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好莱坞往事》是昆汀个人拍摄的第九部银幕长片,按照他自己所说的"这辈子只拍十部电影",这已经是他的倒数第二部,已经处于看一部少一部的稀缺状态了。

再加上昆汀作为一个有着强烈个人偏好和个人特点的导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着众多的粉丝,这一部《好莱坞往事》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被给予了众多影迷们热切地期盼。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但与这种极高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的口碑十分一般,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有7.3分,是昆汀导演作品里面,评分最低的电影。有趣的是,这也是十分难得的豆瓣评分低于IMDb评分的电影。

口碑在国内遭遇滑铁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昆汀在《好莱坞往事》之中,对李小龙进行了丑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好莱坞往事》是一部昆汀个人表达意向极其浓烈的作品,电影里充满了大量的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的致敬,这对于很多国内的影迷来说,并不友好,这也是为什么豆瓣评分要低于IMDb评分的最大原因。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同时,《好莱坞往事》也是昆汀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在电影里,昆汀很罕见的没有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而是按照时间的时间顺序在讲述他心中的好莱坞,只是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闪回镜头。

这部电影,没有了昆汀以往的成吨成吨的血浆,没有了无休止的暴力,也没有了说也说不完的话痨,有的是昆汀对那个时代的好莱坞传统文化的一次解构,是对精彩绝伦的时代氛围情绪追忆。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部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对李小龙的丑化,是内地撤档、国内评分较低的最主要原因

昆汀骨子里是反传统的、是具有黑色幽默特质的,即便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在他手里,也会被解构得面目全非,最经典的莫过于《无耻混蛋》里面,将希特勒妖魔化,并将希特勒用枪扫射得面目全非。

这一次的《好莱坞往事》,形象被修改的,不仅仅是李小龙,还有莎朗·塔特和罗曼·波兰斯基,角色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有些"丑化",在昆汀眼里,这些历史名人,他更习惯用一种戏谑的眼光去重构他们。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此外,可以明确的是,昆汀对于李小龙,是喜爱的,其电影也多次出现李小龙和港片元素,最明显的莫过于《杀死比尔》里,女主角一身李小龙的经典服装。

所以,昆汀的意图,可能是出于无意,也可能是习惯使然。但不管是否有目的,《好莱坞往事》中,确实存在对李小龙的丑化。

李小龙在电影中的出场,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仅仅只是出现在克里夫的回忆里。所以,这段关于李小龙的刻画,也有可能是克里夫臆想之中的李小龙形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李小龙的形象。这也或许是昆汀采用这种戏谑的方式来刻画李小龙的原因,来突出和树立克里夫这个虚构的人物在电影中的形象——格斗技巧高超,同时也因为得罪了人而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昆汀在这珍贵的几分钟镜头里,将李小龙的形象,当成了一个"丑角"。

这个"丑角",首先体现在其狂妄自大。影片李小龙一出场,便是狂妄无比地吹嘘其对于功夫的认知,并自我对标拳王阿里。昆汀在这段镜头里,给足了李小龙的面部特写,可以明显看到,昆汀想要表现的,是李小龙目中无人的形象。整个过程,李小龙都是戴着一副墨镜,嘴角向下弯曲,头颅高傲的抬起,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丑化的其次还在于将李小龙塑造成了一个蛮不讲理、还十分暴躁的人物。当李小龙吹嘘自己可以将阿里打残时,克里夫只是忍不住"噗嗤"了一声,并说这个社会将人打残是会进监狱的。李小龙便认为这是克里夫对自己的挑衅,进而发起了一次"友谊对抗赛"。也正是在这场友谊比赛里面,李小龙被克里夫完爆。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丑化李小龙还在于电影中的李小龙好面子、不服输:当李小龙与克里夫的对抗赛被终止之后,明眼人几乎都明白李小龙处于对抗的下风,但李小龙依旧自大无比毫不顾及事实地说,克里夫连他的毛都没有碰到。

要知道,李小龙虽然可能现实之中,因为其高超的武术和超高的人气,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负,但说李小龙是一个死要面子不服输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不服输的人,是绝对无法融合百家之长,创立出一种崇尚绝对自由的"截拳道"的。

而且李小龙当年在美国收的徒弟伊鲁山度(Dan Inosanto)也指出影片对于李小龙的形象刻画很有问题,尤其是他那句涉及拳王阿里的负面台词,根本不可能是向来很尊重阿里的李小龙有可能会说出来的。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所以,电影《好莱坞往事》对于李小龙的丑化,更重要的在于只是将李小龙可能存在或者压根就不存在的负面边角料给突出来了,影片对于李小龙的武术刻画,也仅仅只是复刻了李小龙的"形",而没有李小龙的"魂"。

