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文丨Mr. Infamous

很多人现在谈论张艺谋,总会在尊敬里藏一些不恭。在诸神陨落的碎片化时代,那未必能被称之为质疑精神,其实只是无所谓、无意义、无价值的惯性轻忽。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对于进入「晚年」阶段的张艺谋,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频频回望,从构成「张艺谋」的整个全部出发,来评估他此刻正在努力延长的局部。


先从新作《悬崖之上》聊起。


1 张艺谋的《悬崖之上》


《悬崖之上》至少是「好看」的,这个结论站得住。


「好看」的第一个原因是题材。谍战,那就意味着时代背景的昏黑,昏黑才有浑水摸鱼的胡混,也才有瞒天过海的刺激,这两派对垒的阵营,也就有明有暗,有笃定,有摇摆,有反水,有皈依,有这人鬼莫辨之下猜谜与突围的趣味性。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张宪臣为首的特工小组对抗高彬所在的特务组织,刀口舔血,以小博大,非常符合强剧情的需求。而张艺谋是那种有了故事,就知道怎么去拨弄的导演,堪称圆熟行货的《悬崖之上》,对味的流畅性与节奏性都是基本标配。


能为这些标配加分的,自是张艺谋最被老生常谈的色彩美学,这是「好看」的第二个原因,也是「好看」的直接效果。场地选取与场景搭建,服化道的时代还原,以及老拍档摄影师赵小丁的精准捕捉,能让张艺谋想要呈现的阴冷色调悉数倒灌进去。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这部电影里的色彩有蚀骨的寒意。老宅,密室,长街,死角,不是暗无天日,就是黯淡无光,纵然是被涂抹出摩登表象的四十年代哈尔滨,都透露出旧时代凋敝的气色,更何况冰天雪地的大片惨白,是可以把现状与人心都给衬出无限萧瑟的。这样的景、色与人,全都处在一个维度上。


有这样天人合一的底色,「好看」的第三个原因得依托实力派演员成全。大部分演员在《悬崖之上》里,都是可以托戏的角儿,有几个人尤其值得一提。秦海璐是「稳中有变」,人在,场面就在,寥寥几场哭戏的发挥各有千秋,特别是洗手间那场,明明痛到了十分,却只敢泄出一半,半边困苦就直接烧到了观众心坎。这种精当的拿捏,并不少见。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于和伟则是「变中见稳」,一个人两幅面孔,人鬼一线的几次切换都要不动声色,这不动声色就把真情实感推到了眼角、鼻翼与嘴边,只有大银幕前的人才有机缘去心领神会。起初同伴在枪口下丧命,他需要借助嫌恶的唾弃来遮掩颤抖的指尖,但终有一天,即便是跟敌方头子拥抱,一切都藏得进愈发幽深的眼神里。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那要归纳张译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圣」。近年屡屡奉送的崩溃神经与残损肉身,几乎令他蒙上了某种受难者的光辉。切切传递出痛感的酷刑戏,早已是他驾轻就熟的表演课,这种献祭肉体的行动,后来因为不死,以及不得好死,延长了革命所带来的讽刺以及牺牲所带来的唏嘘。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剧情、画面与表演的娴熟,定义了《悬崖之上》给予观众的视觉享受。而在思想表达上,它又延续了张艺谋始终兴致盎然的探讨,那就是微观的个体,永远无法真正抗衡宏观的整体。大环境与大道义,注定了这几个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乌特拉」行动的特工,只能把自己托付给使命与无常。


这种无从主宰自己性命,也无法把握所爱之人的状态,从早期展现各种底层宿命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到后期依然被时代扼住咽喉的《金陵十三钗》《归来》《一秒钟》,一直都在。那张宪臣们对于崇高目标与个人幸福的取舍,越是痛,越是挣扎,就越是悲壮,越是有反思的空间。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活着》


这种具有共鸣属性的情感推力,能把张艺谋的电影送得更远。很早之前他就说过,「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拍了那么多兼具艺术性的商业类型片,张艺谋把握得住这种「好看」的标尺。


也别小瞧「好看」,这样一个「基本」诉求,国内很多导演都做不到。但是面对年过七旬依然勤于耕耘的张艺谋,面对被尊称为「国师」的大导演,似乎理所当然地有更高的企图心。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这也是为什么当即时的视觉享受以及感情波动之后回想,那些情节的模糊甚至破绽,就格外难以接受。


往小处说,太追求「变戏法」一样的效果,就会出现许多想当然的懒笔。张宪臣去了书店,如何在众目睽睽下拿走书?不知道。他之前跟小兰在闹哄哄地杀死老周后,如何绕过一队特务,重回原地带走武器?更不知道。


二人在火车上与特务搏斗没人听见也就罢了,小兰下车后开枪,隔壁一队人马毫无反应,这比张宪臣之后明目张胆躲在破网后却躲过一批特务的「惯常」情节,还要夸张。


张宪臣做好了「两个只能活一个」的准备,似乎预示他将要壮烈自杀,却又二度被抓回(并非因敌人太厉害防止了他自杀,而是他自己的行动选择——撞车,目的不明),吐露机密,这起码有点损害人物的塑造,和大部分时间张宪臣的老练果决是冲突的。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被折磨得大小便失禁的张宪臣依然有力气,有谋略,可以开锁(第二次自行松绑脱困,情节处理重复,也把敌人描写得太弱),反杀,变装离场,感动之余总不免反问这种英雄举动,是否已经把故事推向了逼近手撕鬼子的荒谬。


