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最近,李阳又有了动静。


有网友闲来无事翻阅了他的微博,发现李阳竟然还在招生。


原来,在那家暴事件之后,李阳转战南北,想借助他人东山再起,结果没人买账。


最后,他搞起了国际夏令营,最近在为北京夏令营招生。


让人不得不感叹,李老师果然是为英语教育拼全力,洒热血。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而英语界的另外一个人,明明势头正旺,却想着退休。


这个人就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2020年3月25日,老俞通过直播,表示对做企业没有太大兴趣,已经在考虑退休,想用剩下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


同是江苏人,又曾都是英语界的两大巨头,两人仅相差7岁,然而命运却截然不同。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普通家庭,这对俞家来说,可是天降喜事。


早在7年前,俞家有过一个男孩,可在他4岁得了肺炎,整宿发高烧,外婆觉得小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到医院里,很不吉利,于是用偏方子给孩子服下。


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送到医院抢救时,孩子已经在路上断了气。


这件事给母亲李八妹打击很大,她觉得是自己没看好孩子,因而她总想再拼一个男孩,弥补长子短命的遗憾。


老天也没让李八妹失望,生了个女孩后,俞家又来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俞敏洪。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俞敏洪从出生开始,就集聚全家宠爱于一身。


刚出生的俞敏洪体弱多病,只要换季他必感冒,李八妹常常杀鸡熬鸡汤,给俞敏洪补补身子。


最严重的一次,俞敏洪同时患哮喘病和肝炎,李八妹常常背着他,三天两头地到医院里打针输液。


为了照顾俞敏洪,李八妹甚至让女儿推迟上学,在家照顾弟弟,一直到俞敏洪4岁,可以自由活动了,女儿才上学,那时她已经9岁。


后来俞敏洪的姐姐成为了一名医生,也是为了方便给俞敏洪打针。


虽然李八妹对俞敏洪万般宠爱,但在教育方面李八妹丝毫不手软。


俞敏洪从4岁开始,就要跟着李八妹一起下地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样样都没少。


要想知道俞敏洪有没有偷懒,李八妹闻一闻他身上的猪粪味重不重,她心里就有数了。


平时放学回家,俞敏洪需要背着小篮子到地里割草,喂猪,放羊,这些做完后,他要回家做饭、洗衣服。


如果俞敏洪犯错了,李八妹眼睛眨也不眨,对着俞敏洪一顿打骂。


在俞敏洪8岁时,李八妹“斥巨资”(3块钱)给他买了一双凉鞋。


那时的小孩,几乎都是赤脚玩耍,俞敏洪能有一双鞋穿,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有了新鞋,那还不得得瑟一番?俞敏洪穿上凉鞋,屁颠屁颠地跑去河边,跟小伙伴玩。


在河边游泳时,俞敏洪把凉鞋脱掉,放在一边,游泳好了后,俞敏洪直接赤脚回家了,他忘记了自己还有一双凉鞋。


结果,等到他想起来,折返回去找时,鞋子早没影了,李八妹气得不行,拿起做农活的竹竿把俞敏洪打了一顿。


不知道是李八妹力气太大,还是俞敏洪皮糙肉厚,竹竿被打断了。


正当李八妹四处寻找另一根竹竿,接着打时,村里人把鞋子捡回来还给俞敏洪,李八妹反倒觉得自己做错了。


晚上,俞敏洪屁股疼得只能站着吃饭,李八妹杀了一只鸡,算是向俞敏洪赔礼道歉,“鸡死得都没有我冤”。


与母亲相反,父亲对俞敏洪则特别宽容,一般人家掌权的是父亲,而俞家相反,李八妹是当家的。


老俞嗜酒如命,每次喝酒回来,李八妹必跟他大吵一架,为了家庭合睦,老俞想了一个办法:带着俞敏洪一起喝酒,等到李八妹怪罪起来,就把责任推到俞敏洪身上,自己完美脱身。


但事实证明,无论如何,老俞也免不了一顿毒打。


那一次,老俞酒瘾又犯了,他照常带着小俞到县城喝两杯,吃两口小肉垫垫肚子。


结果酒下肚,老俞没醉,小俞醉了,趁老俞不注意,小俞健步如飞,三步并作一步,爬上了路边的大树,结果没站稳,小俞摔了下来,掉进了小河里,喝了几口河水,小命差点不保。


李八妹知道后,打了老俞一顿,向恶势力低头,老俞和小俞这对酒肉朋友,就此解散。


尽管李八妹太严格,老俞不太靠谱,但他们对俞敏洪影响很大,可以说是俞敏洪人生的底色。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俞敏洪在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中回忆道: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拔、绝不放弃的精神。我父母成就了我的个性,我的个性融入父母的优点。”


