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比起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国人好像格外爱吃瓜。

2020 年,中国西瓜产量约 8000 万吨,是第二名土耳其的 20 倍。如果把装瓜的卡车连起来,至少可以绕地球 5 圈。

数量如此庞大的西瓜几乎全部被中国本土消耗。

要是粗糙点算,只是苏炳添跑完百米的功夫,就有约 25 吨西瓜被干掉。

分到每个人头上,人均每年的瓜消耗量超过 100 斤,独步全球——相当于用世界 20% 的人口,消耗了世界 70% 的西瓜。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注:西瓜产量国家地图,颜色越深的地方西瓜产量越高

好吃、便宜又健康,西瓜简直天然为夏天而生。

90% 的都是水,一口爆汁,光速止渴;

尝起来甜,含糖量却不高,好吃不胖;

维生素丰富。只要一片(150g,瓜瓤)西瓜就能满足一个健康成年人一天约 20% 的维生素 C 和 10% 的维生素 A 需要。

不过,在我们西瓜自由,按斤购买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朋友们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们是这样买瓜的。

一片一片买。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注:300g 切片西瓜(还算皮)在欧洲售价 2 欧元 折合人民币约 25 元/斤

心疼着钱包买。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注:9~11 公斤的西瓜在日本售价 3980 日元 折合人民币约 10 元 / 斤

甚至是购买一些奇怪的……浓缩西瓜干。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注:制作 56g 西瓜干需要约 700g 新鲜西瓜(去皮),售价 3.69 美刀,折合人民币约 15 元 / 斤

那么,我们是怎么实现西瓜自由的?一个小小(大大)的西瓜,又是怎么改变了我们?


西瓜曾是奢侈品!


你可能很难相信,在我们爸妈生活的那个年代,西瓜其实是一件奢侈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三年困难时期又接踵而至。

那时候中国人的味蕾里,几乎找不到任何与「甜蜜」有关的记忆。

西瓜种植面积有限,年产量仅有 400~600 万吨,不到现今的十分之一,其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吃,需要留做种瓜。哪怕是鲜瓜全部进了肚子,人均也只能分到 4 公斤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国每年每人的吃瓜份额,就只有下图这么多。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注:全国每年人均一个瓜


哪怕在公认富裕的上海,买西瓜依然是一件难事。西瓜是发烧才能购买的水果—— 38.5 度以上,才能凭着病历卡买西瓜,少 0.1 度都不行。

前上海市商委主任就曾回忆:「我拿着发烧 38.2 度的病历卡去排队……都没资格买瓜」。

时间滑入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市场拓宽,吃瓜的快乐也开始变得大众化。

那时候西瓜年产量已经达到 1200 万吨,但离随便买、随便吃还差得远。

凭票购买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大家攥着珍贵的西瓜票在商店门口等待,用粉笔在袖口写下买瓜的号码。


那种焦急的等待,买到以后呼朋唤友的喜悦,和今天站在餐厅外排号的我们也没什么两样。

要是买不着整个的,还可以去水果店堂吃——散称西瓜,买多少就得当场吃多少。瓜瓤称重,瓜皮管够,西瓜籽还得留在店里,准备来年种瓜。


怎么让 14 亿人都吃上瓜?


真正的吃瓜自由在八九十年代才逐步实现。

1984,记住这一年,吃瓜史上的转折点。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发生在普通农民的田间地头。我国开始鼓励农民自由的种植和销售西瓜,种西瓜成为了农民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

第二件发生在新疆的试验田。「甜瓜院士」吴明珠发现了一个特别争气的样本,好吃得不得了。1984 年发现的第 24 号,这个懂事的瓜就此被命名为「8424」。

从此,爽脆清甜的 8424 从新疆来到江浙沪,叱咤江湖三十年,「8424,不甜不要钱」的吆喝至今回荡。

而现在,感谢运输技术、种植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真正实现了吃瓜这件事上,时间,空间,数量,种类上的四重自由。

不管你在中国的何处,从冰冻三尺的严冬到骄阳似火的盛夏。只要你想,就一定有瓜吃,吃得够。

中国的西瓜种植几乎覆盖全国,覆盖四季,产量达到 6000~8000 万吨。2018 年,光是河南一省就贡献了 1300 万吨的产量,相当于每 5 个瓜就有 1 个来自河南老乡的耕作。

如果想要帮助遭遇暴雨重创的河南,买点当地的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口感,只要提出要求,就一定能够满足。

中国光是登记的西瓜品种就有 2000 多个,沙瓤/脆瓤,红心/黄心,有籽/无籽,绿皮/花皮,爆炸/不爆……哪怕是一天吃一种,都能连续吃三年。

1~3 月,海南广西的反季节西瓜上市;

3 月起,云南的黑美人成熟,肉质深红且脆爽;

5~8 月,江浙沪的 8424 进入销售期,桃色瓜瓤清爽不腻;

8 月后,还有山西和东三省的晚熟品种,块大实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瓜。中国的每个地区几乎都有自己的西瓜代表选手,华北的京欣,西北的旱砂,江南的特小凤……

如果西瓜会说话,怕是也能开一场奥运会,决出个金银铜。


快乐吃瓜的背后,是越来越好的生活


当一个人吃下一口瓜,带来的是满足和快乐。

而当 14 亿人都能自由地吃上瓜,影响是惊人的。

西瓜自由,是中国人餐盘变化的一个缩影,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整体看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逐渐多元均衡,曾经占据绝对地位的主食比例下降,肉蛋奶等副食的比例逐步上涨,水果蔬菜也越吃越多。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甜蜜的水果不仅好吃,还富含膳食纤维,以及钾、维生素 C 等微量营养素。不少研究表明,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对肠道功能有好处,也与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率风险有关。

据《中国统计年鉴》,仅从 2013 到 2019 的 6 年中,全国每年人均鲜瓜果的消费量,就从 75.6 斤一路增长至 102.8 斤,提升了 36%。

这其中西瓜的功劳可不小。感恩西瓜,在众多水果里鹤立鸡群,便宜又营养。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共生产了超过 2.7 亿吨的水果。仅西瓜一种,占比就超过 23%,是所有水果中的产量王者。而巨大的产量,是每个人都「吃得起」的基础。

根据 2019~2020 年水果批发市场价格分析,西瓜永远是主流水果里最便宜的,批发价甚至不到葡萄、苹果的一半。

这一点在夏季尤为突出,天气炎热水果价格往往会上浮,而西瓜的价格却不增反降,永远是一个「值得吃吃得起」的选择。


全世界 70% 的瓜,都被中国人吃了


当全世界 70% 西瓜进入中国人的胃,西瓜也前所未有地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纵观中国人的餐桌,你很难找到一种比西瓜更适合连接记忆的东西。

它似乎天然为团圆、相聚、分享而生,与那些人类社会里最美好的事情紧紧相连。

一家人一边看奥运一边吃西瓜;

和爱人一起,抱着瓜你一口我一口;

看孩子做那个聚会上分西瓜的小大人……

它横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出现在每一个宾客尽欢的末尾。

它是桌上永恒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近似《难忘今宵》的休止符。

它意味着相聚又别离,也期待着别离又重逢。

吃西瓜的时候,所爱之人也往往相伴左右。

吃西瓜的时候,你又想起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瓜瓤   中国人   新疆   病历   河南   年产量   中国   维生素   西瓜   售价   产量   全世界   水果   记忆   自由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