而整部电影无论寻子,还是托孤,再有悲剧味道,也还是会让人生疑,为何不先确保孩子安危,为何背靠信赖的组织而且手拥情报,却任孩子乞讨多年,所以孩子只是情节工具吗?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对比相对稳扎稳打的电视剧《悬崖》,花团锦簇的《悬崖之上》所暴露的,正是张艺谋曾经暴露过的问题,即在对美学的追逐中放弃逻辑自洽的那种随意性。华美精致的外皮没法掀起来给我们看底下。所谓反高潮的结局,更像是一个潦草和不经推敲的举动。


所以我们只能说,张艺谋的这一次出手(或者说,近年的每一次出手),对得起国产电影在当下的状态,但可能还不完全称得上他本人的历史地位。


2 「悬崖之上」的张艺谋


张艺谋时不时体现出的局限性,和张艺谋早年蜚声国际的个人艺术标签,本质上是一体两面。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被尊称(这尊称里面的调侃成分有多大,在每个人口中都不一样)为「国师」的张艺谋,创作生涯能够根据这个头衔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段是「前国师阶段」,从1988年的《红高粱》开始,一直到2000年的《幸福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张艺谋最需要做到也只能做到的,是为自己打拼,要通过一部又一部根植于脚下土地的故事,开采自熟悉生活的经历,去打响自己作为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名号。在这个阶段,偏向苦难的现实题材是对他的滋养,也是让华语片跃升到国际视野上的跳板,华语片发展与张艺谋雄起,找到了交相契合的历史轨迹。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红高粱》


第二段是「国师阶段」,从20世纪伊始的《英雄》,差不多到2016年的《长城》。张艺谋跳出了小制作与小人物的舒适范畴,开始尝试各种大片模式与合拍模式,进行以时代、大国和集体为主的表达。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英雄》 《英雄》

身为第一波产业生力军的第五代资深导演,在以宁浩、徐峥为代表的的新一代市场力量崛起之前,他与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主动,外加部分被动地,承担了一些电影产业振兴和国族表达的使命,深度参与了华语片产业的崛起,以及国家宣传功业的外放,尤其是北京奥运开幕式,延续并最大化他在视觉大片中的成效。


「国师」之名,不虚。只是在电影方面,视觉与内核之间,个人与家国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兼顾不周的问题。《英雄》替他拿下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某奖项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在奖运与口碑沉降的路上越走越远,而出现于「去神化」时代的《长城》,他面临的非议更强烈了,也更普世化了。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十面埋伏》


这十来年当中,张艺谋最受观众认可的作品,大概是《千里走单骑》这一异数,即便是尽力返璞归真的《山楂树之恋》,也无法回归第一阶段那种纯粹而浑厚的质感。但是,在偏后的时段里,《金陵十三钗》《归来》多多少少暗示了那个民俗的、伤痛的、悲悯历史的张艺谋正在逐步归来。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千里走单骑》


终于,或许是从《长城》之后,张艺谋好像终于卸下了「国师」头衔及其对应的使命,除了《跨界冰雪王》《花样中国》这些奥运题材真人秀的项目,他基本上做回了身为「张艺谋」的自己。这一段,正是「后国师阶段」。


票房的野心或责任,美学体系的延续或重构,都放下了。在相对中等投资的电影项目里,他可以不再那么顾虑电影以外的事情,而去做更多个人化的表达,更多能弥补生涯缺憾的新尝试。


如果说自由书写的《影》还带有些许上一阶段的极致美学追求与大片票房担子,那么,《一秒钟》之后的张艺谋,就有了看似妥协但是自在的倾诉。这部电影去掉了带有强迫症属性的精致美感,重回粗糙单调的黄土地,但依然有跟前期作品对话的视觉风格,在这样一个相对简朴的范畴里,再去经营一些旧时伤痕文学的诉求,是他的意趣。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一秒钟》


发生在城市的《悬崖之上》相对华贵,可在少数几个场景里的写意,还是要试图把人与情从资本垒砌的冲击视效背后给勾回来,这大概是他在商业创作中,对个人表达的重新定位,也是对「前国师阶段」重心的重拾。具体说来,就是他所侧重的是小人物,或者说,被宏观事物不断推搡着的渺小个体,而这些人与事,更贴合我们的内心世界。尚未上映的《坚如磐石》《狙击手》等等商业电影,大概仍会保持这种特质。


因此,张艺谋在刚刚开篇的「后国师阶段」,就至少表现出了三大目标。一个是重新回顾、梳理与反思文革历史,《归来》《一秒钟》就是最凄婉的叙述,之后的电视剧《主角》,很大程度上绕不过这一时期。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归来》