就这样,俞敏洪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虽然家境不太好,但几乎要什么有什么。


而李阳就没那么幸运了。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在俞敏洪跟着老俞到处喝醉快活,被李八妹追着打时,同在江苏的李阳仰着头看着窗外,在等着父母回家。


但打从他记事起,他就对父母没什么感情,父母对他来说,就如陌生人一般。


1969年,李阳出生后,父母就把他寄放在外公外婆家,两人支援新疆建设,李阳成了“留守儿童”。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外公外婆年事已高,腿脚不利索,为了李阳的安全,他们只能时不时将李阳关在家里。


因而,李阳提起童年往事,想到的都是房间那一扇高不可攀的铁窗,还有房门那把锈迹斑驳的门锁。


有一年冬天,外公外婆出门买菜,照常将李阳锁在房间里,忘记帮他关上窗。


外公外婆出门后,大风呼啸,穿过铁窗发出呼呼的响声,李阳冷得浑身发抖。


窗户太高,他够不着,想添件衣服,衣服又在客厅,房门被锁,他出不去。


他蜷缩在床头角落,搓着小手取暖,但还是不抗冷。


等了大概一个小时,外公外婆还是没回来,别人靠不住,李阳只能想办法自救。


他找来两张凳子叠在一起,想用它们来弥补身高的不足,攀上窗户边沿,把窗户关了。


结果,李阳刚踩上去,凳子因为老化就碎成渣,李阳情急之中抓住窗户,却不小心掉出窗户外,头磕到了窗户底下的石头,晕了过去。


外公外婆回到家,看到孙子这般模样,以为他是想逃出去玩,不分青红皂白,把李阳抓进门,打了他一顿。


那天,李阳被打得屁股红肿,为了让他长长记性,外公外婆还罚他不准吃晚饭。


那天晚上,即使家里有人,李阳依旧被关在房间里,窗户依旧没关,风吹得他心凉。


在外公外婆的“帮助”下,李阳没有玩伴,也没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小小年纪生活已经见到底。


他以为,等父母回来,这一切会发生变化,然而就是因为父母,他又掉入了另一个深渊。


父母听到李阳为了出去玩,学会了爬窗,害怕他学坏,两人火急火燎赶回家。


平时,李阳做错了什么事,父母劈头盖脸地骂他,叫他笨蛋。


李阳考试考砸了,父母料定他“以后只能去掏大粪”。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从小开始,父母对李阳都是打击式教育,他们好像觉得,只有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才能改正。


这没错,但他们忘记收敛语气,过早地让李阳认识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残酷现实。


与俞敏洪不同,李阳很不喜欢与父母有肢体接触,跟父母抱一抱,他都觉得浑身恶心难受。


有一次李阳与父亲外出,两人需要同睡一张床,李阳知道后,脱口而出:“跟你睡一起,我宁愿去死。”


俞敏洪与父亲的“酒肉关系”,是李阳想都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俞敏洪和李阳虽同是江苏人,但成长轨迹如同两条平行线。


李阳进入叛逆期,与父母对着干,不爱读书,最后以倒数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兰州大学,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他不喜欢的工程力学专业。


而为了不辜负母亲,俞敏洪读书认真,连续三次参加高考,最后才以总分387高分考入北大,进入了自己喜欢的英语系。


进入兰州大学,李阳可谓是得到了重生,而北大,却成为了俞敏洪人生中最痛苦的5年。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经历了三次高考,俞敏洪最后终于考入北大,成为俞家的骄傲。


李八妹高兴坏了,掏出家底大办庆功宴,每桌摆上24个菜。


而当时江阴办酒席规模一般是“八菜一汤”,为“八大碗席”,李八妹这一规格,算得上是酒席界的“开山祖师”了。


新生入学,俞敏洪高高兴兴地提着两麻袋行李,从江阴坐车到了北京,来到了北大。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他曾以为,翻身农民把歌唱,定要唱得响亮,结果第一天刚到北大,他就吃了哑巴亏。


一进寝室,俞敏洪看到新舍友在看书,便主动搭讪上去搭话:“看什么书呢?”


