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很多年轻人或许没有看过李诚儒的戏,但是因为《演员请就位》的热播,大家对这位倔强的老爷子都已经很熟悉了。

节目上,他怒怼郭敬明给何昶希发卡已经让人拍案叫绝了,不想私下采访里,他的吐槽更是传神——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真想抖丹田一声大喊“呔”!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西游记》里,孙悟空说话都是这样的:呔!妖怪哪里跑!吃俺老孙一棒!

张口就“呔”,可能是因为,李诚儒曾在86版《西游记》剧组里当了5年的场务。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年轻时候的李诚儒,一心想进央视,想好好演戏,结果却都没能成功。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他跟着杨洁导演拍《西游记》,发现剧组上上下下需要协调的太多太累,转而下海经商了,然后赚了好多好多钱,90年代初开大奔,外汇账户上1300万美金。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然而,92年93年做外汇,一下就赔完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赔完以后思考了一年,发现自己还是最热爱演艺事业,恰好他的同学赵宝刚拍《编辑部的故事》,就拉他去演了一个挺豪横的角色,特别适合他。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然后他就开始演戏,一开始演大款之类的,比如《过把瘾》里的钱康,跟他商海沉浮且社会阅历很广的经历相当吻合,渐渐地戏路打开,什么角色都能演了,《重案六组》里演警察,也火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但他并不安心于只当一个演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他致力于推广地道的京味儿文化,看到很多电视剧说是讲老北京的故事,演员却南腔北调没有一点老北京的味道,他就觉得很不舒服。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上一期《演员请就位》里,孙千陈宥维演了《甄嬛传》的片段,槽点满满,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批判。

但在场所有人的批判中,唯有李诚儒的批判,不是针对这段表演,而是上升到了《甄嬛传》原剧的剧本。

他愤愤不平地表示《甄嬛传》不尊重历史、误导观众,真实的历史上,怎么可能出现王爷入宫与妃子一起游船这么荒谬的场景?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这段话立刻引起了《甄嬛传》爱好者的不满。

随后,网友发现,原来李诚儒不是第一次批判《甄嬛传》了,往前在另一档演技类综艺《我就是演员》里、甚至更早一点在2016年的《可凡倾听》里,他就已经批判过《甄嬛传》,而且几乎都是差不多的说辞,每一回都要吐槽果郡王与甄嬛游船这一段。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于是部分网友开始反过来嘲笑他,可能只看了这么一个片段就瞎批判。

其实,《可凡倾听》里的这段批判,前因后果比较详细。

当时就是讲李诚儒的人生经历,讲到他推广京味儿文化这段,主持人曹可凡提到他拍的一部清宫剧《红墙绿瓦》。

这部剧以恭亲王奕䜣为主角,讲述了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帝国逐渐衰败的那段历史。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李诚儒说,拍这部剧,一方面是想要推广正宗的京味文化,另一方面,是想要回顾当年被列强侵略的屈辱史,让大家勿忘国耻,自强自立,响应中国梦的号召。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这里提到《甄嬛传》里的果郡王进宫,是李诚儒来了一段“拉踩”:他在《红墙绿瓦》中非常尊重史实,奕䜣从被封为恭亲王之后,十年都没有再进过宫,哪怕他从小是在宫里长大的,哪怕他思念母亲静贵妃也不行。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所以,他对《甄嬛传》这样胡编的剧深恶痛绝。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红墙绿瓦》里他都是照着正剧正史来拍的,剧里的折子、遗诏都是按照原样影印件做的,非常用心,所以他认为在这样的剧才应该受到电视台的重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没想到,电视台都说太正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这部剧,他投资了四千万,放在十年前,绝对不能说是小成本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对这部剧,李诚儒非常的怨念,他认为观众天天看雷剧,按理说忽然看到这样一部正剧,应该耳目一新才对,可偏偏电视台意识不到这样的“商机”。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其实,这哪里是电视台的问题呢?

真正能带来收视率的剧,他们怎么可能不买?

天天买剧的电视台才最知道观众爱看什么剧,他们买剧的标准,只是观众爱不爱看,而非这部剧本身拍得好不好。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李诚儒没有在节目上说的是,这部剧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他不仅在剧中饰演恭亲王奕䜣,而且还担任了导演和编剧。

编剧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是爱新觉罗·毓钺,而毓钺是奕䜣的嫡系后裔。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两人花了十年,查阅了大量资料,剧本初稿完成于2000年,直到2011年才开始拍摄。

而这次合作,是由同时还担任出品人的李诚儒牵线发起的,整部剧确实是他投入了全部心血。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然而,估计绝大多数观众,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部剧,豆瓣上连评分都没有。

