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康震,诗词大会上即兴赋七绝诗一首,却让自己跌落神坛

古典诗词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程度是不同,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的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的诗歌,都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使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于诗歌的文化因素。这样来看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自然也毋庸争议的。

北师大教授康震,诗词大会上即兴赋七绝诗一首,却让自己跌落神坛

《中国诗词大会》

自第一期节目开始,康震走进了《中国诗词大会》,到2021年为止他已经坐镇了6季节目,已经成为了该节目的灵魂人物,在节目中,他评讲诗词总是旁征博引,把一首首经典诗词讲得风趣生动,每次听他讲解都是一次视听盛宴,康震说,几千年来,中国古诗词早已融入民族文化的血脉,无论和平、战争,朝代更迭,你爱与不爱它,它就在那里,今天乃至未来,它仍将保持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间基础,他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力的重要的源泉和来源。

北师大教授康震,诗词大会上即兴赋七绝诗一首,却让自己跌落神坛

近日,北师大教授康震,诗词大会上即兴赋七绝诗一首,却让自己跌落神坛,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这首诗的内容如下: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可问题就在“七绝”这两个字上,康震的这一首七绝的平仄安排按照现代读音,使得这诗的平仄都毫无波澜,难以为美,并且像流水线一样的进行了毫无新意的加工,变得缺乏了韵味,因此,康震遭到网友议论,被拉下神坛。

北师大教授康震,诗词大会上即兴赋七绝诗一首,却让自己跌落神坛

通过这件事,引起大家的共鸣与反思,而我更觉得格律是古诗词的经脉,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古诗词以其格律与意向表达简约而含蓄的美,同时,古诗词还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既有感情作用,也有社会作用,能够“抒情达意”。古诗词演读着历史、传播着文明、代表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展现着中华民族深沉的人文情怀,而且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很有特色的部分。诗词能够在人生无味的时刻唤起热情与冲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神坛   诗词   格律   平仄   古诗词   精神生活   传统文化   中国   中华民族   北师大   诗歌   自信   教授   民族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