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张桂兰临终之时,没有让江昌义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而是让他去找他的叔叔江德福。因此,江家掀起一股轩然大波,江昌义也成了安杰心中永远的刺。

江昌义推开了江德福家的大门,里面温馨的一家人正在包饺子,庆祝两个儿子归家。江昌义就这样出现在江家所有人的面前,哭着喊出了那声:“爹”。

聪慧如安杰,一看他那酷似江德福的面孔,心中就明白了半分,摔门躺在了床上,不再言语;而江德福自知理亏,自己也弄不清楚眼前的状况,除了说对不起之外,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江德华闻声赶来,听到他的母亲是张桂兰之后,不仅没有赶他走,反而将煮好的饺子给他吃。孩子们都气急了,心中明白这个不速之客将会给自己的家带来一场血雨腥风。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安杰之所以按兵不动,完全是因为她心中抱有侥幸,她在内心希望这个酷似自己丈夫的年轻人,叫江德福“爹”的男人只是一个误会。

可是,江德华的反应让她彻底绝望,她的小儿子江卫民偷偷地告诉了她这个消息,终于将她彻底惹火了,她再也不想自己欺骗自己了。

大概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在发现男人有对不起自己的迹象时,第一时间不是责怪,而是内心心存侥幸地欺骗自己。也许他是无意的,也许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也许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没能等来江德福为自己辩白,她已经认清了现实。

她不想像一个傻子一样看着家中上演一副父子相认的戏码,所以她坐上了回青岛的船。这是江德福和安杰冷战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

曾经的安杰,那么的漂亮和浪漫,怀揣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憧憬,可是在现实中她不得不嫁给农村二婚男人江德福,这个男人不仅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更不会浪漫的说:“我爱你。”

在结婚之后的许多年里,安杰始终在与自己和解,婚后富足的生活和江德福身份带给她的荣耀让她大体满意。她看着身边这个打着坦率呼噜的男人,心中想道:“我还图什么呢?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心灵上的快慰吗?”

安杰没有想到江德福竟然有一个孩子,在她眼中,这就是骗婚,赤裸裸的欺骗。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背叛

几乎没有任何意外,江昌义成了这一家人心中所有的疙瘩。

这场心机深沉的“阴谋”,除了为江昌义前途着想之外,也有着张桂兰对江德福一生的痛恨。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一个背叛丈夫的妻子,因为做错一件事情,搭上自己一辈子。

在和江德福结婚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了分居两地的生活,男人选择了从军,女人在家照顾公婆,这一别,就是五年的杳无音讯。

一个新婚的女人,在农村下地干活,挑水做饭,一天两天可以,日子久了也会希望有一个人可以陪在自己的身边,帮自己干一些体力活。

同在一个院子里住的大伯哥,也就是江德福的哥哥,他经常帮助自己。在那个女人不能和男人过多接触的年代,张桂兰接触过最多的男人也就是自己的大伯哥,甚至比丈夫江德福还要多。

所以,她背叛了江德福。

她忍了五年,却败在了江德福回家的这一年。

更为悲惨的是她怀上了江德福哥哥的孩子,并且还被江德福发现了。江德福很清楚这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一直在质问他那个男人是谁,可是张桂兰死活不愿意说出对方。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一旦自己说出了真相,这件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这对于江德福来说是双重的屈辱,他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她选择了无言的反抗。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苦难

江德福将张桂兰赶回了娘家,连一封休书也没有。

一个怀了孕的女人,不仅没有被婆家人重视,反而被男人赶了回来。在那个注重名声的年代,她的一生算是毁了。

也许当时的她还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将自己的孩子打掉,然后再嫁,但是她没有。原著中的她没有再嫁,而是选择在娘家生下了江昌义,并且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

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她的存在,娘家人也会被指指点点,就算娘家人不在意,她在乡下的生活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江昌义,也会被人骂是私生子。

在农村长大的江昌义看不见自己的前途,所以在张桂兰的授意下,他选择了寻求江德福的帮助。在江德福待的那几天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心灵上的折磨和江家孩子看他的眼神,让他想要找一个缝钻进去。