“《第三帝国的兴亡》。”舍友干脆利落地丢了个书名给俞敏洪。


靠死记硬背考上北大,俞敏洪哪懂这种书,况且他更不懂英语系的人为什么要读这种书。


“看这种书干嘛?”


其他坐在床上收拾东西的舍友,纷纷探出头瞪大眼睛看着俞敏洪。


“这你都没听过吗?天啊!”


俞敏洪觉得特别丢脸,第二天躲在图书馆偷偷将《第三帝国的兴亡》,仔仔细细地从头读到尾,生怕日后舍友聊起来,一无所知的自己会被瞧不起。


开学第一次班会,老师组织大家依次上台自我介绍,别人几乎都是北京本地人,讲起话来侃侃而谈,丝毫不怯场。


轮到俞敏洪时,俞敏洪那磕磕巴巴的“塑料普通话”成为了大家的笑料。


他还没介绍完,台下有个同学站起来,大声叫俞敏洪:“同学,你能不能不要说日语?”


这个同学就是王强,从那之后,王强成为了俞敏洪的阴影,只要有王强在的场子,俞敏洪一声不敢吭。


王强家境好,长相清秀,讲话自信大方,是北大艺术团的团长、学校广播站站长,深得同学喜欢,特别是女同学。


女同学一边学习,一边看王强,学习看帅哥两不误,俞敏洪也是,一边学习,一边看王强,但他对王强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他天天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王强一样,得到女生的宠爱。


俞敏洪心里与王强暗暗较劲,王强买书,他就买书,王强听收音机,他就听收音机。


亏了王强,俞敏洪在北大5年,前前后后读了差不多800本书。


王强天天有情书收,俞敏洪没有,没人写情书给自己,那就写给别人。


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又不至于输得太惨,俞敏洪保险起见,他给班上最丑的女生写了一封情书。


结果人家拒绝了他,回信给他:“我喜欢王强。”俞敏洪拿着回信,来到湖边大哭了一场。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没女生喜欢自己,俞敏洪也就看开了,可老天似乎有重大使命安排在俞敏洪身上,三番五次地考验他。


俞敏洪大三时,患上肺结核,被迫休学一年,整天待在医院里,同学们害怕被传染,也没来探望他。


经这一劫,俞敏洪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别人健康活泼,能读书上学,自己病怏怏,只能躺在病床上。


那年,俞敏洪才21岁,可他觉得自己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日子已经走到头。


李阳的21岁,却活得像3岁,他说:“18岁开始,我才开始生活,以往的都不作数。”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进入兰州大学,李阳天天浑浑噩噩,上学睡觉,没课就躺在床上,大一第一学期,他已经有13门课需要补考。


暑假,高中同学约好一起去探望老师,大家闲聊时谈起了大学的生活,上清华北大的同学说校园的美好,参加社团的人聊起了社团的趣事。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只有李阳,一句话都插不进去,他的大学一片空白,除了睡觉还是睡觉。


他觉得丢脸极了,从那次聚会后,李阳开始发奋学习,早上到烈士亭读英语,下课后回宿舍听磁带。


如果李阳与俞敏洪同班,李阳或许是王强那一类的人,他虽然家境没有王强好,人长得没有比王强好看,但他的自信、人缘可以与王强相媲美。


大二参加大学四级考试,李阳95分,全校第二名,从此半吊子李阳开始被奉为学霸。


女生写情书给他,老师点名让他上台分享英语学习经验,李阳一下子成为系里的名人。


之后,李阳被派去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参加之前,李阳曾信誓旦旦地跟老师说,他一定会拿第一名回来。


结果,李阳只拿了第二名,他觉得评委放水,不然他肯定是第一名。


之后,为了赚点外快,也为了积攒人气,李阳开了个英语培训班,每人学费20几块。


早上,李阳带着大家一起跑步,锻炼脸皮,一边跑一边喊,“我不怕丢脸,我热爱丢脸”。


跑完步后,一群人围着一起大声念英语,练习口语发音。


那段时间,李阳赚了1500元,虽然不多,但他也看到了商机。


1990年,李阳毕业,摸索了一段时间,李阳终于决定自己创业,在广州租了间工作室,开培训班,推广他的学习方法《疯狂英语》。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不得不说,李阳不仅是个优秀的英语老师,还是个优秀的推销员,他很会为自己立人设,包装自己。