百度百科上显示这部剧的首播时间是2013年,但我没有查到国内的播出平台,目前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也看不到,网上仅能搜到一个韩语字幕的版本,当年应该是主要在海外地区播出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2010年前后,清宫剧几乎要泛滥成灾了,这部主演阵容中没有一个大咖、而且取材的是清朝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时期,自然而然的不受待见。

我看了几集,拍得确实很认真,很有京味儿,比如,剧中人说的“阿哥”,是带儿化音的“阿哥儿”,“福晋”的“福”字则是读作一声,这在清宫剧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正确读音。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演员请就位》里,李诚儒也纠正过“格格”和“阿哥”的发音,但是受早年那些清宫剧的影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名词的正确发音和意思了。

也不是只有清朝的称谓这样,古代的很多称呼名词,我们现代人都难以真正了解,很容易就被影视剧带偏,在大家都读错的情况下,如果有专业人士念出了正确的发音,反而会显得仿佛是异类。

对于很多历史迷来说,这确实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不过,相比宫斗巅峰《甄嬛传》,一板一眼的《红墙绿瓦》还是显得有点过于小儿科了。

比如开头一上来,四阿哥奕坾的生母全贵妃担心六阿哥奕䜣过于聪慧,将来会抢夺帝位,所以故意给奕䜣下毒,居然直接在太后的八十大寿宴席上给奕䜣下毒……这是生怕不被别人发现吗?

看惯了甄嬛的手段,观众会觉得,以这样的智商,全贵妃应该在生下四阿哥之前就被赐一丈红了,所以很难提起兴趣继续看下去,也就很难知道,这部剧的重点,并不是宫斗。

李诚儒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跟毓钺毕竟都不是专业编剧,电视剧即便再追求还原历史,也还是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和可看性,所以,单从剧情推进来说,这部剧扑街也不难理解。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有网友说,李诚儒就是因为自己拍的清宫剧扑街了,心里觉得酸,嫉妒《甄嬛传》吧。

其实,我能理解李诚儒的这种“酸”,但我并不觉得他是因为将《甄嬛传》视为竞争对手、最终技不如人而“酸”。

那种“酸”,是一种掏心掏肺地想要做好一件事却不受待见,甚至被“劣币驱逐良币”的心酸。

到今天,这种“酸”恐怕更是变本加厉了,因为市场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剧越来越多了,而历史正剧几乎已经消失了。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演员请就位》上,可能因为赵薇也在场,他批判《甄嬛传》时,还提到了《还珠格格》,说《还珠格格》没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戏说的,不会当真。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其实我也经常想这件事。

观众追剧,是为了放松,不可能总是去看《红墙绿瓦》那样严肃的历史正剧,也需要看不用带脑子的戏说剧,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也都曾风靡一时。

这些剧跟《还珠格格》一样,风格都很活泼,谁要是觉得那是真的,多半是个傻子。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但《甄嬛传》这样一脸严肃的剧,太唬人了,很多人真的以为雍正和他的皇后妃子们是剧中演的那样。

一方面,是审核尺度的锅,前几年不允许架空,流潋紫的原著本是虚构的没有朝代的,但是剧版拍摄的时候硬是把故事落到了清朝雍正年间。

如果电视剧也是架空,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另一方面,对于《甄嬛传》,郑晓龙一直宣称是以做历史正剧的态度来拍的,不屑与其他宫廷剧为伍。

确实,原著只是一个玛丽苏言情小说,电视剧却被拍成了反复重播的经典大剧,很多网友至今看其他清宫剧时,还都会像对标历史原型一样对标《甄嬛传》里的角色。

可历史上的雍正和他的后妃,并不是剧中那样的,就比如说真实的华妃,生前死后都极受雍正宠爱,并未因哥哥年羹尧倒台受到多少牵连,而且她还为雍正生下了三儿一女。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小时候看电视剧,不管什么剧,片头都会写“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免责声明”就不见了。

倒也不是说,加了这么一句话,会把电视剧当历史的傻子就能不傻了,只是说,如果有这句话,至少能免于被李诚儒如此批判。


三批《甄嬛传》的李诚儒,曾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清宫剧,却无人欣赏


郑晓龙拍《甄嬛传》,跟李诚儒拍《红墙绿瓦》,出发点完全不一样。

郑晓龙是想借着宫斗的悲剧讲述封建制度的压迫性,李诚儒是想要还原正史推广正版京味儿,二者本质上是没有冲突的。

李诚儒是精神可嘉,然而能力有限,真是希望,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导演和编剧,也能拥有李诚儒的这种精神,多拍拍真实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古装剧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清宫   还珠格格   雍正   西游记   京味   阿哥   贵妃   正剧   剧中   编剧   观众   演员   电视台   电视剧   历史   李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