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儿送进女德班,谁知尽然是送进了魔窟


把女儿送进女德班,谁知尽然是送进了魔窟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对孩子的陪伴尤为重要。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在性格上多多少少都会有所缺失,而面对性格有缺失的孩子,有些父母不从自身找原因,竟开始走向了“病急乱投医”的歧路。如本文主人公,打着为女儿好的名义,将孩子送进了一个特殊学校,没想到那里竟是一个魔窟……

父母缺位

时年23岁的陈燕是河南省一家电力企业的职工,2005年和在银行系统上班的王杰结婚。次年,他们生下儿子王斌。儿子一岁的时候,陈燕竟意外怀孕。她在要与不要之间犹豫不决,那时候,二胎政策还没下来,留下孩子,她势必就会失去工作。为了既能留下孩子,又能保住工作,陈燕不得不想办法瞒着周围的人。

她用布条一圈圈围在腹上兜紧,照常上班,对自己的身体和那小小的胚胎缄默不言。正值冬日,日渐鼓起的肚子被层叠的厚衣掩着,加上陈燕本就瘦小,大家以为她身材的变化不过是秋冬长膘、衣服肥大。直到临盆前几日,陈燕才匆匆收拾行李,向单位请假,称丈夫老家有急事,不得已回去几天。

为了不让人怀疑,陈燕生下女儿王婷的第二天,就搭上最早的那班车回到了单位。此后数年,陈燕和女儿仅在每年过年时见一面,每次见面,王婷都不肯和她亲近。他们想在王婷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她接到身边再好好弥补。

然而5月的一天,王杰带王斌去参加朋友举行的画展,回来的路上,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出了事故。王杰受了重伤,儿子和司机却没能幸免于难。

儿子的离世给这个家蒙上了一层冰霜。失去了儿子,老公又重伤住院,极度悲伤的陈燕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照顾丈夫。王婷也不得不继续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直到王杰的身体彻底恢复正常,他们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痛里解脱出来,才把王婷接了过来,陈燕对外宣称是哥哥的孩子过继给了她。自此,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女儿身上。

然而,在乡村如野草般疯长惯了的孩子不习惯城市楼房的拘束。刚来的时候,王婷经常把阳台上的绿植拔掉,把好好的墙壁涂抹得乱七八糟,吃饭时往地上吐嚼碎的食物,面对陈燕几乎不说话,终日沉默寡言,偶尔开口也是浓重的乡音。陈燕耐心和她讲道理,她嘟着小嘴装作没听见。

在陈燕眼里,王婷还特别没礼貌,没有需要绝不开口,即便想要什么也很少喊她。有一次,陈燕带她在外面和邻居家一个孩子玩,为了争玩具,她把人家手都咬破了。陈燕气得要打她,她哭得堪比雷公下凡,边哭边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把女儿送进女德班,谁知尽然是送进了魔窟

在学校,王婷也完全跟不上同龄人的课程。陈燕的婆婆对王婷特别娇惯,特别是在失去孙子后,她更是把唯一的孙女宠上了天。王婷看电视到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10点才起床,早餐都是在被窝里闭着眼睛由爷爷奶奶喂。她不想上幼儿园,两个老人也顺从了她。所以,当王婷被陈燕送进一年级的时候,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最后不得不留级一年。

陈燕只得一步步慢慢纠正女儿的问题。行为尚可慢慢调教,孩子从不与自己亲近,才是最让陈燕难以忍受的。陈燕已经做了一切努力来弥补母女关系,但缺失的七年,实在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她全力以赴却又一败涂地。

陈燕是极好强的人,读书时就只争第一,若哪一次与第一失之交臂,就会在被窝里咬紧牙关痛哭。偏偏王婷基础不好,又不认真对待学习,成绩不能让陈燕满意。于是,打骂成了家常便饭。

正因如此,女儿更不听话了,我行我素,甚至故意做些让陈燕尖叫的事。天长日久,王婷还学会了说谎,捏造成绩,编出故事,向陈燕讨要各种费用。本就淡漠的母女感情,在一次又一次的打骂、欺骗中消磨殆尽。

上女德班

在磕磕绊绊中二胎政策放开后,双方父母都希望陈燕夫妇再要一个孩子。面对难以管教的女儿,陈燕原不打算再生了,但所有人都劝她,再生一个孩子和王婷做伴,也许这孩子的性格就会慢慢改变。何况,还可以弥补失去王斌的遗憾。