对于一个叫做XX往事的电影,最应该做的,是在这十分珍贵且有限的镜头里,将这一段往事之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形象树立起来,而不是仅仅选取其中几个毫不真实且无任何意义的负面事件表现出来

或许就像李香凝对昆汀的评价:

"他只是喜欢我爸爸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曼森惨案"与嬉皮士文化:好莱坞的社会反思

可以说,《好莱坞往事》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1969年,便是表明了要将电影的镜头对准那一年所发生的"曼森惨案"以及惨案背后流行的嬉皮士文化。

而关于这段历史和嬉皮士文化的呈现,也必然带着昆汀个人强烈的色彩。对于这部作为昆汀致敬好莱坞的电影,关于这个事件的解构,也代表着昆汀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充满私心的愿望反思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嬉皮士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起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被用来反对民族主义和反对战争、反对传统。

但由于后来大量的长发的、肮脏的吸毒者逐渐成为嬉皮士的主流,嬉皮士也渐渐被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排斥。

《好莱坞往事》对于嬉皮士得态度是明显的。影片中嬉皮士的第一次出场,便是在垃圾箱中翻找食物,并借由主角瑞克表达出对嬉皮士的态度:"XX嬉皮士混蛋玩意。"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并且当克里夫造访嬉皮士老巢时,镜头借着克里夫的视线,将嬉皮士的居住环境扫了一遍:昏暗的屋内肮脏混乱,遍地的垃圾只留下一条窄窄的过道,灶台上堆满了没有洗的锅碗瓢盆……

以及最后曼森家族采取行动前,被误打误撞的瑞克发现后,对嬉皮士的一顿谩骂。都可以看出昆汀对于这种环境下的嬉皮士,是持批判和反对态度的。所以在《好莱坞往事》之中,昆汀将所有嬉皮士的不堪都表现了出来——阴暗潮湿的生存环境、混吃等死的生活态度以及狭小闭塞的生存空间。

昆汀在影片《好莱坞往事》之中,将其对嬉皮士的厌恶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嬉皮士的老巢是一个废旧的老片场,这也是现实中嬉皮士的大本营;影片中泰森用枪指着克里夫说"我是恶魔,我来此是完成恶魔的使命"这句话,也是现实中嬉皮士犯罪时说过的话。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而另一边,莎朗·塔特和罗曼·波兰斯基,在昆汀的镜头下,代表着好莱坞新兴势力,尽情地享受着好莱坞所带来的所有美好——灯红酒绿、阳光满屋、宾客满座……镜头下的莎朗特塔要么在镜头的正中央享受着周围人的簇拥,要么岁月静好般的尽情沐浴在阳光之中。梦幻般的镜头,让人几乎要认为这就是一场梦。

昆汀甚至用了大量的镜头,将1969年8月9日莎朗特塔一整日的行踪事无巨细的交代了一遍。可以说,这段流水账式的镜头有多琐碎,昆汀的遗憾和热切就有多浓烈。

《好莱坞往事》中对一段的讲述,充满了昆汀个人的喜好:讨厌什么,喜欢什么,爱憎分明得表现在镜头里。面对那个时候的好莱坞,他就像是一个正在做梦的影迷,用一个多小时虚构出瑞克和克里夫,并化身成英雄,拯救了所有人的好莱坞梦。他将所有人都曾假设过的场景,变成了电影之中的现实:如果那天晚上没有意外该多好,如果那天晚上有个英雄出来救美该多好。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电影从克里夫拿出那一支珍藏的迷幻烟开始,就逐渐从现实之中抽离,克里夫走进来他的梦幻世界,带着昆汀和所有的好莱坞影迷,走进来他们的那天的梦境。

《好莱坞往事》整部电影中,并没有很多的血腥镜头,整部电影的血浆量也远远不如昆汀的其他电影,但是影片最后半个小时克里夫反杀嬉皮士的镜头还是让人感觉到强烈的不适。镜头里的克里夫,分不清他在现实里还是在梦幻中,所以他的行为是粗暴且残忍的,是无意识和充满动物本能的。

那半个小时的镜头,嬉皮士的下场有多惨烈,就可以看到昆汀对嬉皮士的厌恶有多浓烈。历史上的曼森惨案臭名昭著,电影中的莎朗塔特开着大门将身怀好莱坞梦的瑞克迎进了大门。影片最后,小李子小心翼翼同时又羞涩充满热切地靠近莎朗特塔门前对讲机的形态,就像是昆汀面对那个好莱坞的心态。这是昆汀认为的好莱坞人需要的一场自我审视,是对惨案中受害人的安慰。

这个结尾的魔改,是昆汀对好莱坞表现出的最大善意和温柔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当心生向往的瑞克走进莎朗特塔家大门时,此时的电影画面逐渐转化成上帝视角,镜头跟随者瑞克一起,当瑞克走进了那个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时,观众仿佛也像是走入了那个美丽的梦境当中。

