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女排奥运冠军丁霞随国家队在北京进行封闭集训。期间,丁霞与主教练郎平和队友,积极向武汉疫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丁霞是中国女排主力二传,里约奥运会、两届女排世界杯夺冠的功臣。她职业生涯坎坷,曾“两出三进”国家队,最终逆袭为世界最佳二传。丁霞的母亲王立新是纺织女工,以冷酷和温情激励女儿成才,从而彰显母爱的大智慧……

凭实力冲进国家队,冷酷妈妈没笑容

2013年8月,第十二届全运会在辽宁省沈阳市拉开战幕。辽宁女排在主二传丁霞出色的调度组织下,勇夺亚军。因表现惊艳,全运会结束后,丁霞顺利入选国家女排。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接到调令,丁霞迫不及待在电话里向母亲报喜。哪知王立新没有半丝惊喜,反而给女儿泼冷水:“国家队高手云集,竞争激烈,能在队里站稳脚跟才算真本事,入队集训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全国这么多人练排球,入选国家队容易吗?妈妈怎么就不能给一句赞美?丁霞很是为自己不平……

丁霞,1990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母亲王立新是棉纺厂女工,父亲丁金双在石家庄车辆厂上班。6岁时,丁霞进入车辆厂子弟小学就读。王立新夫妇个头都不算高,也无运动天赋,丁霞却是另类。小姑娘11岁时,身高就窜到了1.67米。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广西排球队退役的,见丁霞头脑灵活,身体协调性、弹跳出众,将她推荐到石家庄业余体校练排球。

当时与丁霞一同进体校的有4个孩子,半个月后,其他3个被淘汰了,只有丁霞留了下来。

因家距体校有10多站地,6点半就要出早操,丁霞5点钟就得起床往体校赶。当时天还是黑的,王立新夫妇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出门,丁霞的爷爷便主动揽责,每天负责接送孙女。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童年丁霞

爷爷虽60多岁了,但身体硬朗,每天骑自行车送丁霞去体校。中午,丁霞训练完了,爷爷再送她去学校上文化课。2002年6月的一天清晨,天刚下过雨,路面湿滑。爷爷骑自行车载丁霞绕过一个障碍物时,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的道沟里。爷爷本能地伸出手臂保护丁霞,结果她毫发无损,爷爷却左臂骨折,疼得站不起来了。丁霞哭着央求交警给妈妈打电话,王立新夫妇闻讯赶来了。她送女儿去体校,丁金双将父亲送往医院。

王立新和丈夫工作忙,接送女儿会影响工作。当天傍晚,丁霞从学校回来了,王立新对她说:“我和你爸没工夫接送你,你别去体校练排球了,好好学文化课。”丁霞不吱声,王立新以为女儿默认了。

谁知第二天早晨7点,一家人围坐一起吃早餐时,体校教练突然登门造访。王立新与丁金双面面相觑,不知教练怎么会找上门来。随着对方的讲述,王立新夫妇才得知原由。

原来丁霞根本不愿放弃排球,昨晚趁父母睡着后,她偷偷用家里座机给教练打电话,含泪说出了父母不让自己练排球的事。教练非常着急,一大早便赶了过来。他告诉王立新夫妇:“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丁霞胆大心细、有主见,具备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且她球商很高,不练排球太可惜了。”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的父母

王立新如实讲述了自己和丈夫的难处,教练诚恳地说:“我将你们的困难向体校领导反映一下,看能否特事特办,让丁霞在体校寄宿。”教练是真心为女儿的前途着想,王立新不愿给对方添麻烦,当即表态:“丁霞还是继续练排球,困难我们自己克服。”

丁霞跟教练去体校后,王立新与丈夫商量:“为了女儿的未来,咱俩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我打算调离技术科,申请到后勤部门工作,这样就能抽出时间接送女儿。”丁金双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无奈同意了。

当天,王立新递交了转岗报告。厂领导遗憾地说:“你工作能力突出,性格泼辣,单位准备过一年半载,将你提拔为中层干部,你这样转岗太可惜了。”王立新忍着心痛说:“女儿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后悔。”

