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高晓松说徐静蕾是大飒蜜,就是指那种长得好看,气质颇佳,仗义跋扈。总之,挺特别的。这可能是她身上有股吸引力的源泉。

看李静、窦文涛、陈鲁豫对她的采访,能够发现她身上有一种难得的笃定感。换句话说,是那种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的分寸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这种笃定让她能处理好之后的很多段感情。

一般女孩都特容易摇晃,想爱又怕爱,想要自由又恐惧孤单,想提升自我又不够踏实认真,总之,在摇晃中走过了大半青春,却并不多少收获。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成长本身要付出代价,就像去年热播的《东京女子图鉴》里的绫,想要获得比秋田更好的生活,就被欲望驱使跑去东京。在这个过程中,她付出青春、美貌、身体,甚至灵魂,得到财富、地位、高级的享受等等。这可能是最物化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经历是,受挫得教训,时间给经验,有另一种等价交换方式。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我觉得徐静蕾身上的笃定和自信也是从受挫和不断经历得来的。

首先,反复确认自我。徐静蕾挺逗的,她确认自我的方式有点怪异,可以表达为"小时候被管太严,能叛逆一下子叛逆到现在"。

徐父很严格,从小就要求徐静蕾练毛笔字,还规定了她练字、读书、写日记的时间。这给她的"才女"标签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她拧巴得难受,却不能反抗,倒是后来在拍《我和爸爸》的时候表达了这种逆反心理。她想要成为自己,而不是父亲期待的样子。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过程,需要反复确认自己到底是谁。

其次,不怕尝试。这当然不仅限于感情上,生活当中,也是如此。"美术学了三四年,书法学了十几年,没考上。表演系,什么都不会,就考上了。人的命运实际上挺随机的,当然跟你做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有关系。我有一个体会——不怕尝试。我如果没去试,就不可能做演员,今天也不可能做导演。我的人生路就是另外一条了。"

另外,徐静蕾要是个受了挫就躲起来的人,可能就没有跟王朔、黄觉、张亚东等人的恋情了。

第三,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多人说徐静蕾炒才女头衔,其实,她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有才华。她说:"我知道人家外面说我是才女,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自己所谓的"才华"到什么程度。我的天赋也许只有30%,努力有60%,剩下的是运气。确实,你做的事情越多,越发现自己不懂的特别多。"

她用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没跟她一起工作过的人,可能体会不到那种辛苦,能随随便便就说出"女明星当导演了"、"徐静蕾又拍了一个商业片"这样的话。但其实她做事认真,并非凭运气走到了今天。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当然,她的职业生涯的确出色,1998年凭一部《将爱情进行到底》红透大半个中国,后跟章子怡、周迅、赵薇齐名,跻身"四大花旦",后来27岁转型,拍了《我和爸爸》,获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目前,已经拍了7部电影。

说实话,爱是强烈的吸引。但吸引是有前提的,美貌、才华、气质、财富、阅历等等,都可以成为吸引对方的某个点,可,什么都没有的话,就算得了对方青眼,也不一定有勇气接得住这份感情。

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

但徐静蕾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于,跟历任男友或绯闻男友的关系,不但分手后不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还能在她需要的时候为其保驾护航。

之前有个像段子的梗,徐静蕾拍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网友表示:"现任千里监工参演,一个前任跨刀创作剧本,另一个前任当宣传员发微博支持。能和这么多前任成为分手后的好朋友,徐静蕾才是人生赢家。"

因此徐静蕾也被网友戏称:"极品中国好前任。"

她跟王朔的事,天涯帖子都没少提。有人说两人恋爱时,男方抛弃妻女,渣到骨子里;也有人说分手后两人成了特别的朋友,徐静蕾为他买房,王朔则对媒体说:"我死后钱全归她。"

徐静蕾曾坦言:"从情感上讲我不需要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我不需要别人给我安全感,我挺有安全感的,我不觉得一定要有个什么形式,那我为什么要结婚?有什么理由结婚?难道为了证明特别相爱就结个婚?但我生活挺圆满的。谁规定人生角色一定要有婚姻才圆满?"

