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大江大河2》完结了,已经不少观众在期待第三部了。

从制作水平来说,大江大河系列几乎可以代表国产剧的最高水平,但看剧的时候,却总有一种隐隐的不适感,主要体现在宋运辉和他的妻子(或者现在应该叫前妻)程开颜这条线上。

第一部,两人相爱结婚,曾经甜到过无数观众,可是第二部,两人进入婚姻殿堂之后,开始产生各种摩擦,然后最终互生嫌隙,程开颜提出了离婚。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电视剧改编自阿耐写的小说《大江东去》,很久之前看的,很多剧情已记不太清,但还是记得,两人离婚的原因,跟电视剧演的不太一样。

程开颜是一个安于现状目光短浅的小女人,不愿意去提升自己,却偏偏嫁了一个能力和野心都很强的男人,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距也越拉越大,分道扬镳是必然的。

在两人结合的最初,宋运辉从山村里出来,靠读书改变命运,然后娶了在当时自己可以接触到的家庭背景最厉害的姑娘,厂长女儿。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他本人能力确实强,可你一定要说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小子,没有获得过老婆家里的任何助力,未免太天真。

原著中对宋运辉内心各种盘算的描写,是赤裸裸的。

当然,为了拿下宋运辉这个厂女婿,程厂长也耍了心机。

双方算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谁也不比谁善良。

宋运辉没回答,但以笑肯定。送程开颜下楼时,遇见几个人,都看看两人,然后眼神了然。宋运辉不用推测,简直已经可以下肯定,等他一路走着送程开颜回家,明天大家都得传说两人好上了,他一路看看程开颜,看看天,心里只觉得好笑。他昨天就已经看出程开颜的心思,早推测程开颜会找机会继续接近他,所以他设计激发程开颜的嫉妒,让她散布对虞山卿不利的话语。他们这种厂子弟,有个固定而活跃的小道消息交流圈,被激怒的程开颜很容易对着小姐妹们诋毁刘启明与虞山卿的关系,而刘启明与虞山卿的这种关系又很能满足别人的幸灾乐祸欲望,这种小道消息,流传得最快。何愁刘总工听不到。

——《大江东去》


程厂长经历风雨,官场打混多年,如今拼得这金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自有许多独到见解。这等见解,令宋运辉受用不尽。宋运辉一辈子接触的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比如张教授等都是文人气质,满头满脑都是忠孝节义的传统思想,想走出另一条路的宋运辉不得不自学成才,在黑暗中摸索。程厂长的倾心传授,才让宋运辉真正接触官僚,才令他耳目焕然一新。

——《大江东去》


如果没有程家这份助力,完全凭借宋运辉本人的努力,或许多走几年弯路,同样也可以达到如今的成就,问题是你确实走了捷径。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对于功成名就的宋运辉来说,程开颜是他的糟糠之妻,很多男人在升官发财以后,老婆还是那个老婆,可他们偏偏怎么看都觉得配不上自己,哪怕相爱时怎么看她怎么可爱、到现在也会觉得自己当年是鬼迷心窍,这也是很多“升官发财换老婆”的中年男人常见的心路历程。

原著中的宋运辉,是此类男人的典型代表,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通过婚姻借到当时能借到的最顶级的资源,在金州厂时娶厂长女儿,当自己地位已远超妻家时、踢开原配,迎娶更年轻更有能力身家背景更强的红三代,也就是剧中的梁思申。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当年看原著时,虽然觉得写得非常好,但因为角色刻画都太现实,作者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阴暗面”,所以一个都喜欢不起来。

这段婚姻走到尽头,分明是双方的原因都有,但电视剧,却极力淡化程家对宋运辉的助力、把重点放在程厂长如何对宋运辉施压用手段上,让宋运辉变成一个清清白白没有任何缺点的伟光正男主角。

甚至,原著中明明是宋运辉一直念着梁思申、在发现程家的手段之后怒而提出离婚,到了剧里,也变成宋运辉忍辱负重、全是程开颜成天猜忌,提出离婚的也是程开颜。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电视剧为了体现男主光环,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过审,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者,形象须得是正面的、不容被抹黑,尽最大的努力来美化男主,把男主离婚的原因全甩锅给程家,程开颜不知进取还无理取闹,程厂长得寸进尺咄咄逼人,总而言之,宋运辉这边一点问题都没有,在现实中要被谴责的渣男行径,到了剧里,变成所有人都觉得是他太倒霉娶了一个不可理喻的老婆、盼着他快些离婚。

可现实中那些“升官发财换老婆”的男人,是像剧里这样,还是像原著那样?

那必然是原著了。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对比一下另外两位男主角,从雷东宝到杨巡,他们身上的问题缺陷都是显而易见的,唯有宋运辉,是万能的、没有瑕疵的。

明明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剧,却唯独塑造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完美男主角,完美到不接地气,编剧为什么要这么改?