到后勤部门上班后,王立新的时间弹性大了,但工资降了三分之一。因每天能自由接送女儿,她并不失落。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爷爷因自己受伤,妈妈为自己牺牲前途,懂事的丁霞决心以刻苦训练来回馈亲人。除了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丁霞还经常自觉加练。练习防守时,她能摔出1米多远,身上青紫的瘀伤从未断过。王立新虽心疼女儿,但从不在丁霞面前表露出来,默默将母亲的疼惜压在心底……

2007年春天,丁霞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赛。她头脑清醒,组织大胆,传球隐蔽,让人眼前一亮。河北女排本看好丁霞,却又嫌她个子不占优,身体单薄,没有将她招入队中。

与此同时,辽宁女排向丁霞伸出了橄榄枝。进省队当专业运动员,一直是丁霞和父母梦寐以求的愿望。这年6月,17岁的丁霞背井离乡,独自远赴沈阳打球。

丁霞从未这么长时间离开父母,疯狂想家。加上运动量是从前的3倍,她身上的小伤不断,每次往家里打电话都哭。王立新心疼女儿,可她不能表现出脆弱和同情,那样女儿的坚守会坍塌。她冷酷训丁霞:“排球是你自己选择的,现在已没有回头路可走,再苦再难你也得给我忍着!”“运动员流血流汗不是什么稀奇事,哪个功勋运动员不是这么走过来的?”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此后,丁霞不再给父母打电话,王立新以为女儿心定了。谁知2007年11月19日,丁霞毫无征兆地拖着行李箱回家了。在母亲惊诧的目光中,丁霞瓮声瓮气地说:“我没有告诉教练,自己回来的。”

队员擅自离队,教练该多么着急!王立新来不及指责女儿,赶紧给教练打电话,代表女儿向对方道歉。原来因训练强度过大,丁霞产生了抵触情绪,训练患得患失。教练批评几句后,她干脆罢练,赌气回了石家庄。

第二天,王立新向单位请假,“押”着女儿返回沈阳。在妈妈的强硬要求下,丁霞向教练写了一份深刻检讨。本来擅自离队是要受处分的,鉴于丁霞年轻,是难得的排球苗子,加上她和王立新态度诚恳,教练只是将她批评几句,没再深究。

王立新绷紧的弦终于松弛下来,眼里竟涌出泪水。担心女儿看见,她赶紧将眼泪擦干。两天后,王立新离开沈阳时,严肃给女儿敲警钟:“这样的事只准出现一次,再犯类似错误,谁也救不了你。”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丁霞也意识到严重后果,对母亲说:“妈,你安心回家吧,我以后会好好练,争取进国家队。”王立新拍拍女儿手背:“有志气,我等你的喜讯。”丁霞青春的热血被点燃,决心要证明给妈妈看。几载寒暑的苦练与坚守,她终于凭实力叩开了国家队大门,可却没得到妈妈的赞美与认可,这怎不让丁霞失落和惆怅?

擦干眼泪继续拼搏,母爱激励再进国家队

当时国家队二传组竞争激烈,作为首次入队的新人,丁霞要与老队员魏秋月、沈静思、王娜展开公平竞争。无论是传球技术、心理素质还是大赛经验,丁霞都处于下风。2014年9月,女排世锦赛即将在意大利打响。确定参赛阵容时,郎平与教练组准备带3名二传。如此一来,就有一名二传要遭淘汰。

丁霞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传球速度快,球风泼辣,善于组织快攻。她的弱点是传4号位高球的精准度有待提高,与球星朱婷配合不默契。而中国女排的战术,基本上是围绕朱婷设计的。教练组反复比较后,忍痛放弃了丁霞。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与郎平

主教练郎平知道丁霞心里有波动,耐心与她沟通:“你很优秀,进步也很快,只是传球技术与球队的技战术暂时不符。别气馁,国家队的大门随时是为有实力的队员敞开的。”丁霞强装坚强:“郎指导,我能接受。”

送队友们登上开往机场的大巴后,丁霞黯然拖着行李箱往火车站赶。出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大门,她蹲在树下哭了……

