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读《儒林外史》,让我们记住了很多人:有中举发疯的范进,有狷狂不羁的杜少卿,有卑劣无耻的严贡生等等。

在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中,有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他就是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公孙看那马二先生,身长八尺,形容甚伟,头带方巾,身穿蓝直裰,脚下粉底皂靴,面皮深黑,不多几根胡子。”

马二先生,原名马静,字纯上。

补廪二十四年,一直在原地打转。


“补廪”,是明、清时期的科考制度。

生员经岁、科两场考试优秀者,可升为廪生,称之为“补廪”。

马二先生在二十四年里,考过六七个第一名。

天意弄人,却仍然是个秀才。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马二先生以选文为业。

他选批文章,极其认真,字斟句酌,常常批到深夜,唯恐出现疏漏。


不同于其他落魄文人。

马二先生更坦荡和诚恳。

既然没办法中举,那就老老实实地批文章。

做一个时文选家,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马二先生不仅专心于自己的举业,他还常常劝导年轻人要以“举业为主”。

苦口婆心、真挚恳切。

在书中,经他劝导的有两位青年。

一位是蘧公孙。


蘧公孙出身名门,又和鲁编修的女儿结了婚。

这样的青年,不缺钱,缺的是名气。

马二先生来找他。

他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个契机:做一个时文选家,也可以出名。

所以,他央求马二先生,让他在所编的书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对于这个占封面的行为,马二先生没有表现出愤慨,反而苦口婆心地劝蘧公孙。

考取功名才是天底下最正经的事。

虽然,马二先生拒绝了蘧公孙。

但是,书中第三十二回,我们可以看到马二先生编的书,还是加上了蘧公孙的名字。


马二先生对蘧公孙最大的帮助不在于占封面。

而是,他及时出手,使蘧公孙免于一场官司。

难能可贵的是,马二先生是在蘧公孙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事后,蘧公孙了解了事情的整个过程,激动地给马二先生拜了四拜。

他对妻子鲁小姐说:

“像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马二先生此番作为,有侠士做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如此真诚待人,可感可敬。


马二先生帮助的第二个青年就是匡超人。

匡超人流落杭州,无钱回家。

马二先生见这个青年处境落魄,但仍然手不释卷。

知道是个好学的青年。

于是,他给了匡超人十两银子和一些旧衣物,资助匡超人回家。


临别前,他再三嘱咐:

“贤弟,你听我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为主。人生在世,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

虽然,他把举业吹得神乎其神,稍显迂腐。

但是,他对一个仅见过两面的青年,表现出最真挚的诚意。


他能不计较出身,不计较贫富。

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甚至,他对骗子都能充满善意。


马二先生在城隍山遇到了骗子洪憨仙。

这个洪憨仙号称可以烧银。其实就是用煤包住银子,用火烧,银子就出来了。

用这个方法,洪憨仙骗了好多银子。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马二先生在洪憨仙突然死了之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胡三公子,幸得胡家时运高,不得上算。又想到:他亏负了我甚么?我到底该感激他。”

最后,马二先生出了钱,葬了洪憨仙。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马二先生的纯朴善良、待人宽厚、做事认真细致,是全书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是,作者在书中,也毫不掩饰地对他进行委婉地批评。


众所周知,吴敬梓一直站在科举制度的对立面。

他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

而他将马二先生塑造成一个科举制度高度痴迷者和追捧者。


马二先生对蘧公孙和匡超人说的话,字字句句都离不开“举业”。

在他的整个生命里,科举成功才是最大的意义。

所以,他对农民出身的匡超人说,最大的尽孝不是侍奉,而是科举成名。

“害病的父亲睡在床上,没有东西吃,果然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分明难过也好过,分明哪里疼也不疼了。”

这已经是将科举读书神化到了包治百病的地步。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他的生活也是以科举为中心,就连游山玩水,心中挂念的仍然是读书举业。

“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

只要是与功名无关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不值得一提。

马二先生的迂腐麻木,由此观之。


也难怪,后来高翰林讽刺马二先生:

“那马纯上讲的举业,只算得些门面话,此中的奥妙,他全然不知。他就做三百年的秀才,考二百个案首,进了大场总是没用的。”

这也反映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尽管你人再好,文章批得再认真,考了再多的案首,科举场上不成功,什么都白搭。


甚至,他曾经帮助过的匡超人,也会在背后批评他:

“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

马二先生选批文章太过于注重文法。而且他这个人做事极其较真、认死理,所以书店给他批文章,他都要批上好几个月。


书店青睐于像匡超人这样高效率的。

所以,在选文这方面,马二先生的认真、忠厚,也被无情地抛弃了。


作为科举考试的失败者,马二先生对科举制度有着深深的执念。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名利的渴求。

“旁边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其实,我们不能责备马二先生的“羡慕”。

马二先生直白的羡慕,跟前文中范进等文人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马二先生醉心科举,却能自食其力;

他渴望名利富贵,却不做作虚伪。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在马二先生的故事里,有一段写得极其有意思——

“马二先生身子又长,戴一顶高方巾,一副乌黑的脸,腆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横着身子乱跑,只管在人窝里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后后跑了一交。”

这段将马二先生的憨厚可爱,刻画得入木三分。

游西湖的人中,女子居多。马二先生是个正人君子,一路都是低着头走,不看这些女子。


马二先生行为颇具古时君子遗风——正统、真实、淳厚。

他能帮助别人,不计回报。

在自己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慷慨解囊资助匡超人,埋葬骗子洪憨仙。

这种侠义行为,在全书文人中实属罕见。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正想蘧公孙说的那样,马二先生当之无愧是“骨肉朋友”。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古道热肠的朋友。

可是,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

像马二先生这样真诚热心的人,却为一些虚伪的“成功人士”所不容。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儒林外史》:最佳男友马二被嘲笑的一生,为天下老实人大哭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儒林外史   公孙   选文   选本   方巾   正人君子   迂腐   批文   科举   老实人   功名   文人   银子   骗子   出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