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前言

张三丰祖师曾说过: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若云且慢,待我屏挡数日,然后来缓缓寻究,此便是庸夫口角,愚人心肠。

闲,其实不在远方某个悠美的地方,或是将来某段轻松的时光,闲就在当下,就在心上。

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如果歪解一下“等闲之辈”,把人从闲的等级来分,可以有四种状态:


普通劳碌人:手忙心忙 心浮气躁

普通享福人:手闲心忙 外松内紧

会享清福人:手闲心闲 气定神闲

真闲逸高手:手忙心闲 随缘自在


· 手忙心忙 ·

他们勤劳、忙碌,心怀对未来的希望,希望下面又是深深的恐惧。

他们从没有跳出来俯视一下自己的人生,他们努力追逐更多的东西,钱、知识、他人的认同感等等。他们也在追求“闲”,说是现在忙是为了将来某个时候能闲,为了老了能闲下来,能享受一下。

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他们将追逐自己的欲望当成了成功,他们错误地以为拥有更多就可以填补内心的恐惧。最终忙成了惯性,忙成了贪吃蛇,以致丧失了闲的能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终其一生。



· 手闲心忙 ·

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聪明人士,甚至是成功人士。

他们以车代步,丰衣足食,拥有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与条件。所有辛苦的体力劳作都可以别人代替,或是发明某种科技代替。孟子说: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他们是劳心者。

他们努力创造许多休闲的环境与条件,虽然身处其中,但他们并不放松。因为这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与精力维持现在拥有的一切。

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一方面除了期盼拥有更多更好,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担心江山如何千秋万代,如何才能永不不失去,因此内在有更多的焦虑与忧患。

闲适,往往只是一件外衣,他们与第一种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 手闲心闲 ·

余光中说:“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来的,惟独文化是闲出来的。”这句话暗合《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许多人体会到这点,渐渐明白忙是非常态,常处紧张,心亡生浊,久忙则变态;闲才是正常态,闲者得清,清者自明。

闲能反思,闲能生慧,不闲如何能跳出怪圈?不会闲,反致忙的效率低下,浪费心力过多。

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所以,闲也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是与忙相反的能力。忙是为了拥有更多,而闲恰恰是放弃很多,不去与人竞争比较,不去追逐过份的私欲,慢慢地回归简单质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方能暗合天理,天人合一。

于是许多人放弃拥有,闭门谢客,甚至躲进深山老林,过上清闲出世的生活。只是大部分人,”强制其心”之意未除。



· 手忙心闲 ·

万物静观皆自得,闲到心闲始是闲。

闲到一定程度,真正的高手自然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他们不再刻意追求闲情逸志、清净出世。

或许素贫贱,则行乎贫贱。依然有许多生存的压力与艰辛,但从吾所好,不与人盲目比拚攀比,自得其乐,渐入身忙心闲之境。

或许素富贵,则行乎富贵。富则兼济天下,身上依然有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但真闲是真放下,是真舍离,是心上的真功夫。承担责任不能是闲不下来的借口。反之,闲也不能成为偷懒、逃避责任的借口。

张三丰祖师曰: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若云且慢,待我屏挡数日,然后来缓缓寻究,此便是庸夫口角,愚人心肠。

闲,其实不在远方某个悠美的地方,或是将来某段轻松的时光,闲就在当下,就在心上。

心闲,关键是闲置妄想之心,闲置欲望之心,闲置自私自利之心!

责任不闲、忠孝不闲、仁义不闲,如此方有浩然正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自然有大休闲,真清净!

《菜根谭》:大烈宏猷,常出悠闲镇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征景服,多集宽宏长厚之家,何须琐琐。

庄子也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所以当提高自己境界到大知大德,自然能体会到真休闲,所谓活于世间又不属于世间,生在红尘又超脱于红尘。

人要立刻能闲,乃为高手

闲,看似简单,做到又没那么容易。从哪里做呢?古人云:做德,心逸日休;做伪,心劳日拙。这就是方向。

愿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闲逸真义。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富贵   高手   闲逸   闲心   且慢   贫贱   祖师   口角   常态   心上   将来   能力   自然   责任   更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