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灵的孩子不聪明——李玫瑾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最近,我的朋友圈里流传着对李玫瑾教授的一个采访视频,她说小时候性格机灵,比较活泼的孩子,其实都是“假聪明”。

机灵的孩子不聪明——李玫瑾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李玫瑾教授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这段话肯定不是胡编乱造,其背后应该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撑,但真话有刺,实话有毒。无数的家长接受不了了。


机灵的孩子不聪明——李玫瑾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古人有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何意?

我不是心理学家但也见证了不少孩子 的成长,其实不难发现小时拙笨,长大了却很有成就的孩子,而小时聪敏,长大却一无所长的孩子。

真正聪明的孩子小时候都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妨来看看——

■韦东奕,北大的“数学王者”,毫无争议的超高智商者,据他小学初中的同学讲,他是个不太合群,不太机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甚至反应慢半拍。

其实相关研究很多都表明,看上去机灵的孩子大多数智商平平,有个实验可以说明问题,面对同一组问题,把孩子分为10秒回答一题和20秒回答一题的两组,结果发现10秒回答的孩子尽管反应力快,但是错误率可达到50%,而20秒回答的孩子,尽管花费时间长,但是正确率可高达100%。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那些看上去反应很快的孩子其实缺乏认真思考问题的能力,而真正高智商的孩子则会深入、全面地去思考问题。

在现实中多数孩子智商平平,这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就是处于顶部的孩子只占很小比例。大多数孩子智商平平,可他们却表现得很活跃很机灵,看什么模仿能力很强,但这些孩子却缺少深入思考的能力。这些孩子如果成绩不佳,他们的父母往往会说:我的孩子可聪明呢,就是贪玩,要是他把玩的精力拿出50%用来学习,那就不得了。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要知道大多数孩子最终肯定是平庸的。

其实我也曾经被这样刺痛过,但现在我接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拙笨   小时了了   错误率   聪明   孩子   胡编乱造   正确率   聪敏   心理学家   刺痛   智商   小时候   教授   父母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