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管虎执导的《八佰》真正打响了影院复工后的第一炮。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八佰》的热映,让坐落在上海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83年前,对外号称“八百人”,实际只有四百余人的一支部队,在四行仓库里,面对数十万汹涌而来的侵华日军,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正是改编了这一段历史。

《八佰》原定去年7月5日上映,6月25日宣布撤档。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不料今年初的疫情,让影片的上映时间一拖再拖。

这其中自然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撤档的流言蜚语。

时隔一年多,《八佰》终于上映。

比起原版的160分钟,公映版本时长为147分钟。

下面我们来看删减的13分钟到底是什么?

欧豪的角色

欧豪饰演的端午是前半段剧情里的主要人物,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先登场的一个。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原版对他的身份背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构建。

在开头对于他的描写用了不短的时间。

公映版则是让他很快地进入到了仓库,准备战斗,没有具体展现他是如何被收编的过程。

护旗的戏份

公映版里有两场重头戏。

第一个是郑恺饰演的陈树生身挂手榴弹跳楼自爆;

第二个是第四天谢晋元(杜淳 饰)下令大家撤退过桥的过程。

其实在原版里,重头戏是第三天的护旗部分。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因为一些大家都懂的原因,公映版里的旗子是没有给特写镜头的。

注意我说的,不是不给镜头,只是不给特写镜头。

很多场景保留了旗子的大远景,或者做虚化处理。

为什么要送旗,这旗子应该怎么送,在原版里都有详细的交代。

另外再说一下,在电影里护旗部分日军出动了战斗机扫射旗子,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因为日本怕误伤租界,所以没有使用重火力的武器。

不过虽然删减了这么多,但这场护旗战役的情感渲染力还是很好地传达给了观众

阮经天的角色

这部电影本来是有阮经天的。

公映版里把这个角色完全删掉了。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阮经天饰演的是一名中国台湾籍的平民。

目睹了日军的残暴之后,在河的对岸用日文大骂日军。

被租界里的群众听见之后,误以为他是日本间die,把他吊死了。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幕群众视角,有个镜头吊着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阮经天。

删减阮经天的角色对整部电影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保留的话,能够增加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群像角色。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也能反映战争之下种种人性极端的问题。

在当前敏感的舆论环境下,删掉有可能引发争议的角色是最保险的做法。

除了阮经天,其他主要角色都没有做太大幅度的删减。

有也只是一两处。

比如李晨饰演的山东兵,原版里有他绑上手榴弹也要往下跳,但是被战友阻止的戏。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公映版里我们只看到了他绑上了手榴弹,并没有后续。

除了删减的内容,《八佰》还有很多细节容易被我们忽略。

以下所提到的细节是我一刷之后记住的,不排除还有我看漏或者错过的细节。

知道的小伙伴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告诉我一声。

1 龙标

网上有人提到去年原版《八佰》的龙标是2019 88号。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们可以看到公映版的龙标是2019 800号。

从这个特供号就能看出,上面对《八佰》这部电影是持肯定态度的。

不然也不会专门给它一个定制号码。

2 唐艺昕的敬礼手势

唐艺昕饰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杨惠敏。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之间开战,杨惠敏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因此她在片中敬的军礼是童子军三指礼。

伸直的三指象征着童子军的三条诺言:

对国家尽忠、对社会尽责、对自己要求健全。

3 为什么要送旗

关于杨惠敏送旗的动机和经过,一直众说纷纭。

目前有两种主流说法。

一种说法说这是杨惠敏的自发个人行为。她看到周围不是挂着英国国旗就是日本国旗,唯独没有中国国旗。

于是夜渡苏州河,把国旗交到谢晋元的手中。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壮士》就采用了这个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谢晋元给八十八师部打电话,请求送一面国旗鼓舞士兵士气。

师部把这一任务交给上海市商会,商会又把任务具体落实到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最后团里派出杨惠敏来执行送旗的任务。

4 关于动物的隐喻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凡是有动物出现,动物都要具有象征意义或者功能性,否则就别出现。

管虎就是擅长用动物做隐喻的导演。

《斗牛》里的牛,《老炮儿》里的鸵鸟,都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

《八佰》开场的第一幕就出现了老鼠,紧接着就是欧豪他们的逃兵。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逃兵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逃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抵抗了日军的第一波进攻后,四行仓库外面出现了乌鸦。

自然界中的乌鸦是吃腐肉的,它的嗅觉很灵敏。

所以它能第一时间发现尸体。这可以进一步渲染四行仓库像个地狱的气氛。

再仔细看四行仓库的外表,就像一座坟墓。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谢晋元也说了,“四行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墓。”

与之相对的,河的另一边的租界里,赌场老板蓉姐却把孔雀当宠物。

孔雀有前程似锦的象征,这对开赌场的人来说可以讨个好兆头。

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孔雀是神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皇”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

再看刘晓庆饰演的蓉姐,中性打扮,刚柔并存,前期高贵典雅,后期主动拿出自家的吗啡支援八百壮士。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最重要的动物象征自然是那匹白马了。

白马象征纯洁和美好,也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更是小湖北幻想中赵云骑着的那匹白马。

前期因为国军节节败退,租界唱戏唱的是《走麦城》。

因为此时的八百壮士和三国时期关羽的处境一样。

以少敌多,毫无突围的可能。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场战力相差悬殊的战斗。

但当抵抗军拼死守护了一天、二天、三天后,租界里的人们心态发生了转变。

由彻底失望开始拥抱希望。

《走麦城》不唱了,改唱《长坂坡》。

在三国时期,赵云在长坂坡里上演了“单骑救主”的戏。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作为常胜将军的赵云,仅用一人一骑,竟然在万军之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

小湖北幻想端午就是赵云,身骑白马,面对曹操百万大军,一人孤身冲下长坂坡。

他希望这场战役可以出现奇迹。

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最后白马从战壕里走出来,寓意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王千源、姜武、张译的角色身上也有各自的动物属性。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属性是狼。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老兵油子,从西北到上海,一路跟随着不同的部队。

早已练就了狼一般的凶狠和冷漠。

唯一能让他牵挂的只有身在家乡的老母亲。

姜武饰演的老铁,属性是狗。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这里的狗隐喻着“苟”。

他原本是东北军一员,沦陷之后一路苟活,靠虚张声势掩盖自私懦弱。

王千源说他是“瓜怂”。

直到目睹欧豪的死亡,才慢慢开始觉悟蜕变。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属性是猫。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和被你忽略的细节,看这一篇就够了

浙江保安团的一个文职,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无论如何他也要活下去。

他的身上最能体现普通人的求生本能。

进仓库后依附王千源和姜武,被欧豪发现他要逃走后让欧豪放他走。

他计算了一辈子,最后发现四行仓库这段经历是他最难计算的一盘棋。

如果电影愿意分配多一点戏份给张译,或许会更好。

END

《八佰》这部电影,从演员到服化道、镜头语言、摄影用光,音乐都十分优质。

但离完美还有不少差距。

或许是管虎太想面面俱到,结果可能会有兼顾不到的地方。

但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无论是原版,还是公映版,它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直没变: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长坂坡   护旗   童子军   租界   旗子   日军   国旗   原版   白马   仓库   象征   细节   镜头   角色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