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老北京宫灯,点亮紫禁城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众所周知,咱北京有个灯市口,其实早年间的北京灯具城,都扎堆儿在前门外廊坊头条,北京美术红灯厂的前身,老字号文盛斋就是其中一家专接皇家订单的名店,文盛斋制作的宫灯工艺考究,制作精良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文盛斋街坊以后才改成了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最兴盛的时候全厂有300多人,而所谓的宫灯和咱们平时看着的灯笼有很大的不同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说起灯笼,北京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既是天安门城楼上挂的那种大红灯笼,过去老北京人元宵节手里提着的也是这种灯笼,然而这种灯笼学名叫做红纱灯或者红庆灯,用红色的麻纱或者绫子布当灯面儿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可它却不能叫宫灯,因为这宫灯的用料太讲究了,咱们常见的大红灯笼灯架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便宜还实用,而对于宫灯来说,实用性并不是第一位,讲究才是最重要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过去的原材料有红木的,有花梨的,也有一些色木的,现如今红木的家具价格是蹦着翻番儿,而紫檀,花梨的珠子手串儿都论克卖,而到了宫灯这儿,名贵木材成了配角儿,当起了骨架,这就是典型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而宫灯和普通的灯笼有个区别,灯笼能像组合家具一样拼起来,人家讲究的都是绫罗绸缎,但不少宫灯都是玻璃的,其实这里边也有不少讲究,玻璃现如今随处可见,但是在老北京却是非常名贵的材料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这玻璃灯过去老北京叫‘料丝灯’因此现在物美价廉的玻璃宫灯当年只有宫廷和王府才能用得起,老北京的玩意儿只要跟皇宫沾边儿,这讲究可就多了去了,以宫为名的灯笼,起码也要一百多道工序起步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结构极其的复杂,从开始备料到制作完成,少说也得好几个月,宫灯的灯架用紫檀,花梨一类的红木当材料,做一个灯笼恨不得比打一件家具还费事儿,它对木工技艺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传统的手工榫卯结构,不能用一根钉子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宫灯一般分两到三层,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而上下层之间就利用榫卯关系,将腰栓插在大柱子与小柱子之间,让灯笼既结实又方便,骨架拼插好了,还有一大堆小零件儿,它们都是边边角角的装饰性,也叫木牙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刻出这些牙儿来是极其不容易的,必须婉转曲折,线条柔和,而不能四棱四角,这样才会好看,老北京人都熟悉的六方宫灯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叫上层围子探出来,下面的叫下层围子缩进去,特别像老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宫灯和老北京传统建筑的神韵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浓缩的都是精华,边框一律是玲珑剔透的镂空雕刻,不过这宫灯可比垂花门奢华多了,灯架儿上做出精美的龙凤造型,弯梁和探出的龙头和凤头,透着一股子皇家气势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宫灯上的画在丝绢上并不稀奇,这跟普通的国画差不多,可在玻璃上却要反着画,以反画出名的那是鼻烟壶,一支带钩儿的笔画出千变万化,号称鬼画壶,而灯笼的反画,反的是顺序,玻璃不像宣纸,不能阴更不能渲染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先画上翻过来看是在最前面,会遮挡住后上的颜色,因此画一朵花儿的顺序都要翻过来,做宫灯的人要精于国画,也要熟悉木工,制作一只宫灯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老北京的宫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端庄,大气,充满了皇家气派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之所以能够成为非遗并非偶然,而是必然,老北京宫灯它有悠久的历史,咱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当年元代有很多功能我们不可考证,但是自打明清以来,都有不少相关的记载,可以考证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因为当年紫禁城还很完整,有很多明代的宫灯都还留在故宫,从整个制作工艺来讲,一百多块木头,要用不同的工具把它做成一盏灯,最关键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榫卯结构,用老北京话说就是严丝合缝儿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您拿在手里不能一提溜儿就散了,没有任何一丝缝隙,非常精准,现如今,人们都特别重视家里的灯,毕竟灯是客厅的眼睛,其实现如今的人有多重视灯,过去的人就有多看重宫灯,它跟一般民间用的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它里边体现出来的那种繁缛,那种富丽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它跟咱们现如今用的灯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老北京宫灯更有文化内涵,过去老北京民间是没有宫灯的,后来由皇帝赏赐大臣,这次慢慢传到了民间

老北京宫廷技艺,宫灯点亮紫禁城,这是凝结千年的历史沉淀


北京人都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宫灯是仿明代的,上面有龙头,做得特别精细,展示了老北京独有的京味儿文化,现如今回过头来看老北京宫灯,它的观赏性已经大于了实用性,但它蕴含的传统工艺,在历史的流逝当中,依旧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紫禁城   宫灯   天安门城楼   垂花门   围子   灯架   花梨   现如今   红木   北京人   技艺   灯笼   宫廷   北京   皇家   讲究   千年   玻璃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