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美科技根本差异,走出认知误区,方可迎头赶上!

《杨澜访谈录》一期节目里,杨澜采访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

他说,美国制造业不行,很难发展起来,关键是美国的下一代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父辈无法传给子辈。把海外工厂搬回去,关键是没有多少人乐意去干。

曹德旺先生看到了表象。

认识中美科技根本差异,走出认知误区,方可迎头赶上!

曹德旺

郎咸平教授也曾经说过,我国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种类最齐全。

实际,郎教授只是看到了表象。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超市卫生纸等日用产品被抢购一空,而我们的超市货架殷实。其他国家都在我们国家运输医疗物资,口罩、呼吸机等等。

我们似乎更加确定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看到老美被疫情折磨狼狈的样子,缺这缺那的,更有理由相信,美国制造业真的不行了。

这都是表象。

我们真的要清醒起来。

您周末去城市医院的眼科看一看,人头攒动,不断有大量的青少年在父母陪伴下,验光配镜,但是销量最快的是美国生产制造的角膜塑形镜,两个指甲大小的薄片,1万多元人民币。

有人也许说这是个例。

华为被美国芯片卡住脖子,发展严重受阻。三星、台积电、中芯国际都不能给华为提供制造的芯片。

认识中美科技根本差异,走出认知误区,方可迎头赶上!

经济学家

美国没有在韩国和我国台湾生产这些芯片,但是美国核心技术渗透参与其中,您能说它没有参与制造业吗?实际它控制了制造业最核心的技术环节。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飞机发动机、电子系统,计算机与手机操作系统都是美国技术,这都是美国利用核心技术参与全世界的工业制造环节,而且拥有控制权。

我们的某些专家对制造业的认识只看到了数量与规模,实际忽视了技术才是制造业的核心。

苹果手机绝大多数在中国制造,但是控制制造、获取最大利润的是美国苹果总部的技术与设计部门。

中美科技博弈中,我们真的应该清醒: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强国。

还应该改变认识:制造业不能以显性成品数量衡量,而是以制造成品的内涵(就是核心技术)来衡量。

从这一点说,美国真的是制造业超级强国,毋庸置疑。笔者没有为美国唱赞歌,这是事实。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世界上最伟大的成绩,这也是事实。

在制造业的技术内涵与品质上,美国一骑绝尘。

认识中美科技根本差异,走出认知误区,方可迎头赶上!

精尖技术

我们确实工业种类齐全。但是智能机器人硬件、芯片、原创操作系统、通信设备的关键基础材料与工艺,我们都需要依赖美国的技术。

不能看到美国呼吸机、口罩等医疗基本物资,生活日用品需要从我国进口,就觉得他们不行。

这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物资,西方国家都不想太消耗自己资源,乐于利用技术出口赚来的巨额资金购买我们的。

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一批大学,他们基础科学研究与尖端科学研究做得非常扎实,加上多年积累的雄厚的科研基础。他们把研究成果与技术成功地转化为商业产品,然后把最费力气的制造环节放在中国与东南亚等地区。

郎咸平与曹德旺从制造成品来自我国就否定美国制造业,实际只看到了表象。

我们真的需要学习美国,还有东邻居日本,他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做得很扎实,企业与研究部门乐于基础科学研究。

我们国家这块非常欠缺,任正非先生不断大声疾呼,希望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制造业注重技术与品质,而不是数量,是我们发展的必然之路。

真的醒醒了,不要炒作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这些概念了,科技来不得虚的,得老老实实。如果把这些概念挂在嘴上当做时髦,真的会出现重大误判。

国内某些经济学家(笔者不点名,惹不起)以这些概念吸引人们投资,也很不厚道。

中美科技激烈博弈,需要曹德旺、郎咸平和每个人改变认识误区!

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三星   中美   华为   迎头赶上   美国   表象   科学研究   认知   成品   误区   制造业   芯片   环节   差异   物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