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7月1日首映的两部献礼电影《1921》和《革命者》其实可以同步观看。

《1921》开头陈独秀与李大钊在狱中相见的画面,正是《革命者》其中一个剧情。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革命者》讲述了李大钊为唤醒民众选择牺牲自己,而《1921》则把觉醒的民众如何自救的过程表达出来。

《1921》更像是一个革命的群像电影,而《革命者》则是通过李大钊把人民的信仰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客观地说,《革命者》无论在故事性还是影片的艺术性上都完全地超过了《1921》,属于难得的佳片。

01

《革命者》采用了非线性的客观叙述方式,以李大钊的回忆和经历分成了五部分进行演绎。

因为影片采用了“李大钊行刑倒计时”的方式来推进剧情,所以中间穿插了大量回忆事件来填补人物的情感。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这种形散神聚的拍摄方式对于观众不太友好,逻辑思路上会略显混乱,对于导演来说又颇具难度,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影片垮掉。

不得不说,《革命者》的拍摄方式大胆而又富有创新!

第一部分:李大钊的行刑。

这一部分是影片感情上的核心。影片以黑白色调入场,用李大钊的墓地引出当年那段全民愤恨的行刑故事。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而第一部分被巧妙地切割成了前后两部分,作为影片的开始和结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中间穿插的剧情无论多么杂乱,最终也会归于一个点。

当影片收尾的时候,中间剧情叠加的感情就会使人物的情感无限放大,最终李大钊悲壮赴死的感觉瞬间被抬升了。

第二部分:李大钊领导起义(对百姓)

《革命者》中穿插了很多个起义活动,每一个其实都是递进的作用。

从一开始童工死于矿井中、到矿工“人不如驴”的罢工事件、中国报童被杀街头、再到学生运动惨遭军阀血腥镇压。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是李大钊自我的一次觉醒与反思。

他认为只要工农团结起来就可以推翻压迫,虽然中间也有成功,但是学生运动中惨遭镇压的事实也让他陷入了反思。

无数的百姓都心怀不公,可是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推翻。腐朽的封建观念下,百姓依旧忍受欺负求个安稳度日。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反抗从来都不应该只是思想上的,也应该自己握住武器去抗争。当李大钊被现实击败后,他选择了迎接死亡来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被捕入狱,本来有机会可以逃出去却选择了留下。

这里面包含了他对于民族的希望,也包含了他对起义中死去的人的愧疚。

第三部分:与蒋介石的仇恨(对敌人)

《革命者》的第三部分,其实在分析为什么李大钊会被杀。

这段故事的背景是“国共合作”,李大钊促成了两党深度合作来推翻腐朽的军阀统治。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蒋介石与李大钊的一次对赌失败而心怀嫉妒,导致无数人求情都不能阻止他杀掉李大钊的决心。

这部分,是以蒋介石的视角来俯瞰李大钊的故事,同时穿插上李大钊严刑拷打的画面做对比,一方面表现出了蒋介石的冷酷无情,又表现出了李大钊的无畏。

虽然李大钊被捕入狱,看似蒋介石赢得了胜利,但是李大钊胜在了精神上的高贵。

第四部分:与陈独秀的信任(对同志)

这一部分是李大钊对于同志间的情谊与信仰的表现。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整部电影中,李大钊与陈独秀的情节算是最为乐观的一部分,两人虽然嘴上不和但是心在一起。

“南陈北李”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即使相隔万里,他们也能用彼此的信念完成最终的使命。

这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和执着的精神。

第五部分:与毛泽东的相识(对下一代)

北大中两人相识后相知,李大钊以老师的名义引领了下一代共产党人的思想和信仰。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他为年轻的毛泽东指引了方向,也在彼此接触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影片结尾,两人爬上景山眺望北京的画面,正是李大钊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

同时也表达了下一代共产党人对于革命成功的必胜信念。

李大钊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会被下一代人铭记并发扬光大。

02

《革命者》在道具方面非常的写实。

李大钊狱中关押的铁门多次给出了特写,这些因为长期潮湿浸泡而沾满锈迹的效果太真实了。

受刑人员脚上的镣铐也全部都是铸铁打造,地上的摩擦声和铁链碰撞的厚重感令人印象深刻。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在外形上虽然不是最像的,但是在人物情感和气氛铺垫上绝对首屈一指。

《1921》中李晨扮演的李大钊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是瘦高硬朗的外形加上一个大胡子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但是张颂文版本的脸型略显圆胖,身材也不挺拔健硕,不过好在他的演技无可挑剔,全程绽放出了激昂的情绪,演技真的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了。

其中多个带有暗喻的镜头,张颂文都演绎得非常出色。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比如,在监狱里抬手伸向阳光的镜头。张颂文受刑之后以一种舒缓的动作来表达对于自由的向往,同时又决绝地选择死亡来展现伟大,那股眼神中略带希望的绝望太出彩了。

而秦昊饰演的陈独秀虽然没有《1921》中陈坤那样的激情与帅气外表,却多了几分使命感和厚重感。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革命者》的时间线一直在跳跃,但导演巧妙地用色调来区分回忆与现实,其中柔和的暖色调基本都是回忆的时间线,而偏于写实的冷色调则是回归到了故事本身。

03

《革命者》的主题是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这其中有李大钊的牺牲,也包含一些小人物的反思。

《革命者》:张颂文版本的李大钊,不是最像的却是最具渲染力的


路边的乞丐从逃避到反抗、无数工人领袖的信任与支持,都成了影片的主旋律。

影片在弘扬李大钊牺牲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共产党人宏大的格局观。

以一个伟人来洞察一个时代的改变与崛起,以一个点来呈现一种精神的绽放与传承,不得不说《革命者》的呈现方式不仅出色,而且格外的亮眼。

我是右石观影,为您分享那些值得收藏的好电影!原创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革命者   共产党人   军阀   狱中   蒋介石   民众   画面   剧情   影片   百姓   版本   精神   人物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