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作者:二次元猫小姐

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阮玲玉 1910-1935)


阮玲玉:中国默片时期的天才演员,曾经代表着一个时代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她的生命在25岁时戛然而止,青春正好,事业正酣。

她的死,带给当时的电影圈一记重创,让她的影迷们心痛不已,死因却一直扑朔迷离。多年以后,蒙尘的真相渐渐被世人知晓时,时间的齿轮已经运转到了另一个时代。

提起阮玲玉,就不得不提她一生中的三个男人。

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纨绔子弟:张达民

阮玲玉幼年丧父,7岁时便随母亲入张家帮佣。东家张老爷是崇德女校的校董,阮玲玉在东家的帮助下得以进崇德女校学习。

崇德女校是所洋学堂,来就读的学生都出身富贵人家,卑微出身的阮玲常常遭受同学的嘲讽,基本上没有朋友。孤独的童年经历造就了她忧郁悲观的性格,为她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16岁那年,阮玲玉读初一。联华公司所出的小传形容她此时是“亭亭长成,琼葩吐艳,朗朗照人,虽荆布不饰而韵致嫣然”。

东家四公子张达民,此时正从一个无名大学里混了一张文凭回来,赋闲在家。偶然遇到阮玲玉以后,心动得夜不能寐。

为了追求阮玲玉,张达民主动接近阮母。阮母有着穷怕了的女人惯有的世故,尽管四少爷游手好闲,但他显赫的家世也让她觉得能攀上这户人家是女儿三生有幸,便有心撮合。

有着阮母帮忙,张达民的追求得心应手。当阮玲玉看到张达民滔滔不绝地讲西方舞蹈家,并从包里掏出一本自己期待已久的《邓肯自传》时,激动得无以言表,就好像在世界上找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懂得”,是爱情里女人的软肋。多少女人就为了一个“懂得”,变得奋不顾身,宁愿飞蛾扑火。

张达民与仆人女儿相恋的事情让张母大为光火,开除了阮母。张达民索性租了一处房子,把阮家母女安顿下来。阮玲玉也就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退学,与张达民同居。

可是,张达民从不开口提结婚,阮玲玉眼巴巴地盼了许久,终于厚着脸皮去问,却被张达民劝解说思想要开放一点。原以为触手可及的归宿,变得遥不可期。

张母因不看好二人的恋情断了张达民的经济供给,三个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在张达民大哥的引荐下,阮玲玉参演了明星公司的电影《挂名的夫妻》。这部电影开启了她的银幕人生,也让她窘迫的生活有了些改善。拿到片酬的当晚,张达民就伸手要了钱。

富贵少爷和仆人女儿的经济地位一夜之间反转,阮玲玉成了张达民的摇钱树。

不久,张达民的父母相继病逝,兄弟们分了遗产经商从业,稳固着各自的营生,而身无长物的张达民却被时代抛弃了,他唯一的特长,就是赌博。

张达民的赌瘾很大,家产被挥霍一空之后,他强势找阮玲玉拿钱,输光了就回来认错。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阮玲玉吞下了大把的安眠药。

这是阮玲玉第一次自杀。她原以为碰上张达民,苦日子算是熬到尽头了。没想到,这仅仅是另一场浩劫的序幕。生活上的苦顶多是忍饥挨饿,让人疲惫消沉,感情上的苦却啃心噬骨,让人万念俱灰。

半夜起床的阮母发现了不对劲,及时把女儿送去就近的医院洗胃,阮玲玉才幸免于难。

此时1928年,阮玲玉18岁。

自杀未遂后,命运把她推向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

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薄情富商:唐季珊

1930年,阮玲玉加盟了联华公司,参演了《故都春梦》《野草闲花》《一剪梅》等一系列反响热烈的电影,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此时的阮玲玉与胡蝶并驾齐驱,风头无人能敌。而张达民已到福建务工,好久不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了。

联华公司的股东唐季珊茶商出身,家境殷实,风度翩翩。自从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阮玲玉以后就频频示好。

唐季珊已近不惑之年,猎艳无数,取悦女人是轻车熟路。阮玲玉爱跳舞,唐季珊就投其所好,带她去遍了所有奢华的舞场。在小报记者大肆捕风捉影地报道绯闻时,唐季珊趁势而行,加大了对阮玲玉的追求攻势。

