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出现的宫、府、第、邸、宅、家等各种住宅有何区别?

在电视剧《知否》中,不同人家门口的灯笼写的字是不一样的,比如明兰家门口的灯笼写着“盛宅”,小公爷家门口的灯笼写着“齐国公府”,顾廷烨家门口的灯笼写着“侯府”。为何有的叫“宅”,有的叫“府”,而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中国古代各种人的住宅的叫法。

知否中,出现的宫、府、第、邸、宅、家等各种住宅有何区别?

宫是指历朝历代皇帝住的地方,而府,在剧中,小公爷家是有爵位的公爵,顾廷烨家是侯爵,所以它们称“府”,说明身份高贵。中国古代,不光是有高爵位的人家住的地方叫府,办事衙门等地方也被称为府,如开封府等。

宋朝的法律规定: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其中执政指的就是类似于宰相这种的核心大员,不是普通官。亲王,指的是皇帝的兄弟叔伯这种级别,而剧中,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顾廷烨和小公爷家是不能称为府的,他们只是有爵位,还达不到亲王的那种级别。

余官曰宅,除了执政、亲王,剩下的官员家里就只能叫宅了。剧中盛家就是典型的一个五品的普通官员,因此称为“盛宅”。庶民曰家,普通老百姓的叫做家。

除了“宫”、“府”、“宅”、“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对于住宅的称呼,如“第”、“邸”、“舍”、“庐”、“寓”等。

“第”也是指级别很高的官员才能住的地方,那它和府有什么区别呢?府的产权是归皇帝所有,而“第”的产权是私人的。现在,南方的一些住宅称为将军第,可见这些住宅是将军的私有家产了。

知否中,出现的宫、府、第、邸、宅、家等各种住宅有何区别?

而“邸”也是指很高级的住所,有首诗叫《题临安邸》,就是写在临安的一个旅店里,那高等级的住宅怎么就和旅店这种临时的住宅扯上关系了呢?

“邸”的来源是春秋战国时,那时还是分封制,中间是王畿之地,国王把周围的一片片地方都分封给了诸侯王,而诸侯王也不是一辈子就呆在封底不动的,他们要经常进京朝拜天子。诸侯王在封底本就是锦衣玉食的,到了京城更是不能怠慢,因此给他们临时居住的高级住所便称为“邸”。

老百姓人家叫做“家”,连老百姓人家都不如的便称为“舍”,比如学生时代居住的宿舍。“舍”在甲骨文里面是这样表现的,一个房子,然后有些梁,就一根柱子,连墙都没有,而下面住着几口人。由此可见,“舍”是等级比较低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比较临时居住的地方。

说到“庐”,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住的南阳诸葛庐了,仅是一间茅草搭的房子而已,简称草庐。

“寓”,现在有词叫寄寓,寓言等,是将意思寄在一个表面的意思之下,因此,在住所之中,“寓”也是那种比较临时的,不高档的那种住所。

知否中,出现的宫、府、第、邸、宅、家等各种住宅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临安   住宅   爵位   庶民   亲王   旅店   诸侯   中国古代   灯笼   住所   剧中   官员   皇帝   级别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