原著中江德福的几个孩子对他没有那么友善,他们在屋子里大声说话,在饭桌上吐槽饭菜的质量,像是在宣告主权,也是在向江昌义示威。孩子般的心态,更让江昌义难堪。

因此,吃饭的时候,他不敢从盘子里夹菜,即使没有吃饱,他也从来不吃第二碗饭。那是一种寄人篱下的尴尬和痛苦,更是一种“无可奈何,忍辱负重”的折磨。

但在他飞黄腾达之后,他始终记得为自己的母亲鸣冤。和他的母亲张桂兰一样,他始终恨着安杰和江德福,在他眼中,自己和母亲的悲哀都是他们塑造的。

他对江德福最小的女儿说:“你们家我最恨的就是你母亲了,她看我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小偷,偷走了她明媒正娶正房太太的荣耀,可叫我看,她才是一个小偷呢,偷走了原本应该属于我母亲的一切。”

江昌义典型的受害者有理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的理直气壮大多是因为自己是受苦受难的那个人。

可这个世界上,更应该遵守是非对错论,而不是可怜人有理论。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无爱

张桂兰恨江德福,不是没有原因的。

张桂兰是一个比江德福还要大的女人,她不漂亮,也没有文化。在江德福眼中,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自己包办的婚姻,他对这桩婚姻是不满意的。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不爱张桂兰的江德福,在他杳无音讯的那五年自然不会给张桂兰一封书信,和江德华的男人一样,江德福在农村也是生死未知的存在。

她守了五年的活寡,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被江德福赶回了娘家,这是她自作自受。可江德福之后的美好生活,却让她心理不平衡。

江德福不爱农村比自己年龄大,裹着小脚的没有文化的女人张桂兰,可他爱知书达理,漂亮大方的城市女人安杰。他不仅娶了安杰,还和她生儿育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江德福最幸福的那几年,张桂兰正在农村受人白眼,冷嘲热讽,所以她自然而然地恨上了江德福。

关于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江昌义是这样评价的:“城市女人可真叫绝,她们看不上农村男人,管他们叫乡巴佬,可一旦这些乡巴佬男人出人头地了,她们又一窝蜂上来把他们抢走。”

对于江德福而言,张桂兰是一个传统女人,自己和她在一起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完全没有半分爱意。在外从军的那些年,他自然不会主动关心张桂兰。

客观地来说,江德福对妻子的无爱和五年的没有消息,是张桂兰恨他的最大原因。

《父母爱情》看懂张桂兰目送江德福的深情,也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后来,江昌义问了江德福小女儿一个问题:“难道我母亲不背叛你父亲,难道你父亲就不会抛弃她吗?”

刘静笔下的张桂兰是一个守活寡的女人,同样的女人在其他作家书中也有体现,一如《白鹿原》中的冷秋月。不同的是,冷秋月的守活寡是明目张胆的,而张桂兰则是无形的。

鹿兆鹏和江德福一样,他们痛恨封建包办婚姻,也不喜欢家里人给自己安排的妻子。只不过鹿兆鹏的反抗是张扬的,而江德福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即使他不喜欢张桂兰,但如果她本本分分,他也会将她看作自己的妻子。

在那个年代,和张桂兰一样经历的女人有很多,她们对于丈夫的感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传统思想教育下的三从四德,像是一把枷锁,让她们对只见过两三次面的男人产生别样的情愫,她们不需要真正的爱,只要陪伴和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就好。

可另一方面,男人常年不在家,她们有着自己的渴望,耐不住寂寞的她们时刻在危险边缘试探。尽管知道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可依旧时不时地迈出那只脚。

江德福回到了家乡,张桂兰饱含深情地目送他离开,在那一刻,她的心中有恨,有爱,甚至苦乐交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遇见曾经那些对不起自己或者对不起的别人,我们更多的是感慨。

在这本剧中,刘静笔下的农村女人,除了张桂兰之外,还有王秀娥和张桂英两个农村女人,她们都嫁给了一个出人头地的农村男人,只是最后都没能善终。

刘静想要表达的并不只是单纯的父母爱情,而是通过现实军旅生活,反映那个时代背景下农村女人的真实生活现状,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荣耀   杳无音讯   乡巴佬   大伯   娘家   深情   眼中   丈夫   妻子   母亲   父母   心中   婚姻   农村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