陈燕动了心,可在打算生二胎之前,他们并没有好好和王婷沟通,甚至都没有征求女儿的意见。直到陈燕备孕成功,在35岁这年再次做了母亲,她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女儿。没想到,王婷的反应非常激烈,她大声说道:“我不要什么弟弟妹妹,你要敢生下来,我就把他摔死。”

陈燕压根没想到一个10来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种毒辣的话,她心里一惊,下意识地打了王婷一巴掌,说道:“要一个弟弟妹妹和你做伴不好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毒?”一旁的王杰也赶紧哄女儿:“我和妈妈是怕你太孤单呀,等妈妈把宝宝生下来,你就是姐姐了,你可以带着他(她)一起玩儿,不是很好吗?”

王婷情绪更加激动起来:“从小你们就把我扔在老家,没有了哥哥,你们才把我接过来,现在有了肚子里的这个,又不要我了。”说完,王婷跑进了自己房间,“嘭”地一声关上了卧室的门。

女儿的异常举动让夫妻两人不知所措,但面对孩子的不懂事,他们始终没有認真剖析问题,只一味地往孩子身上施压。陈燕生下小女儿王乐,她和王杰希望一家人能快快乐乐,永远生活下去,从失去儿子的遗憾与痛苦里彻底摆脱出来。然而,王婷却更加难以管教了。

有一次,陈燕和王婷的班主任聊天,得知女儿的成绩不及格,陈燕呆了。她回忆着王婷的成绩,问:“您是不是记错了,成绩单上不是都九十几吗?”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想起女儿的“前科”,陈燕好像明白了什么。

她找出王婷的试卷,这才发现上面的成绩有被改过的痕迹。王婷的成绩和谎言恼了陈燕,她和王婷再次起了争执,最后,情急之下,她甩了女儿一耳光。王婷呆了几秒,嗷地一声冲出了房门,任凭陈燕在后边怎么追,还是没了踪影。从这次冲突以后,王婷变得更加不可理喻,在陈燕面前她会像个刺猬一样,碰不得说不得。

把女儿送进女德班,谁知尽然是送进了魔窟

3月的一天,王婷学校的老师给陈燕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和人打群架了,她踢到了同学的下体,人家家长要求去医院检查,让她把王婷领回家反省。陈燕跟学校和对方学生家长说尽了好话,学校才答应留校察看。

女儿的问题让夫妻两人头痛不已。正当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时,王杰的一个朋友跟他介绍了一所私立学校。据朋友介绍说这所学校专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专门针对不听话、叛逆、家长束手无策的孩子。听对方说学校对叛逆的孩子很有效果,陈燕动了心,她还和老公一起去学校考察了一番。

工作人员接待了她,并听取了孩子的情况,还带着陈燕参观了学校。老师告诉他们,学校接收的都是女孩子,年龄从10多岁到20多岁,他们不但教孩子学习,还要教她们如何劳动,还要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孩子。

学校是全封闭的,就读3年期间不许吃零食,不得看电脑、电视。学校断绝了学生和外界联系的一切网络工具,只能通过每月一封家书的形式和家长交流,而家长平时也只能通过老师的QQ或者微信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最后说:“您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待我们还给您一个听话、懂事、孝顺的孩子。”

考虑到王婷确实问题很大,而且小女儿尚小,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王婷,陈燕想着让她进这种学校学习一下国学知识也不错。

不当教育

王婷一开始不想进这所学校,陈燕动员全家对孩子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才把她送了进去。在每个月的通信中,王婷都流露出想回家的意思,还说以前是她不懂事,经常惹父母生气,以后她一定会改。

每次看到女儿的信,陈燕都心如刀割,她何尝不想女儿。陈燕和老师沟通,要去看女儿,被拒绝了。老师的解释是学校有规定,半年内不许看孩子,因为她们刚来,对环境不熟悉又想家,如果父母这时候过来,那么老师之前做的工作都白费了。

陈燕再次见到王婷是和她分开的第八个月,几个月不见的王婷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了,但是见到她之后,却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妈。陈燕问她在学校怎么样,王婷看了眼旁边的生活老师,咬住嘴唇,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对我很好,同学也好,我已经习惯了这里。”

