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清华、北大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在普通人的认知中,进入这两个学府学习的学生更是不知道收获了多少世人羡慕的目光,在清华、北大学习的学生每天受书香熏陶,想必精神世界应该相当丰富饱满。

但是现实与想象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你知道吗?北大精神科医生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在北大新入学的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比例约30.4%。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就是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很迷茫孤独,这一部分学生占比高达40.4%。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这种心理上孤单、空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精神状态,被医学上称为“空心病”。这种病症在现代年轻人群中相当常见。上面所提到的北大精神科医生关于这项数据调查过程中,被调查的学生受“空心病折磨”的情况非常常见。

比如其中有一名学生称自己19年没有为自己活动,搞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当下自己要干什么事?内心充满了空虚和恐惧感。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还有一名学生虽然在学习上比较优秀,物质上也不匮乏,但就是不满足这个现状,觉得这种人生没有生气、毫无乐趣。

任谁也无法想象,在清华、北大学习的这些优秀、自律的孩子,内心却宛若被社会鞭挞过无数次了一样,甚至可以用沧桑来形容?当代学生或者年轻人的“空心病”主要有哪些表现特点呢?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1、情绪萎靡不振,缺乏快乐感或者不强烈,与抑郁症有几分相似;

2、对于现存世界感受不真实,经常会感到孤独,觉得人生没有价值,找不到人生活着的意义;

3、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甚至因为人际关系让自己疲惫不堪

4、迷茫、困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目标;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

有精神科专家称年轻人的“空心病”其实是因为价值观缺陷引起的心理障碍,而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各方面因素所导致,比如父母的望子成龙、学校的应试教育、学习的内卷化等等。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父母选择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其实也是一种精神暴力。

《阳光普照》中的阿豪,是很多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一直以来成绩优秀,懂事听话,德学兼备,但正是这样一个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选择在一个夜晚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剧中最后将阿豪的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揭露出来:事事优秀的他,只是迫于父母在不断地PUA他。他努力学习考取优异的成绩并不是发自他的内心,而是因为爸爸妈妈将全家人的希望全部放在他一个人身上。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就没有前途。”“你要努力学习,挣更多的钱才能给爸爸妈妈或者你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家就你最聪明,以后爸爸妈妈养老就靠你了”……

被爸爸妈发次断的PUA“你要努力学习”“你要优秀”让孩子的内心只关注到用功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孩子内心真正想要通过努力学习想到实现的目标却被家长给忽略了。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考试考了100分,考上大人眼中的好大学对他们来说成就感并没有那么强烈。不是出于自我意愿的努力和成绩,会让孩子变得空虚,存在感也越来越低,他们不知道自己努力奋斗实现“目标”后究竟要何去何从?

慢慢地,他们的内心便如一个四处看不到岸的孤岛,迷茫且没有方向。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拒绝过度焦虑、控制

孩子成长、性格塑造的过程中,父母要懂得过度焦虑与控制。曾经有人说过,孩子与父母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只有爸爸妈妈敢于适度放手,才能让孩子懂得思考与自我意识的培养。

分数是衡量孩子知识掌握的程度,却不是判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和必要条件。关注成绩、品德、特长的同时也要留意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可以以自我为出发点去获得努力奋斗之后取得成绩的成就感,感受到自己决定、掌控的快乐感。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所以当父母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先思考一下这个要求究竟是你的要求还是对孩子未来有益的要求?比如孩子喜欢音乐,你却觉得音乐未来没前途非要孩子选择画画。这明显的不是对孩子未来有益的要求,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爱,是全天下的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做父母的初衷。所以不要被社会压力压垮自己,这句话是对父母说的。有时候,真的不是生活节奏太快,只是我们把压力都给了自己和孩子。

是什么让40.4%的北大学生称活着没有意义?其中原因与父母有关

还记得2021新年档《你好,李焕英》中最催人泪下的那句话吗?为人母的李焕英对着孩子说:“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来说,持续学习的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强大而富足的内心、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

我是U妈说育儿,希望和你一起成长在育儿路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父母   乐感   清华   心病   北大   内心   爸爸   意义   成绩   原因   北大学生   目标   妈妈   优秀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