走出来的,有的甚至还没毕业就已经成为流量核心。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说到这个其实还是非常痛心的,在甄子丹、吴京之后难道没有武术科班出身的优秀演员吗?其实有,例如吴樾、谢苗不可以吗?除了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他们不适合这个时代,《小时代》大获成功导致各大流量明星狂升吸金能力,那谁还去练武术?通过选秀节目出道,20岁就能当导师去评价别人,谁还愿意用这时间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实在不行还可以扣图和替身!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而对于现在的投资方更多是需要流量明星去宣传、要票房,而对于明星可能明星去剪彩、综艺真人秀来的钱更快,更轻松,这也导致吴京在拍摄《战狼2》的时候都没有投资,只能自己抵押房产、临时换片酬低的演员。看到现在的人气小生,吴京不是不敢用,而是用不起!

四、“一个人的武林”

伴随着《叶问》的落幕,我们还是否担得起中国动作电影的骄傲?

非常喜欢甄子丹和王宝强主演的《一个人的武林》,整篇电影围绕着一个观点:“功夫是杀人技”开展的闹市中的武林故事。在这个现代社会,这样的观点很显然已经过时,但是现在浮夸的电影让很多人认为中华武术是“花拳绣腿”,这是何等的悲痛,特别是对武术有情结的中国人。

重建传统要慢慢来,先做好自己!也感谢《影武者》和《一个人的武林》对被遗忘的动作电影幕后幕前付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中国   成龙   花拳绣腿   动作   电影   武打   套路   替身   动作片   中华   武术   骄傲   导演   演员   明星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