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少年的你》代表中国香港冲击2021年第9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功入围,这是华语电影18年后首次提名,上一次还是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这部开拓了中国式商业大片的先河电影,也是票房国际市场高于国内市场的优秀作品。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奥斯卡奖一直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奖项,至今已经举办了92届,第93届因为疫情推迟至2021年颁奖。代表内地华语电影的《夺冠》在提名阶段不出意外地被淘汰,幸运的是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成功提名。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奥斯卡奖中颁发给年度最佳非英语电影的奖项,提名电影应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9月间于所在地区公映。——引用自头条百科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战绩”

每年台湾、香港和大陆可以分别提交一部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从1979年开始中国大陆已经有34部电影冲击奥斯卡,除了下图的32部电影还有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2020年的《夺冠》。即使包括港台地区在过去的40年期间整个华语电影也只有8部电影获得提名。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这八部电影分别是张艺谋的《菊豆》(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英雄》(2003年),李安导演的《喜宴》(1994年)、《饮食男女》(1995年)、《卧虎藏龙》(2001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1994年),以及《少年的你》(2020年)。获奖的只有2001年的《卧虎藏龙》,这也是华语电影目前唯一一次获奖,但是这部电影的背后却是好莱坞制作完成的。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中国台湾:3次提名(1次获奖)、中国香港:提名3次;中国大陆:提名2次

其实李安导演长期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对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有一定了解,而张艺谋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前后总共7部作品送去参赛,3次被提名最后入围阶段。其实有着浓郁中国风的张艺谋,这几年在国家多次大型晚会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即使被称为“国家级大师”也毫不为过,关键时候还只有他让人放心。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这8次提名中最有希望拿奖的还有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甚至被称为奥斯卡历史上遗漏的明珠,这两部电影追究原因都输在了公关上,而不是电影本身。1992年提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在西方国家获奖无数,比最终奥斯卡获奖者意大利电影《地中海》名气更高,只可惜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发行公司赶上财政危机,只能将全部资源用在宣传主打电影《沉默的羔羊》上。《霸王别姬》的命运几乎类似,在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距离上一次华语电影提名已经过去18年了,那时候张艺谋的《英雄》让国内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视觉冲击的享受,虽然现在看起来就是一部正常的商业大片,但是在2002年的国内已经领先很多,也让观众体验到电影的另一面。视觉体验的冲击让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史上保有重要一席。

华语电影为什么会屡战屡败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这40年冲击奥斯卡的历程对于华语电影来说的确是很艰难的,虽然说亚洲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待见,但是相比于邻居的日本还是差了不少,目前日本获奖4部电影,提名16部电影!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电影的制作水平上的确是落后很多发达国家,实力上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电影起步很晚,时至今日依然在制作上和顶尖有差距,最明显的就是资金投入和特效制作。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但是这几年中国电影明显有了进步,差距正在逐步地缩小,但是目前又存在新的不好现象,就是演员的片酬太高,几乎可以占据整个电影制作的40%以上,这也导致了哪里还有钱再去做特效做后期况且美国好莱坞电影体制是很完善的,是一个配合有效的产业链,它们很多的票房就是依靠特效来支撑而不是靠演员。

该奖项的评选规则非常“隐秘”,首先该奖要求每个国家只能报送一部电影,其实华语电影每年可以报送三部,这其中对像电影水平很高的法国与意大利就显得不是太公平。而且很多国家在报送电影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传达自己国家的一种文化与信号,就像日本早期武士题材,2008年中国报送的《逐梦2008》,明显是为了衬托北京奥运会!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还有评委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谁获奖对他们来说一点不重要,他们的重点是本土的电影精选,这也导致评委并不会有耐心看完所有的参选电影,知名度、话题性成为了关键,因为这样才有可能被关注据统计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每年花在奥斯卡评委身上的公关费用总额在30亿左右,因此电影公司的超强人脉对本身电影作品的发展十分重要。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一个是张艺谋在1991年第一次参选的作品《菊豆》,张艺谋和发行商在发送作品参赛后感觉有点问题像“撤稿”,毕竟张艺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主办方有自己原则不同意,这来回扯皮的事情导致了很多评委知道了这部电影,就会特意地去看一下《菊豆》,最终幸运的被提名,这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第二个例子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一部很多人都遗憾的佳作。这部电影横扫了当年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和戛纳金棕榈大奖等几乎所有可以拿的最佳外语片奖,但是很遗憾在最重要的艾斯卡奖中遗憾败北!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将所有资金与精力孤注一掷地放在了另一部电影《钢琴课》,就像上面提到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遇到的问题一样,其实也反映出华语电影在这方面的不够重视。

其实这也反映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目前整个电影协会中白种人依然占据了80%以上,虽然这几年已经开始在增加,但是在那些能够反应中华文化的作品他们很难理解,例如《英雄》中那种“用生命换生命”的价值观,还有《红海行动》、《战狼2》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夺冠》的排球情怀。所以纵观获得过最佳外语片的亚洲作品,像《卧虎藏龙》、《入殓师》都是有一种追求自由、普天同庆的世价值观,而《饮食男女》、《菊豆》东方内蕴深厚的作品则很难获得成功。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所谓的奥斯卡风格无非就是尊重生命、追求自由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卧虎藏龙》的成功是李安在自己家庭三部曲连续冲击奥斯卡失败后的反思,除了视觉上的宏大特效,特别在在编剧、音乐、摄影等中西结合上下了功夫,其中通俗一些就是为了迎合西方人口味。编剧詹姆斯就剧本大纲向李安指出了自己的兴趣点和对武术的看法;在主题融合选择了中西共同接受的话题“爱情”,并把传统的含蓄的美和热吻共同融合;在音乐上更是中西集大成,既使用了中国传统的二胡、鼓、笛等,又使用了西方乐器大提琴和吉他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李安曾对记者说:“我有机会拍美国片, 语言虽然是英文, 但思想仍然是中国式的。如果说左脑是中国的, 右脑是改编自西方的, 拍电影就是左右脑并用的过程。”

在好莱坞电影混迹多年的李安对在两种文化差异间寻找契合点已经驾轻就熟,李安的成功和陈凯歌的失败证明了获奖并不是说明电影就差,有很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现在的华语电影一点也不差,也许技术上还存在差距,但是符合我们自己的口味!但至少不再让大片垄断“冲奥”片,或许也是中国电影自信的一种表现。这几年《你好李焕英》、《战狼2》等都是好电影,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迎合别人的口味,俺斯卡奖每年都会参加,因为我们还是要看看自身的差距。但是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迎合,适合我们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像有一句很俗的老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语电影冲击奥斯卡奖40年成果惨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相信这几年中国的电影越来越好,不单纯的是体现在票房上,《唐探》系列、《哪吒》系列、《战狼》系列等证明我们有兼容商业片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奥斯卡奖   华语   哪吒   李安   奥斯卡   电影   年成   霸王别姬   卧虎藏龙   惨淡   大红   灯笼   中国   评委   差距   原因   国家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