1997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由于港澳回归,中国掀起了学英语风,李阳感受到了自己事业的春风正拂面而来。


他赶紧找专业导演,为自己拍一部纪录片,纪录片该怎么拍,整体立意是什么,李阳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为导演列了个影片参考清单,希望他重点看看清单里希特勒的影片。


最后,纪录片获得了意大利米兰电影制作人“最佳影片”,李阳借此名声大噪,个个都知英语界的疯狂李阳。


李阳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讲,所到之地,现场火爆,常常是台下几千人,场外几百人倚着栏杆看。


李阳除了教英语,他还擅长煽动别人情绪,每次演讲只要台下有家长,李阳一定会安排一场感恩父母课。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李阳演讲现场)

一边放煽情歌曲,营造感人气氛,一边李阳声嘶力竭地讲关于感恩的故事,临了再找几个托上台流流眼泪,喊几句“谢谢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气氛一到,台下的家长哭得泣不成声,李阳也就可以顺水推舟,推销自己的课程。


就这样,李阳乘着时代的帆船,混得风生水起。


这时,在北大踌躇不得志的俞敏洪,也被抛到了这时代的浪潮来,卯足了劲要与李阳分杯羹。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出院后,俞敏洪继续学业,原本打算跟随出国热潮,到美国留学,结果在筹留学费用时,被北大英语系主任摆了一道,俞敏洪不得已离开了北大。


那时,俞敏洪毕业,因为成绩不错,被留校任教,每个月工资120块,学校还分了一间10平米的宿舍。


然而,俞敏洪其他同学都到国外留学,只有俞敏洪一个人留在国内。


就如陈奕迅那首歌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即使这时,俞敏洪是个北大教师,他也没觉得满足,他的心早就跟着同学一起,远渡重洋到了国外。


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学校,愿意向俞敏洪提供3/4学费,俞敏洪为了凑足那剩下的1/4,铤而走险,到校外培训班代课。


结果,俞敏洪由于教课幽默,深受学生喜欢,培训班生意火爆,俞敏洪每个月最少可以赚1000块,差不多是他工资的10倍。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俞敏洪开心了,可有的人不乐意了,俞敏洪动了别人的奶酪,势必被别人盯上。


北大校内培训班的老师联名上书,要求校方给予俞敏洪处分,结果如他们所愿,俞敏洪被记了个大处分。


为了以儆效尤,学校广播站三天循环播放俞敏洪的劣迹,还将处分公告贴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橱窗。


俞敏洪丢不起这脸,愤而辞职,准备自己创业,开办培训班。


为了宣传培训班,俞敏洪每天早上顶着寒风,左手一口酒,右手往铁杆上刷广告。


结果生意还没上门,小混混上门了,俞敏洪的广告覆盖了人家的广告,人家找人把俞敏洪的培训班一锅端了。


为了请求警察尽快处理这件事,俞敏洪请警察们喝酒,还没把人家喝倒,俞敏洪自己先趴下了,最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


俞敏洪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对妻子说:“老子不干了,不干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一时的,咬牙硬挺才是人生常态。


嘴上说着放弃,俞敏洪那头又开始重整旗鼓,继续招生办培训班。


最后,培训班终于有了起色,1995年底,培训班营收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


1995年11月16日,北京新东方正式成立。


之后,俞敏洪亲自到美国“忽悠”了两位老同学,加入新东方,其中一位就是当年的班草王强。


之后,他们学着李阳,也把自己的创业史拍成电影,这就是后来为人所知的《中国合伙人》。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剧本是徐小平写的,但对于拍电影,俞敏洪一直是半推半就,但徐小平一句话,俞敏洪还是拉着王强,一起来参加电影首映礼。


俞敏洪还调侃一句:“我们三个打架,打得比电影里凶多了。”


王强一个人偷偷地跑电影院,把电影从头到尾看了三四遍,他不停回忆当初三人的创业过程,每回忆一次,他说他总得多“爱”老俞一次。


当初,俞敏洪邀王强回来,王强在国外年薪7万美元,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工作钱多又倍有面子。


之所以愿意放弃高薪回国,跟着俞敏洪混,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为了“看这小子能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那天,俞敏洪和徐小平一起到机场接王强,王强一上车就问俞敏洪:“我现在还没有做出东西,如果我以后做得比你大,你会不会让出来?”