丁霞心气颇高,职业生涯一直很顺,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担心妈妈再给自己泼冷水,丁霞没有将退回省队的事告诉她,落寞地返回辽宁女排。

很多队员被退回省队后,就再也没有入选国家队,丁霞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纠结中,她经常失眠,白天训练没精神,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一日三餐她没胃口,饿了就躲在宿舍里吃零食。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丁霞是辽宁女排的明星球员,在队里的位置举足轻重。她低迷颓废的精神状态,让教练组非常着急。9月26日,主教练在电话里与王立新取得了联系,希望能与家长共同激励丁霞。直到这时,王立新才得知女儿被退回省队一个星期了。女儿现在就是一个迷途的孩子,找不到前行的路,这时候母爱决不能缺席!

第二天傍晚,王立新风尘仆仆赶到沈阳。丁霞去火车站接妈妈时,嘴里嚼着甜零食。王立新眉头一皱:“你这是怎么回事?队里不是不让吃零食吗?”丁霞淡然回应:“吃饭没胃口,肚子饿。”王立新开始唠唠叨叨数落女儿,丁霞烦了:“妈,你怎么一见面就说我?我有那么不懂事吗?”她拎着妈妈的行李箱冲到前面,王立新疾步上前问这问那,丁霞以“嗯嗯”敷衍妈妈。

进了女儿的宿舍,王立新二话不说,就搜检丁霞的床头柜。她将里面的话梅、饼干、巧克力等零食,全部掏空扔进了走廊里的垃圾桶。丁霞生气地嚷道:“妈,你这是干什么?怎么一来就这样对我?”王立新面无表情:“你怎么越大越不让我省心?哪个运动员像你这样吃零食?你这是自毁前程!”母女俩纠结起来。

被退回省队的心伤,妈妈的冷酷,让丁霞的心情糟到了极点,她哭着跑出了宿舍。王立新以为女儿冷静一下就会回宿舍,谁知晚上9点,还不见丁霞身影。王立新担心女儿有什么意外,便出门寻找。在附近的街心公园,她发现丁霞正站在月光下,疯狂地练习传球,脸上淌着泪水。王立新也流泪了,轻声对女儿说:“天不早了,回宿舍吧。”丁霞将脸埋在排球上,发出嘶哑压抑的哭声。王立新将女儿搂在怀里,心里也别有滋味。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宣泄过后,丁霞与妈妈回到宿舍。经历这些,王立新终于意识到,对女儿不能一直冷酷,现在她正处于人生低谷,再泼冷水,只会让她的自信心遭受更大打击。王立新决定换一种方式激励女儿,以母亲的温情抚平丁霞内心的创伤。

王立新没有急着回石家庄,在辽宁省体育局附近的小旅馆住下来。女儿最爱吃自己做的酱香茄子,王立新从超市买来食材,向小旅馆老板借厨房,每天中餐、晚餐做好酱香茄子,送到女儿的宿舍。闻着熟悉的“妈妈香”,丁霞的馋虫被勾了出来。她胃口大开,每餐饭量增加了三分之一,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小旅馆条件简陋,王立新住了3天后,丁霞催妈妈回石家庄。王立新微笑着说:“你一年到头在外面打球,妈妈难有机会见到你,就让我多陪你几天吧。”妈妈一个人很孤单,丁霞每天傍晚训练结束后,就去小旅馆陪她。

王立新趁机给女儿讲述老女排“五连冠”的拼搏故事:当年中国女排队长曹慧英,在赛场上鱼跃救球时,左腿摔断了。她忍痛防起最后一个球,被队医和教练抬下场。手术时,医生在她腿里植入两枚钢钉。此后,她带着钢钉在场上拼搏,夺得一块又一块金牌。王立新教育女儿:“赛场从来不相信眼泪,每一块奖牌都是鲜血汗水铸就的。”听着听着,丁霞眼睛湿润了。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丁霞与爷爷感情最深,也最听老人的话。王立新给公公打电话,如实讲述了女儿的现状,希望他在手机里给丁霞写几句话。一听说孙女情绪波动,爷爷急了,在手机里写道:“小霞,你是个志向远大的女孩,天赋也不错,具备成才的条件。爷爷一直以你为骄傲自豪,与老友聊天时,一直说自己的孙女会夺世界冠军,希望你别让爷爷失望,我在家等你的喜讯!”