陈燕虽然觉得女儿和过去有所不一样,但她看到女儿变得谦卑有礼,内向谨慎,还是认为学校的教育方式确实对女儿有效。

年初,因为疫情学校不能开学,王婷在家待的时间长了,慢慢地,陈燕发现孩子变得反应迟钝,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2月15日,陈燕发现王婷洗了一个多小时的澡还没洗完,她去洗手间的时候,发现王婷用澡巾把自己身上搓得红通通的。陈燕叫了两声,王婷都没反应。

陈燕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等王杰回来,她把王婷的情况告诉了他。他们开始慢慢开导王婷,想让她说出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一开始,王婷只要听到学校里的事就双手捂住耳朵,眼睛里露出惊慌的神色,闭口不言。问得急了,就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听话。”

3月初的一天,陈燕夜里去洗手间,路过王婷房间,竟然发现她对着一张从学校里带来的圣人画像虔诚膜拜,祈求洗清她身上的毒,嘴里还念念有词:“饶我不死,饶我不死……”陈燕轻轻走进去问她干吗,王婷却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猫尖叫起来。

王婷的反应越来越迟钝,精神越来越恍惚,有时候坐着坐着就腾地站起来,还兀自大笑。陈燕感觉女儿精神可能出了问题,她越来越担心,越来越害怕。

一天,陈燕和一位家长聊天,谈起了女儿的情况。那位家长也说自己的女儿变得沉默不语,好像害怕什么,又不肯说,一个人念叨不停的样子。她们这才想起来问题可能出在学校。

陈燕和这位家长又联系了别的孩子家长,这才知道,不管哪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自闭情况,她们变得胆小怕事,特别听话,经常自己发呆还神神叨叨。而且这些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不和异性说话,哪怕是自己的爸爸。

家长们联合起来把学校告了。原来那个所谓的国学学校,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女德班,所谓的国学老师们不仅要她们干洗厕所擦地这种脏活,还向她们灌输种种“男为大女为小”的封建愚昧思想,告诉她们女人不能和异性交往,更不能早恋,而且要尊崇父母的意见,否则就会全身溃烂,慢慢得病中毒而死。

孩子们被惊吓被洗脑了,她们对这套封建糟粕理论信以为真。陈燕想起来,有一次,王婷吃东西过敏了,身上起了很多红疙瘩,她吓得拉着陈燕大哭,说自己错了,不应该不听她的话。

女德班被取締,但那根深深扎进王婷心底的毒刺无论怎样也不能清除干净。看着女儿越来越颓败的样子,陈燕后悔不迭。

8月5日早上七点,陈燕做好饭,却发现王婷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他们的小女儿。陈燕吓出了一身冷汗,她急忙叫上丈夫去找人。可是小区里都找遍了,连个人影也没有,突然小区里一个老太太指着高处尖叫道:“那是谁呀?站那么高!”

陈燕抬头一看,就在他们那栋楼的7楼楼顶,赫然站着一个人,那件粉红色的睡衣是王婷的!她怀里好像还抱着什么!陈燕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但她不能倒下,她和王杰赶紧跑上楼顶,确实是王婷抱着王乐站在楼顶的边沿上!

把女儿送进女德班,谁知尽然是送进了魔窟

陈燕的头脑一片空白,心跳得快要破胸而出,无法说出一句话,王杰终归比她冷静,他慢慢地走上前,轻声对王婷说:“王婷,王婷,是我,爸爸,你在看什么,过来告诉爸爸好吗?”王婷转过身,没有移动步伐,她看了一眼怀里的妹妹,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父母,不说话,但是一双眼睛空洞得让陈燕害怕。

楼下,早已有人报了警,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安全措施,消防员趁着王婷出神的时候,一把上前抱住了她。这时候,陈燕腿一软,昏了过去。如果两个孩子真出事,就是家里的灭顶之灾。

事后,无论陈燕和丈夫怎么问王婷,她都一句话不说。夫妻俩带王婷去看心理医生,却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孩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种情况只能靠药物控制,实在不行就只能送到精神病院。

医生的话,让陈燕夫妻俩痛苦不已,如果他们多一些对孩子的陪伴,不要给她太大压力,也不要送她去什么所谓的女德班,女儿又怎会变成如今这样?陈燕不舍得把女儿送到医院,婆婆要带她回老家,陈燕同样不舍得,她要把王婷留在身边亲自照顾。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其幼年时期。做为父母,对孩子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给他们重压,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要适度,在尊重孩子内心意愿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给孩子最温实的爱和陪伴,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生下   女儿   魔窟   楼顶   老家   丈夫   身上   儿子   家长   父母   成绩   老师   情况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