二是重塑英雄。对乱局故事深感兴趣的张艺谋是有英雄情结的。早期电影里,巩俐所塑造的一个个坚强硬朗的女性,都是直面偏见、不公与强权的英雄,这在日后《金陵十三钗》等电影里,都能找到这股不平凡的女性力量。至于古装大片时期各式各样的英雄豪客,自是数不胜数。那《悬崖之上》《狙击手》这类抗战题材的故事里,应运而生的民族英雄接上了这一血脉,往后《坚如磐石》主角苏见明这类现代正义的化身,同样是英雄列传里的一员。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秋菊打官司》


三是扩充自己染指的类型队列。《悬崖之上》是他的第一部谍战类型片,《坚如磐石》是现代警匪犯罪片,更惊奇的,是他终于接拍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主角》。当年可是他劝诫章子怡,不要接电视剧,而现在……可能不是他们变了,而是电视剧变了。


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有新的盘算,但是并没有粗暴切断与过去的关联,这些故事当中的战争类别、枪战元素、牺牲精神等等,都能从过去的作品里找到根源。也就是说,在形式上、角色上、精神上,依然能够一脉相承,但是他要从老树上抽出新枝,用这新枝去够更高更远的领空。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悬崖之上》


惜时如金的张艺谋人到「晚年」,明显动作加大,速度加快。


很多导演在老年期间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伍迪·艾伦、雷德利·斯科特、山田洋次等等,他们都能很快速地重复自己,并且在必要时做出不同的思索与表达,作品整体质量都在上游,非常惊人。照着张艺谋目前的效率,大可冲着这样的行列去进击。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伊斯特伍德拍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不过,对于具有匠人精神的张艺谋来说,也许他寻找的,是另一种圆满。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惯用工具性和技术性思维的导演,所以他在早期建立的艺术风格,或者说民族造型美学、乡土民间色彩美学,都是针对具体主题和情境的「解法」,如法炮制了一系列代表作之后,他成为了国际认可的电影风格家,得到了华人导演难及的国际声誉。


但从我个人的美学理解出发,跟能有自成一体的艺术圆满境界的侯孝贤、王家卫,甚至杜琪峰等导演相比,张艺谋在风格上走得还是不够彻底。特别是,早早晋升为他「标志」的美感追求,难以熨帖地服务于不那么同质的电影。


也就是说,当这套风格的运用跳出了特定的电影主题或故事情节,甚至是时代环境,就很容易沦为空洞的摆设,甚至变得喧宾夺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曾被批评为「团体操美学」「油漆匠美学」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枪拍案惊奇》。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满城尽带黄金甲》


因此,他希望至少在晚年,尤其是在同龄同代的中国导演大多放缓了步调的现下,去超越自己,去弥补过往的创作遗憾,尽力达到所谓的圆满。只不过,这个「圆满」只能停留在相对表面的意义上。


如今他尝试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想要展现依旧旺盛而且依旧优异的创作力,想要证明每一样都能拿下,甚至不惜去接一些命题作文,比如《长城》《悬崖之上》,试图把这些偏离自己原本构思的项目扭转成更彻底的「张艺谋作品」。但在艺术上,这很难兼顾,毕竟他发挥得最为出彩的电影,都受限在特定的范围内,尤其是深耕人性困苦与挣扎的故事,于是,这些年的口碑依然难逃参差。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长城》


更重要的是,也就「差一口气」的美学形式感,他似乎也没办法一直贯彻下去。他处在一个犹豫甚至拧巴的状态,没有对美学螺旋式上升的发挥与攻坚,一会儿在琢磨风格,一会儿又特意宣示不再在乎的态度。有时看似在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影》的水墨美学、《悬崖之上》的灰暗美学、《坚如磐石》的霓虹美学(仅从预告片判断),但是这样造成了某种断裂,成了舍质取量的局面。而当他面临批评的时候,可能也会自我怀疑,以为风格美学走到了死胡同,这也造就了美学风格难以柳暗花明的困扰,断掉了作为风格家的漫漫长路。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影》


整体而言,张艺谋晚年的求索可歌可泣值得敬佩,不过因为人很难超越的自身局限性,他解决不了过去三十年从未解决的问题,因此,他走出的一番新天地,但其实是换了一个地方原地打转。


是的,他的种种努力尝试,是很多中国导演身上看不到的、极其珍贵的年轻态。


张艺谋进入了国师2.0版


拍摄《悬崖之上》时他就说,群戏塑造与节奏把控依然是自己的挑战。「我还在学习。」他知道要找准年轻人喜欢的节奏与韵律,而这永远是个需要与时俱进的命题。如今很少有名导能够去这样琢磨,或者愿意把这种考量坦白出来。


巴不得从不休息的张艺谋没有一天放弃创作,背离思考,他始终把自己架在悬崖上,把自己活出了英雄的模样。我惋惜他艺术上的局限,但也因此更敬佩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大人物。


「晚年」活回自我的这个张艺谋,我比十年前更愿意叫他一声「国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国师   金陵   坚如磐石   长城   特务   晚年   美学   悬崖   导演   好看   风格   阶段   英雄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