王立新将公公的短信转发给女儿,丁霞一连看了几遍,脑海里幻化出一桩桩难忘往事:爷爷为接送自己摔成骨折;他深夜戴着老花镜看比赛,为自己加油。妈妈为培养自己,牺牲美好前程;自己低迷消沉,一家人焦虑失眠……这一切,统统化作了丁霞拼搏的动力。她含泪向母亲道歉:“妈,对不起,因为我不懂事,让你和爷爷操心了,让一家人提心吊胆。你回石家庄吧,以后我会好好练球。”看得出来,女儿在精神上站立起来了,王立新这才返回河北……

心灵涅槃后,丁霞不服输的倔劲又回来了。针对自己传4号位高球能力不足的弱点,丁霞请求教练组在训练馆墙壁上挂一个篮筐,训练时她要将球传进筐里。10个球只要有一个没传进去,她就罚自己再传10个。那段时间,丁霞每天训练长达9个小时,10根手指全是伤,缠满厚厚胶带。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2014年11月,全国女排甲级联赛打响,丁霞发挥惊艳,于次年春天,再次入选国家队。王立新首先在微信里祝贺女儿,接着用激将法刺激她:“入选国家队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想留下来太难了,万一被退回也别伤心。”丁霞不服气,回复母亲:“你太小看我了,这次我一定要在国家队站稳脚跟!”见女儿信心满满,王立新生出美好憧憬……

两出三进国家队,奥运冠军读懂母爱的“冷酷”

这次丁霞没有让自己和妈妈失望,稳稳地把住了替补二传的位置。2015年9月,第12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开幕,丁霞搭上了中国女排出征日本的末班车。在对阵塞尔维亚、俄罗斯、日本等几场关键战中,丁霞临危受命替补登场。她头脑清醒,敢于组织战术,盘活了各个进攻点,为中国女排最终夺冠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程收看电视直播的王立新,一次次激动得热泪盈眶。

凯旋归国后,媒体和球迷对丁霞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称赞她传球有灵气,善于传战术球,大局观好,完全有能力担纲主二传。丁霞兴奋地给母亲打电话:“我表现还行吧?你看了最近的报道了吗?”女儿刚取得一点成绩,王立新担心她被舆论“捧杀”,从此暗淡下去。于是,她又狠心给女儿泼冷水:“这次球队夺冠,你只是替补,还不是主力二传。走下领奖台,一切就从零开始,以后能不能入选国家队都很难说。”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妈妈当头一棒,让丁霞很不服气。自己是世界冠军了,入选国家队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她带着情绪说:“那就等着看吧,我会用实力击溃你的质疑!”

然而,现实再次变得残忍而狰狞。随着老二传魏秋月伤势逐步好转,加上沈静思一直主打,丁霞又成了队里的边缘人物。2016年3月,国家女排开始备战里约奥运会,丁霞又被退回辽宁队。这已是她第二次被国家队退回,打击锥心刺骨。

黯然回到省队后,丁霞恍然若梦,患得患失。王立新最担心的事又发生了,心里也有痛。然而她不能流露出脆弱,必须坚强。王立新是个有智慧的妈妈,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会根据丁霞的处境、情绪、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母爱温度,绝不一味冷酷到底,而是温情与冷酷兼备。什么时候该冷酷,什么时候该温情,都恰到好处。

因放心不下女儿,王立新又一次赶赴沈阳。这些年,她一直在幕后陪伴丁霞战斗,磨练成半个排球专家了。见到女儿后,王立新推心置腹与她沟通。她首先肯定了女儿的优点,但重点帮丁霞分析弱点:“你的每一场球我都看了,这么多年来,你传几个好球,思维就会出现短路,导致战术组织混乱。根本原因就在于,你的耐性和专注度远远不够。不克服这个弱点,你永远无法成为世界顶级二传。”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妈妈的分析理性而专业,丁霞很是服气,因为郎导也指出过她这些弱点。但丁霞很苦恼:“我性格就这样,很难改变过来。”王立新握住女儿的手:“妈妈与你一起努力。”