俞敏洪二话不说,回了句:“没问题。”在他看来,谁有能耐谁做主,只要新东方好就好。


在三人的努力下,新东方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上市,新东方估值3亿美元。


2006年,俞敏洪与李阳第一次见面,李阳问俞敏洪,“你觉得我们两家以后谁能做得更好?”


俞敏洪自谦地说:“我们都能做好,但是你的品牌太依靠你个人,而我背后是一个团队。”


俞敏洪这话说对了一半,他看透了李阳的缺点,没猜中李阳的结局。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新东方兴起后,李阳的疯狂英语被压一头,即使李阳喊得嗓子眼发麻,大众眼里也只有新东方。


但很快,李阳又火了一把,这次的火,不是因为他的疯狂英语,而是因为他的“疯狂家暴”。


2011年8月,俞敏洪被邀请到哈佛大学演讲,李阳被妻子Kim状告家暴,还在网上放出了许多张伤照。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李阳家暴,似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可李阳根本就没有把这事放在眼里。


他的心里只有教育,他不屑于浪费时间去回复这些小事。


但迫于舆论压力,李阳最后出来回应,然而这回应也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李阳没觉得自己做错,他说家暴是中国文化,妻子有错,丈夫有理由帮忙矫正,必要时候就必须采取极端手段,就是殴打妻子。


李阳甚至承认,自己之所以会娶Kim,完全是为了中美家庭教育研究,而三个孩子就是试验品,跟科学家手中的小白鼠没差。


李阳的一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论,激起了美国所有女生的愤怒,她们拿着旗帜,上街游行,控诉李阳罪行。


李阳的事业受到影响,但比起他为中国英语所做的贡献,他在女性事业上更有“出彩”。


恐怕连李老师自己都没想到,他仅凭一己之力让家暴成为非法,2016年国家推出了反家庭暴力法,真正将家暴非法写进法律。


但即使没落,依然还是有一群信徒在为李老师续命,他们疯狂为他打call,支持他,理解他,并搬出了千古名言:“谁都有犯错的权利”。


他们说:“他能影响这么多人,但他就在家庭里犯这么一点点错……”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有了这群人的支持,李老师腰挺直了,顶着千万人的口水,上课录节目,丝毫没有悔恨之心。


他在《东方直播室》里说:“打太太是事实。打了就是打了,道歉一次就够了。教育家也会犯错误,打人的错误并没有多严重。”


7年后,李阳依然觉得这没什么,他甚至将“家暴”称作“娱乐一下”。

李阳VS俞敏洪:曾经火遍全国的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如今,李老师虽然还活跃在教育界,但他再也疯狂不起来了,失去了关注的李老师,就像一颗被放气的气球,往前扑腾一秒就倒地了。


李阳与俞敏洪相差7岁,同是江苏人,又同样是英语界的佼佼者,难免会被拿来对比。


自家暴事件过后,李俞之争似乎有了结果,但面对非议,俞敏洪直言:“我的对手一直不是他。”


这句话一出,李阳更成为众人奚笑的笑柄。


那次,两人初次见面,俞敏洪说他背后有团队,李阳只有一个人。


李阳听完,立马回去招了一批英语老师,然而他发现,他们的演讲能力与自己一比,就是皮毛,根本上不了台面。


于是他遣散了这批老师,转头又投入二三线城市的宣传,准备与新东方岔开道,换个地方换群人为他的教育掏钱。


然而,事实证明,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过不了多久,李阳就被爆出家暴事件,事业从半山腰快速滑到低谷。


李阳一直想干掉俞敏洪,让疯狂英语真正称霸中国英语界。


然而,俞敏洪的眼里没有李阳,他不屑于与李阳站在同一战场上厮杀。


如今,教育界成为众多人眼里的“红利场”,都挤破头想分杯羹,吃块肉。


又有哪位勇士站上了俞敏洪的战场,俞敏洪又能否继续一站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新东方   江阴   培训班   江苏人   英语   凉鞋   外公   中国   外婆   窗户   北大   父亲   父母   同学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