这个良夜,值得我们温顺地走进。

瑞克和克里夫:所有人的好莱坞梦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瑞克和拉德·皮特饰演的克里夫是昆汀虚构的两个人物,并且依靠这两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将那个时代的好莱坞串联了起来。

同时,瑞克和克里夫也是昆汀构造的两个相互依赖的对立人物形象,这两个形象,一个代表着好莱坞人的肉体,一个代表着好莱坞人的灵魂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首先《好莱坞往事》分别通过瑞克和克里夫的视角,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中关于电影、嬉皮士、好莱坞梦、电视剧、豪门派对等众多经典元素串联了起来。但是这种串联十分的走马观花,而且充斥着大量的细节,这些细节无一不是在展示着昆汀本人作为好莱坞影迷对好莱坞最大的热爱。

这些细节对于昆汀来说,或者对于昆汀这样的对于好莱坞有着深刻情节的影迷来说,是充满乐趣的,但是对于大部分没有这种情节的影迷来说,却是不友好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典影片《阿甘正传》。《阿甘正传》之所以经典,除了阿甘所表现出的美国精神以外,还在于电影随着阿甘的成长印迹,将美国那几十年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恰到好处的梳理了一遍。但《好莱坞往事》却止步于表面细节,止步于昆汀的个人表达欲望。所以,这是《好莱坞往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评分十分一般的重要原因。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影片《好莱坞往事》还将瑞克塑造成一个在好莱坞整体转型大环境下的过气明星。昆汀在影片拍摄了大量的戏中戏片段,尤其是瑞克,过气前后在影坛的地位变化和在拍戏时的心态变化,让观众十分清楚地看到好莱坞的造梦过程,也能看到无数好莱坞人的梦碎过程。

尤其是瑞克在拍戏时,和小女孩的那场戏,让人印象深刻。当瑞克意识到自己已经过气不得不接拍自己曾经看不起的西部片时,情绪低落、酗酒成性,导致自己记忆力衰退、片场忘词,便愈加看不起自己。

但没想到一个小女孩对演员这个职业的态度和对演员的信仰,让瑞克想到了过去的自己,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初心,小女孩的一番话竟让瑞克留下了眼泪,也最终让瑞克找回自己。最终在完美地完成自己戏份而被认可夸奖的时候,瑞克眼里闪耀着眼花。这种眼泪是悲喜交加的眼泪,是在欲望和自我实现中挣扎后的眼泪。

可以看到,瑞克作为一个演员,以及所有的怀揣着好莱坞梦的演员,对待演员这个职业的态度是如何谦卑的。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瑞克不断拍摄戏中戏的过程,也是昆汀眼里,好莱坞造梦的魅力所在。所以,瑞克的戏中戏占据了影片前半部分大量的镜头,并且在这些镜头里,穿插和致敬了无数经典的好莱坞影片和好莱坞电影人。

而克里夫呢?作为瑞克的特技替身,与瑞克在片场曾经形影不离,但他又与瑞克有着泾渭分明的性格和人生态度。

瑞克深陷好莱坞的镁光灯中,深陷好莱坞的诱惑之中,对待演员这份职业,看的很重,对待自己的作品和人气,也十分在意。而克里夫更像是一个豁达的西部游侠,有着不光彩的过往(尽管可能是被冤枉的),只身一人身边只有一条狗,重义气爱美色,对于未来没有清晰地规划,对于生活也不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

瑞克住在好莱坞富人区的豪宅,克里夫住在废旧片场的放车里;瑞克开着干净拉风的豪车,规规矩矩,克里夫开着外形不好看还有点脏的小破车,在闹市狂飙。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克里夫是不羁的,也是温情的,所以make sure everything is ok是他一直在坚持的。尤其是在听说嬉皮士住在曾经拍过戏的Spahn剧场时,尽管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剧场的老板乔治,尽管也不算关系那么好的朋友以至于乔治都忘记了克里夫,但克里夫还是坚持来到剧场,亲眼确认乔治是否OK。

所以,最后电影的英雄,不是瑞克,而是克里夫。

被撤档的《好莱坞往事》,除了丑化李小龙,还讲了什么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甚至可以当做昆汀的半自传性质电影,至少可以看做是昆汀的一部充满私活的电影。

就像冯小刚拍出纪念老朋友爱情的《只有芸知道》,就像徐峥拍出自己眼里的中年母子关系的《囧妈》,这是昆汀最充满个人表达欲望的电影,也是昆汀的一种"自嗨"。

《好莱坞往事》中对于50年前的好莱坞的惊鸿一瞥,除了没有看对李小龙以外,包含了昆汀对好莱坞所有的温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好莱坞   乔治   往事   嬉皮士   阿里   惨案   影迷   演员   评分   镜头   态度   影片   形象   原因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