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文/汤小小

01

最近又从头开始刷《知否》,这部剧对于我来说,很有治愈作用。焦虑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随便看几集,心就会静下来。

昨天又刷到孔嬷嬷教训三个姑娘的情节,这次看,跟之前相比,又有了不同的理解。

之前把关注点放在孔嬷嬷和三个姑娘身上,这次把关注点放在了祖母身上。

祖母请孔嬷嬷,其实早有准备。早在华兰被婆家看不起时,祖母已经意识到,插花焚香这些事情,虽然没什么用,但富贵人家就是看重这些,如果不会,会被别人看轻取笑。

华兰缺的这一课,她当然要给其他几个姑娘补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长柏说,祖母一心为盛家,她是真的为盛家考虑周到了。

正好明兰和如兰因为私闯前厅被责罚,祖母趁这个机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为了让林小娘和墨兰急上一急,故意只让明兰和如兰参加。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倒不是借机刁难,后来孔嬷嬷走后,三个姑娘要重新回学堂上课,祖母拖着不松口,理由是:让林栖阁的急一急,知道读书机会得来不易,才会更珍惜,免得作妖。

反推一下,祖母故意落下墨兰,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希望墨兰珍惜这个机会,同时知道机会得来不易,别天天作妖。

可惜啊,有些人无论你怎么用心良苦,完全没用的。

这其实也是祖母不自己亲自教,而偏偏要请孔嬷嬷的原因。

以前我看得不够仔细,以为孔嬷嬷在这方面很厉害,所以才特意请她。这次看才发现,其实不尽然。

孔嬷嬷是厉害,但祖母也不差。孔嬷嬷自己都不理解,闲聊天的时候说:这些事情老姐姐你什么不会呀,比我做得好,你是抬举我才让我来。

可见,祖母这些本事不在孔嬷嬷之下。

自己教多好,不用担心几个孩子不听话,也不用承孔嬷嬷的人情,更不用花钱,可为什么祖母偏要自己教呢?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02

看到孔嬷嬷罚三个姑娘时,府里每个人的表现,我忽然就明白了。

盛纮是害怕丢脸,孔嬷嬷说什么他听什么,想反驳也不好意思。而且孔嬷嬷说的话,他真的听进去了,觉得人家是为了盛家好,能请到这样的老师是盛家的福气呀。

大娘子很开心,孔嬷嬷终于给自己出了口气,虽然说如兰挨了顿打,但人家这是为了自家女儿好,除了心疼孩子,也不能有别的心思。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林小娘被孔嬷嬷毫不留情地驳了面子,受了好一番羞辱,但是人家是请来的老师,墨兰也是好不容易才塞进去的,还是孔嬷嬷松口才办成的,自己就算心里有一千一万个不爽,也不能说什么。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所以三个姑娘被罚以后,谁都没有怨恨孔嬷嬷,孔嬷嬷教的道理,还让盛纮和大娘子挂在嘴边,盛纮都学会主动去关心明兰了。

而明兰呢,因为这顿打,也学到了很多,分析了孔嬷嬷的做事方式,觉得孔嬷嬷真厉害。

还有一个细节,孔嬷嬷走后,盛纮专门跑到老太太房间,感谢母亲请了孔嬷嬷这么厉害的老师,孩子们现在都娴静多了。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有没有发现,这一通操作下来,没有人怨恨祖母,孔嬷嬷教的规矩说的话,全家人也都听进去了。而且盛纮和大娘子都在心里感谢祖母,感谢祖母请了这么好的老师,还是祖母牛啊,能请来宫里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祖母亲自下场教会怎么样?

首先,除了明兰,其他两个姑娘恐怕会对祖母有怨言,这个觉得祖母偏袒墨兰,那个又觉得祖母偏袒明兰。

两个姑娘有意见,回家跟自己亲妈一说,大娘子和林小娘也对婆婆有意见了,觉得婆婆就是不喜欢自己。

盛纮也不会领情,可能觉得母亲就是夹带私货,就是看不惯自己宠林小娘,故意整些妖蛾子为难墨儿。

像孔嬷嬷罚三个姑娘那样的场景,那就更热闹了。

三个大人不可能那么听话地坐着听祖母说道理,可能一听说要打孩子,马上开始嘀咕个不停。

盛纮也不会感激母亲,只会觉得母亲小题大做。

这在之前的剧情里已经有铺垫了。比如明兰母亲卫小娘去世时,祖母说林小娘管家不行,盛纮冷嘲热讽地说:是,这个家终究只能是母亲当家。

如兰和明兰被罚跪祠堂时,根本就没老太太什么事儿,大娘子却怨怪老太太心狠,居然忍心看着几个姑娘被罚这么狠,到底不是亲生祖母,不心疼孙女。

林小娘更不用说了,在她嘴里,包括在墨兰嘴里,祖母都是处处看她们不顺眼的老妖婆。

同样的话,孔嬷嬷说,和祖母说,差别可太大了。

祖母真的太懂人性了,所以宁愿请跟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孔嬷嬷,也不自己上阵教几个姑娘。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她自己教会惹一身骚还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孔嬷嬷教则目的可以达到,自己还在家里更受尊重了。

想不到古代的婆婆也挺难当的。

03

祖母做的这件事,在生活中其实也挺常见的。

比如说,不管你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但老师说一句他就听进去并且执行了。老板说什么员工都觉得在洗脑,但其他人说同样的话,他就能听进去,并且觉得很受益。

越是亲近越是有利益关系的人,说出来的话越容易被质疑。

《知否》:明明祖母可以自己教孙女,为什么还要从宫里请孔嬷嬷

怎么办呢?

无解,人性如此,能怎么办。

只能给两点建议。

一是尽量少教育身边的人,他们不但听不进去,还容易反弹。可以找权威人教育。比如孩子交给老师,别试图自己亲自教,孩子再长大了,很多事情让他们自己去闯吧,跌了跟头就懂了。祖母教育明兰时,也很少直接说教,而是让她经历事情,当她有疑惑时,点拨一二。

二是关系尽量纯粹一点。老师就是老师,朋友就是朋友,合作伙伴就是合作伙伴,不要混为一谈。如果你跟一个人既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你说的话就会大打折扣,最后还可能反目成仇。如果只是纯粹的合作伙伴,可能效果会更好。

这世上最难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心未必能办好事,还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办。

把握不好也没关系,少说话少管别人就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嬷嬷   祖母   关注点   孙女   娘子   老太太   婆婆   合作伙伴   姑娘   事情   母亲   老师   关系   孩子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