为提升女儿的专注度,王立新赶往小商品市场,买回绣花针、彩线、纱布。然后对女儿说:“妈妈也没学过十字绣,现在陪你一起学。”丁霞不自信:“我这双打排球的大手,能学会吗?”“怎么不能?妈妈50多岁了都有信心,你年轻,学东西快,肯定没问题。”丁霞清楚母亲的良苦用心,答应了。

每天训练一结束,丁霞就赶到妈妈住的小旅馆,母女俩跟着手机视频学十字绣,每次40分钟左右。丁霞好动,刚开始绣几分钟就坐不住了,手指还几次被针扎破。王立新除了给女儿做榜样,一心一意学刺绣,还意味深长地说:“做任何事,都贵在持之以恒。只要耐心坚持,你就会像十字绣上的花儿一样,一点点开放。”

在母亲的激励和陪伴下,丁霞渐渐由6分钟,坚持到15分钟、30分钟、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渐渐地,丁霞养成了好习惯,每当心烦意乱,她就在宿舍里绣十字绣,以平复情绪。耐力和专注度提升后,丁霞在球场上的稳定性也大幅提升。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2016年6月,中国女排主二传沈静思训练时,左手腕不幸拉伤。丁霞第三次被征召进国家队,与魏秋月和沈静思展开公平竞争。最终,丁霞凭借稳定性和实力,随中国女排出征里约。

8月21日,在与塞尔维亚队的巅峰对决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丁霞替换魏秋月登场主打。她球风泼辣,组织战术眼花缭乱,结果中国女排连胜三局,以3比1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了分量最重的奥运金牌。丁霞惊艳的表现,得到了教练组和球迷的高度认可。看着女儿眼含泪花站在领奖台上,王立新也热泪盈眶。只有她知道,母女俩走到今天有多么不容易!

凯旋回国后,丁霞回石家庄探亲。王立新告诉女儿:“其实你很努力,也很优秀,妈妈一直为你骄傲自豪。之所以屡屡对你冷酷,是怕你听多了赞美,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最终被‘捧杀’。”丁霞终于读懂了妈妈冷酷背后的智慧和爱,不由热泪盈眶。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里约奥运会结束后,丁霞成了中国女排的“钉子户”,不论大小比赛,均以主力二传的身份登场。因常年征战,她的膝盖、肩部落下了老伤,运动量一大就隐隐作痛。2018年9月,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日本拉开战幕,丁霞带伤出战。世锦赛的赛程长达一个多月,她的体力和精神消耗相当大。最终丁霞克服疲劳和伤病,与队友们敢打敢拼,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

回国后,中国女排暂时解散,丁霞回家休整。王立新利用这段宝贵时间,配合医生给女儿疗伤。在大夫指导下,她给女儿做肩部牵引,按摩腰部和腿关节,为丁霞推拿。经20多天的康复治疗,丁霞身上的老伤基本痊愈。

2019年9月,第13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开幕。丁霞作为主力二传,场场首发。她传球、发球、拦网等各个技术环节,表现相当惊艳。尤其是后排防守,堪比半个自由人。最终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煌煌战绩,成功卫冕冠军。因发挥出色,丁霞当选为世界最佳二传。

世界最佳二传丁霞:三夺世界冠军终于读懂母爱

丁霞

央视《新闻联播》先后4次对中国女排做了详细报道。收看电视直播的王立新一次次热泪盈眶,握紧拳头为女儿和中国女排加油助威。

这些年丁霞一心打球,无暇顾及个人问题。2020年,她已经30岁了。原本计划东京奥运会后退役,努力寻找自己的爱情。然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东京奥运会被推迟到2021年7月,丁霞只得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王立新希望女儿在不影响训练、比赛的情况下,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争取实现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丁霞向母亲承诺:“妈妈请放心,事业要,爱情我也要。”王立新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里约   塞尔维亚   体校   泼冷水   石家庄   女排   母爱   排球   国家队   冷酷   中国女排   爷爷   教练   母亲   女儿   妈妈   世界   游戏   丁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