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有了《小别离》《小欢喜》,就怕《小舍得》会掉进“事不过三”的魔咒里。

所幸,它没有让我们失望。

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跟我一样,一边被南建龙和田雨岚气的骂街,一边忙着追剧不停。

它能把一些现实生活里的矛盾点直接展现出来,不遮掩、不粉饰,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后有思考、有反省,有改变的念头。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小舍得》讲的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孩子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人生的苦辣酸甜取决于什么。

这些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似乎都能在这部电视剧里找到一个答案。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袁了凡,在写给儿子的《戒子文》中说: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

由此可见,“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这本书也就是被后世广为传颂的《了凡四训》,晚清重臣曾国藩就极力推崇此书,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却很难做到。

人都有七情六欲,就像名利这两个字,真正能看破的又有几个。

南建龙、蔡菊英、田雨岚、南俪,他们每一个剧中人物,都是红尘世界里的一个缩影。

不管是自私也好懦弱也罢,不管是亲情的疏离还是情感的救赎,看这部剧,就像我们都在经历着一场自我的心灵拷问。

我在其中发现了整部剧最扎心的三句话:我是为你好,我是被逼的,我想为自己活。

三句话,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群,三种生活方式,三段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小舍得》没有告诉你答案,它只是让你懂得去思考:

我们如何在生存中冲突不断,又怎样才能与自我实现和解。

我是为你好:掩饰自私的最好借口

田雨岚为了儿子的成绩,逼着他上各种培训班,不惜放下她视为“比天大”的面子,给钟益当众道歉。

子悠因为妈妈的原因,天天被钟老师训斥,连南俪都看不过去,田雨岚反而咬着牙说“严厉一点好”,成绩提高一切都值得。

可结果呢,颜子悠被妈妈逼“疯了”,他出现了严重的幻觉,考场上撕掉了试卷,一个幻想的同学“大龙”天天陪着他。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直到这时候,田雨岚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有的爱都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她们给这份爱附加了很多条件。

就像两人在一块谈心,南俪说的那句话:“我们不是想孩子有个好前程,是想有个好前程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从来都不应该是对立的存在,可现实里我们似乎无时无刻都在矛盾之中。

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你应该做什么”。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一大堆的补习班、特长班,课堂之外的家庭作业在等着他们。

孩子想喘一口气,我们就会告诉他们,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不让你们看电视、出去玩,那都是为你好。

然后还会举出一大堆所谓的例子,谁谁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清华,毕业后坐办公室挣大钱,学习不好以后就只能扫大街赚辛苦钱。

看着孩子无奈地拿起书本,我们就心满意足的出去玩起了手机。

为你好,成了父母百试不爽的借口,它所掩饰的不过就是深藏在大人内心的自私而已。

邓超拍摄的《银河补习班》中,闫主任的儿子考了全省第一个理科状元,就因为大二一门课程考砸了,想找父亲聊聊。闫主任觉得没了面子,就拒不见面,孩子竟然被逼得跳楼。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这样的例子少吗?

四川一个17岁的男生高考后自杀,原因就是父母推崇“打击式教育”,考98分都要被骂,全级800人,考到73名还会被母亲说“才73名?”

在父母眼中,生活是现实的,他们经历、感受过,才希望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得顺畅一些。

教育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是探索人生道理,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成绩。

名校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作为孩子来说,他们理解不了大人那么深远的考虑,我们所有精心的规划规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自私的。

就业的竞争压力,职场的冷暖,生活的艰辛,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遥远的未知,他们在乎的是当下感受。

就像我们在乎的是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排名有多少,却没有考虑过他们喜不喜欢,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活在当下,有时候也是一种浓浓的无奈。

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杨朔

可是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父母也无法陪伴孩子走完全程,有时候适当的放手也是一条路,让他们慢慢地去尝试,谁知道明天的会是怎样的世界。

为自己活着,不但大人这样想,孩子也有同样的想法。

我想为自己活:一个人生存的底线就是懂得适可而止。

南建龙是一个复杂的人,越看越容易颠覆自己的认知。

开始觉得他无情无义,抛弃妻女出轨保姆,后来得知他曾生过一场大病,面临到生死,似乎又能理解这种余生想为自己活一下的想法。

为了两个孩子的入学名额,南建龙求到曾经的下属,又暴露出在任时“故意”为难当时在他单位实习的李区长和男友,导致他们夫妻反目。

一个活脱脱的“恶人”嘴脸。

随后剧情又有了反转,原来仅有的转正名额还是南建龙从上级那里求来的。

在他身上有太多不好判断的东西, 他的出轨让前妻暴瘦二十斤,精神遭受打击抑郁,单身至今。

用现在流行的话,那是妥妥的渣男。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可为什么面对女儿的疑问,南建龙又充满了委屈。

他觉得自己是被生活所迫,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想“活得舒服点”。

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下班能吃口热乎饭,有个人能把自己伺候的舒舒服服。

这个要求高吗?