可以说,这时候的徐静蕾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也有足够应对生活的自信。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但最开始的时候,徐静蕾在处理情感关系上并没有这么成熟。

她说:"二十几岁的时候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又黑又干巴瘦,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干吗。或者以为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发现一点儿不想要。现在好歹是个喜兴、明白的黑胖子,平静的时候比高兴的时候多,高兴的时候比拧巴的时候多。"

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她也很想结婚,有占有欲,也有不安全感,认为结婚是把两个人绑在一起。

2003年,她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跟黄觉陷入恋情。几年之间,有各种新闻爆出,两个人逛宜家;北京奥运会期间,共赴美国享受二人世界。但两人依旧以分手作结。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并不对应跟黄觉的这段恋情,此前的徐静蕾并不成熟。她在接受采访时也讲过,自己会反省,克制一些负面情绪,避免传递不好的信息。

一个人对对方越放心,越不会有"坏的"滋长。"我曾经有过,你不接,我就给你打100个电话的经历。"那种紧张感可能会让对方觉得强势,很容易激起更大的矛盾。

可当时的徐静蕾并没有这种意识。

后来,徐静蕾在《锵锵三人行》里说过,她的所有分手都经过深思熟虑。两个人分开了就不可能再复合。但经历了必要的隔离期,两个人都冷却后,还是能做朋友,而且这种关系有时比恋人、夫妻更适合更好。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有过多段情感经历的老徐,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1.失恋之后就会知道,可能这一次没有遇到对的人。如果对方是合适的人,那在一起后会越变越好。如果不是,哪怕本来脾气不暴躁、不爱吵架的人,也会因为这段关系把坏的东西激发出来,两个人相处起来是鸡飞蛋打的状态。

2.用最真实的状态面对对方。一个人不要假装,尤其在一段长期交往的关系里。"做几天就穿帮了,导致以后的关系很不舒服。情侣之间如果有人说,你变了,那是因为你开始就没有做自己,所以很容易就变了。他以为你是他喜欢的样子,然后未必是真的。"另外,相爱的人会有做改变的可能,但那种是相互磨合和适应,而不是假装。两者有本质区别。

3.彼此体谅,没有人应该为谁做某件事。谈恋爱本来就是平等关系,"应该"、"我以为"、"你必须"这种词都不是事先为谁准备的。可能相处起来,"谁为谁好都是一件礼物"。一般我们收了礼物,是要回礼的,最次也要感谢对方啊。

4.相互尊重,根本上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独立。徐静蕾谈黄立行,会特别容易提出对方的优点,比如"他很从容,从不纠结,有明显的是非标准——这是太好的品质啦!"两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肯定会有看法上的分歧,但保持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就不会有不留余地的争吵。

在《星月私房话》里她也说过:"千万不要想着改变别人,你要真的不喜欢那个人的那个样子,那你就换一个人或者自己待着。另外一个是欣赏,把他的缺点当优点看,比如他有点慢,或许这是一个缺点,那我会反过来想慢点不好吗。"

5.不要把感情当作全部。时间让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她有喜欢的事,就去做喜欢的事,并不是黏在对方身上。

写博客,开公司,创杂志,做导演;演戏、摄影、做手工包、练毛笔字、画画,这些她都在做,也都做出了一些成绩。

所以,每一段感情都给了她足够的成长空间,王朔的帮助也好,黄觉的回护也罢,终归是因为她担得起。

而目前,在跟黄立行长达7年的"不吵架恋情",更是令很多人惊奇。时不时还在微博秀一把恩爱"每一天都更好,这可怎么办?有你在我身旁、还留什么浪"!

徐静蕾:找到自己,更容易在每段感情里获得幸福和爱

我觉得徐静蕾在二十几岁到四十三岁之间,有了比普通人多很多的沉淀。现在她有很多独立且值得琢磨的观点,比如, "前任教给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根本不管男性怎么看,就是做我自己。"

"我也不是不婚主义者,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愿意干嘛就干嘛。你觉得幸福,你结婚,我祝福,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不结婚也很幸福,你却不祝福我,还一直追问我为什么不结婚?"

是啊,为什么就一定要按照别人既定的想法来活着呢?女性也需要独立思考,要有所进步。一个人不要依靠感情或婚姻给自己安全感。

内在的力量源泉能够找到的话,会比从别人身上吸收要可靠得多。毕竟,真正的爱不能攫取。它是我们自己有,拿得出,给得起。

只有这样,结婚也好,恋爱也罢,才会有足够的底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金鸡奖   秋田   感情   毛笔字   东京   笃定   前任   才女   恋情   安全感   自信   导演   样子   身上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