唐季珊在广东老家有老婆,岳父家资本雄厚,让唐季珊在生意场上有不少倚仗,这段婚姻自然也稳固得出奇。天性风流的唐季珊不敢离婚,却喜欢拈花惹草,影星张织云便是其中的受害人之一。

张织云在唐季珊追求阮玲玉的时候受到了抛弃。她曾跟阮玲玉写过一封信说:你看到今天的我,就能看到明天的你,唐季珊不是好男人,你要三思。

而此时的阮玲玉早已被唐季珊猛烈的追求冲昏了头脑,完全辨不出这封信是出自于嫉妒还是出于悔悟。恋爱中的女人,会主动忽略所有对爱情不利的因素,智商都不足以保护自己。

唐季珊为阮玲玉购置了一幢小洋楼,作为唐季珊和阮家母女的“家”。后人评价说这幢楼是阮玲玉的“坟墓”。

唐季珊对阮玲玉有着很强的控制欲。阮玲玉不像张织云那样攀上高枝就安心享乐,她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电影,她对拍戏有着深入骨髓的热情。她常常拍戏到半夜才回家,违反了唐季珊定下的“早归”的家规。

唐季珊数次把阮玲玉锁在门外,并令阮母不许开门。最严重的一次,阮玲玉在大冬天被关在门外数小时,冻得瑟瑟发抖,连哭声都变得断断续续。邻居梁赛珍姐妹在舞场工作,凌晨收工回家时,见到冻得直哆嗦的阮玲玉,才把她接进自己家避寒。

唐季珊一到晚上就风风火火地出门。起初还带着阮玲玉,到后来就索性独来独往。阮玲玉一直想问他的去处,却不知道如何开口。直到她尾随唐季珊到了一家舞场,看到了唐季珊搂抱着她最熟悉的舞女兼邻居:梁赛珍。

今天的我,就是以后的你。张织云的话,是真心的。

此时,阮玲玉还饱受张达民的纠缠。张达民自得到阮玲玉有了新恋情的消息后,追回了上海,一直阴魂不散地缠着阮玲玉。

丢了工作的张达民欠了一屁股高利贷,阮玲玉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为了讹诈更多的钱财,他无所不用极其。他不定期地堵在阮玲玉家门口,软磨硬泡地要钱,还时不时威胁阮玲玉“要把16岁就跟人同居的事透露出去”。

一边是同居六年却始终没给她一个正式名分的无赖,一边是山盟海誓却瞬间移情别恋的薄情郎,阮玲玉想在人世寻找一点温情,却一直求索不得。

心灰意冷的阮玲玉只有在片场才能找到安慰。

1934年,阮玲玉在片场认识了与她惺惺相惜的蔡楚生。


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张曼玉饰演阮玲玉剧照)


(张曼玉饰演阮玲玉剧照)

最后的稻草:蔡楚生

蔡楚生与阮玲玉的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一次合作,是电影《新女性》的拍摄。

在拍摄现场,阮玲玉全情投入,让蔡楚生心生敬佩。

有一场从二楼扶梯上摔下来的戏,因为阮玲玉身体纤弱且胃病突发,蔡楚生原想用替身,但阮玲玉坚持亲自上阵,丝毫不怜惜自己的身体。那场戏拍下来,阮玲玉膝盖受伤,工作人员清理伤口时,蔡楚生在一旁边心疼地凝望。

《新女性》有一场女主自杀濒死求生的戏,让阮玲玉入戏很深,情绪低落。蔡楚生清退了工作人员,默默陪着阮玲玉,等待她心情平复。阮玲玉感叹:"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一个新女性,可以摆脱自己命运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脆弱了,我没有她刚强"。这句话一语成谶,成了生活中阮玲玉的最终命运。

《新女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蔡楚生熟练的导演技巧和阮玲玉出神入化的表演水平,搭配得天衣无缝。二人是同乡,有着相似的背景,在拍戏方面又颇有默契,感情很快升温。他们在化妆间聊天唱歌,谈笑风生,彼此相见恨晚。

那可能是阮玲玉最后的快乐时光。

蔡楚生温和敦厚,但现实所迫,他们无法发展。阮玲玉当时因为张达民的纠缠顶着风流虚荣的名声,而且她的生活和事业早已和唐季珊紧紧捆绑。蔡楚生本人有家室,责任感让他无法冲破藩篱。二人情愫互生,却都没有勇气逾越雷池。