还真是不算太高,作为一个设计院院长,这样的要求不算离谱,可是他的前妻赵娜,偏偏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对她来说就成了大大的难题。

蔡菊英的出现,一切就都顺理成章,她要找个人依靠,他想有人照料,赵娜就成了婚姻的牺牲品,南建龙连一点改变的机会都没给她。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别忘了,赵娜的今天,也是南建龙生生宠出来的,关键时刻却成了她被抛弃的“原罪”。

命运之手的拨弄,让这场婚姻的变局何其的悲哀。

南建龙想为自己活没有错,人的自私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可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不以伤害别人为代价。

懂得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找到平衡,能够在伤害之前适可而止,这不仅仅代表着思想的成熟,更是一个人心存善念的体现。

没有一条路是非走不可,有的只是我们给自己心理寻找解脱的理由罢了。

我是被逼的:我们都不是圣人,可也不能做恶魔

湖南湘潭,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被偷了500元,小偷被抓后供认,当时看到老人包里有8000,考虑到可能是老人的救命钱,思虑再三只留了五百,剩下又给塞了回去。

这样有“良心”的小偷让人哭笑不得,可是法律不会因此宽恕他,心底的恶念一旦被放出,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后,就必须有人来承担之后的恶果。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恶的界限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没有什么是必须用恶来支撑,就像无可奈何总有我们没有看到的出口。

蔡菊英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前夫酗酒如命,最终倒在了酒坛子里。

一个农村出来的中年女人,带着十几岁的姑娘,没有文化、没有背景、没有技能,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挣钱。

干保姆,这是很多农村女人进城务工的首选,它不看学历、不看颜值,看的就是勤劳、踏实、服务态度好。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而这些恰好都是蔡菊英的特长,她能数十年如一日的照料南建龙,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让一个癌症患者,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

这对南建龙来说,是天大的福气,对于蔡菊英来说,也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是在他们所有美好的背后,是赵娜和南俪母女承受的痛苦,是一个家庭被介入后的支离破碎。

蔡菊英说生活真苦,为了过上好日子,好机会必须抓住。

是啊,生活的艰辛在逼迫着我们改变,让我们从单纯无知的少年,变得越来越世故圆滑,变得要戴上面具才能走到阳光下,连哭泣都要躲在无人看到的角落。

可是人总要能够管得住自己才行,或许我们做不成舍身成仁的圣人君子,也不能做堕落进地狱的恶魔。

蔡菊英为自己迈出的这一步,折磨了五个人几十年的时光。

南建龙时刻在自我与悔恨中摇摆不定,赵娜被情所伤孑然一身,南俪怨了几十年疼了几十年,田雨岚有多幸运就有多纠结。

就连蔡菊英自己,不也是背负着几十年的“小三”骂名,空顶着一个妻子的名义,做着高级保姆的事吗。

一场婚姻的“豪赌”,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

对于蔡菊英来说,生活的艰难是现实,能够选择的路却并非只有这一条,只是她选中了看起来最容易的方式。

命运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并不少,我们或许只是缺少一个发现它的眼睛。

《小舍得》扎心的三个真相:为你好、为自己、生活所逼

邰丽华两岁时就因为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又失去了语言能力,她在无声的世界里彷徨无措。

可就是这样的绝境,当她遇到了舞蹈,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她成为残疾人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春晚一段“千手观音”震惊了世界。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哪怕蔡菊英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得再多,也逃脱不了道德的谴责。

她知道,所以她始终活得小心翼翼,活得没有自我。

结语

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

《小舍得》是一面镜子,它从荧幕照进了现实。

它照见了天边的黑、人心的暗,也照出了暖阳初升,一个个不经意的温暖。

就像钟益在被包括女友在内的所有人指责时,米桃却说他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老师”。

生活本就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我们也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没有一条路是非走不可,就好像绝境背后往往都存有一线生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结果与过程同样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过程里感受世情冷暖,在结果中体味悲欢离合。

舍是一种智慧,得是一份福运。

普通人,做平常事,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心安理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你好   适可而止   补习班   保姆   真相   自私   大人   想法   儿子   老人   父母   现实   孩子   机会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