这部剧的创作,说到底还是男性主导,他们是最容易与宋运辉共情的群体,他们自己、或者自己圈子中的人,或许也会经历“升官发财换老婆”这样的人生阶段,自然要尽可能地合理化这件事情,让人都觉得,抛弃糟糠之妻也不能怪男人,都是女人的错。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这大概就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同样的道理,上位者必然要为自己歌功颂德。

这也同样是《流金岁月》某些剧情令人不适的原因。

《流金岁月》中也有跟宋运辉有些相似的“凤凰男”,那就是女主角蒋南孙的前男友章安仁,同样从小地方出来、靠自己打拼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然后交到了蒋南孙这种白富美女朋友。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尽管平时看多了各种关于极品凤凰男的帖子、很多人都觉得白富美与凤凰男的爱情不会持久,但至少,电视剧里他们两个以小情侣的状态刚出场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编剧却已经“有罪推定”,预设了这种凤凰男绝对有问题,要通过蒋南孙的闺蜜朱锁锁之口来指出这一点,当然,后续的剧情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来告诉大家:你看,对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就不能抱有希望吧?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编剧塑造了蒋南孙这样一个从小养尊处优、被所有人捧在掌心里的“公主”形象,然后突然让她的父亲破产,但她本人却非常坚强、扛下父亲所有债务,温室中的花朵亦能在暴雨中成长。

塑造这种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本身没有问题,不适的点在于,朱锁锁心疼她,说,我平时怎么怎么样也就算了,可你是公主呀,你怎么能这样狼狈吃苦。

听起来就很令人迷惑,就因为她出生时运气好、投生在富裕家庭、赢在了起跑线,所以就应该一辈子都保持这份好运高高在上吗?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而且,虽然蒋家破产了,可从前的人脉还在,从最牛逼的精言集团老总、到她之前相亲认识的李一梵,都可以在她落魄时无条件提供帮助。说是要自己替父还债,但其实只要她开口,愿意帮她掏钱还债的人有很多。

甚至就算是这种人脉全都没有了,她还有自己的颜值,这种颜值不是说她天生长什么样,而是她因为从小能获得的优越成长环境和教育而形成的一种气质,以及见识和谈吐,这是穷人家的孩子拍马难追的。

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优势,就算没钱了,她还是比大部分人都过得好。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但编剧宁可去同情她,也不愿意去同情那些真正输在起跑线上、想要凭借后天努力去改变命运的人,比如袁媛。

当然,按照一般电视剧的套路,袁媛这个角色必然是绿茶,后面的剧情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就像前面的章安仁一样,至少在她刚出场的时候,我不认为这个角色有太大问题。

但,还是朱锁锁,她又一次“人间清醒”,先入为主地认定袁媛是要来抢蒋南孙男朋友的,所以对袁媛充满恶意。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这种不适感的巅峰,是后面蒋南孙破产之后,与成为精言集团销售的袁媛重逢,这一次,都不需要朱锁锁来点拨,她就认定袁媛会对自己不利了,于是利用自己的人脉,故意戏弄了袁媛一番。

而此时的袁媛,根本还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她的事情。

当然,袁媛伪造学历,说自己是从澳洲留学归来的,这是不对的,为人正直的蒋南孙完全可以去告诉精言集团。

但她既然不决定戳破,又何必在别的事情上暗戳戳地给人下绊子?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作为销售的袁媛,确实给出了正常员工所能给出的最大折扣,可蒋南孙为了显示自己很牛逼,为了让袁媛知道,“我要是对付你,你根本就不堪一击”而去找朱锁锁帮忙、然后朱锁锁又去找范金刚帮忙,让堂堂总裁秘书破格来打一个销售的脸,这本身也是一种走后门,又高贵在哪里了呢?(一个总裁秘书,当着外人的面打自家员工的脸,也是搞笑)

买房子的有钱人,或许根本不在意这点儿折扣,纯粹是蒋南孙的一种显摆而已,面对袁媛,她确实有危机感,却偏偏还要装出不屑一顾的模样,倒打一耙说袁媛想多了,这就是所谓的“蒋公主”吗?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在编剧眼里,蒋南孙就是一个所有人都要捧在手心的公主,哪怕她破产了,她也一定是高贵的优雅的、令人仰望的,在这样的公主面前,章安仁、袁媛这种从小地方走出来的穷人都不配与她们相提并论,尤其是袁媛,居然妄想同这样的贵族竞争,如果不靠旁门左道,怎么能行呢?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和《大江大河》一样,因为掌握话语权的编剧和导演,他们即便不是赢在起跑线的人,也早已通过各种方式爬到足够高、高到可以与“贵族”同气连枝了。

就像《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在通过婚姻跨越阶级之后,也不会再为穷人代言。

这太现实了。

比如娱乐圈里,如今已经充斥着各种星二代富二代,以前我们会觉得靠自己努力最光荣、那些二代们都是靠家里有什么了不起,但现在,“有钱人滤镜”仿佛替代了曾经的“仇富心理”,好像有钱人怎么做都是对的。

没有任何背景单枪匹马闯荡的人,越来越难了,你一个人的努力,怎么能够抵得上人家几代人的积累呢?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这明明是不公平的,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已经赢得了话语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影视作品,来洗脑大家,我们是精英,我们高高在上是合理的,你们这些底层的人就不要妄想了。

可来自普通家庭的观众,无法想象背靠大树好乘凉是怎样的感觉,更无法与编剧极力赞美的公主王子们共情。

生在穷人家、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本来是一件积极上进的事情,可是,在这些电视剧中,却反而好像成为一种原罪,越是拼命挣扎,越是给上位者徒增笑料。


​从《大江大河2》到《流金岁月》,那个令人不适的点在哪里?

不是只有《大江大河2》《流金岁月》这样,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其实都是这样。

当今影视作品的话语权,越来越掌握在有钱人、尤其是有钱的男人手里。

这也没办法,被欺压得最惨的人,恰恰也是内卷最严重的人——最喜欢为难女人的是女人,最容易忘本的是发达之后的穷人。

电视剧也是现实的反映,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出生在穷人家;你很惨,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很惨;如果你是一个出生在穷人家的女人,恭喜,最惨的就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大河   安仁   大江   人脉   升官发财   流金岁月   凤凰   原著   厂长   编剧   不适   穷人   现实   公主   电视剧   努力   老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