这段感情谁也没有公开,直到1984年,蔡楚生导演离世,电影界前辈柯灵先生才公开披露了这段历史:在《新女性》制作过程中,这两位彼此倾心的艺术家,各自痛苦的扼杀了自己的热情。

阮玲玉力曾试图改变过自己的命运,但是,最后的这根稻草没能救上她的命。

蔡楚生拯救不了阮玲玉,他只能助力她事业上的最后辉煌。

阮玲玉: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女人,究竟怕什么

阮玲玉之死

《新女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火爆异常。

此刻的张达民见状,又纠缠了上来,他再次敲开了阮玲玉的家门,提出了无耻的要求:搬家时阮玲玉拿走的家当和衣物,他要求折合成四千块算作赔偿。

阮玲玉虽然一直是掏自己的腰包补贴张达民,但在唐季珊面前从不隐瞒,四千块不是笔小数目,自然也会找唐季珊商量。唐季珊知道后,严厉阻止阮玲玉给钱。

1935年,张达民以“窃取财物,侵占衣饰,共值三千余元”为由给唐季珊发了律师函。唐季珊则派律师递出一纸诉状,状告张达民“虚构事实,妨害名誉”。张达民顺势以妨害家庭罪和通奸罪告唐季珊与阮玲玉二人。一连串的诉讼案闹得满城风雨。

1935年3月7日,离阮玲玉以通奸罪站上法庭被告席还有2天。联华电影公司办了一场聚会,席间阮玲玉谈笑风生,并无任何异常表现。临近席终,阮玲玉起身与在座的各位一一告别,大家以为这是她饮酒有些过量所致,均不以为意。

当晚,阮玲玉服下了过量安眠药。

阮母慌乱中失了主意,任由唐季珊安排。唐季珊辗转了四家医院,最后得以施救时已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3月8日,阮玲玉香消玉殒,告别了人世。

消息传出,上海十余万市民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

阮玲玉死后:唐季珊向媒体公布了一封遗书,即众人熟知的“人言可畏”。一时间阮玲玉的死因激起了民众的激愤,连鲁迅先生也曾写过《论人言可畏》来斥责媒体舆论的不负责任。

66年后,新民晚报却披露了另人惊愕的真相。电视人沈寂在编写阮玲玉电视资料片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份阮玲玉逝世一个半月后出版的《思明商学报》,上面刊登了两封阮玲玉的遗书。一封写给张达民,对他的无耻行为进行了谴责;另一封写给唐季珊,控诉他是"玩弄女性的恶魔",她写道: 没有你迷恋XX(梁赛珍),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

《思明商学报》在发表阮玲玉遗书的同时,也声明遗书是梁赛珍姐妹提供的。梁氏姐妹在唐季珊的怂恿下模仿阮玲玉的字迹伪造了“人言可畏”的“遗书”,而梁赛珍最终在与唐季珊翻脸时决定向世人公布这一真相。但当时这份报纸发行量太小,很快就被淹没了。

所谓的“人言可畏”,不过是唐季珊想把阮玲玉致死的责任推给社会。据阮玲玉的司机回忆:那天夜里,唐季珊和阮玲玉回家时,两人的确是在汽车上发生过剧烈的争吵。

也许是阮玲玉的死唤醒了唐季珊的良知,也许是唐季珊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唐季珊后来赡养阮母直至阮母病逝。阮玲玉的养女唐珍丽也一直被他抚养到中学毕业。

性情柔顺的阮玲玉一直都在寻找爱情,她渴望被人呵护,却一生颠沛流离。她遇到的三个男人,每一个都是突如其来的希望,却都以幻想破灭的方式收场。面对漫天的流言,她无处可躲;在冷如冰霜的名流圈,她无枝可依。

她期待过张达民的浪子回头,她企盼过唐季珊的忠诚厚爱,她幻想过蔡楚生的温柔相待。她经济独立,内心却不坚强。她拿着丰厚的片酬,足够她一生衣食无忧,可是内心深处的孑然无依却让她心生绝望,永远看不到明天。

最怕真心错付,最怕灵魂孤独

世上女人都如是,任谁风光无限都在劫难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联华   家母   富贵   舞场   人言可畏   女校   崇德   遗书   东家   女儿   命运   事业   女性   女人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