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放宽了,是7.0而不是6.1了,医生:不靠谱

昨天发布了一篇讲述如何选择正确的血糖测量时间的科普文章(点击查看测血糖,要测有价值的血糖,不要浪费了你的试纸),有读者在文后的评论中发布了这样一条评论: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放宽了,是7.0而不是6.1了,医生:不靠谱

对这样的评论在感叹的同时,不仅多了几分担忧,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走进了这样的误区,更不知道这样的标准是从何而来?

2021年4月19日确实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没有改变,最大的不同在于,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正式纳入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

那么,是不是只要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就可以下结论得上了糖尿病呢?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放宽了,是7.0而不是6.1了,医生:不靠谱

需要告诉你的是,此时还要排除可能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其它因素,需要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二者中至少有一项超过了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是平时血糖与三个月血糖糖平均值有一致性时,糖化血红蛋白才可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之一。

之所以有些人对血糖的正常值产生误解,可能缘于新版指南中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管理中个体化目标的设定,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比如: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放宽了,是7.0而不是6.1了,医生:不靠谱

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不是以往以小于6.5%为标准,而要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做个性化的要求,对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要求有所放宽,比如:年龄较大的人、病程较长的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放宽到7.0%,空腹血糖如果能不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做到不超过10.0mmol/L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注意的是,放宽要求并不等于是正常值,只是针对已经确诊了糖尿病的人,根据身体状况给出的宽松控制目标,并不适用于正常人以及尚未诊断为糖尿病的人。

所以当空腹血糖超过了6.1mmol/L又没有高于7.0mmol/L时,即表明血糖已经不正常了,此时最需要做的是立即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要知道餐后2小时升高发生的时间以及幅度常常早于空腹血糖出现,只看空腹血糖的高低有可能错失及早发现糖尿病的时机。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放宽了,是7.0而不是6.1了,医生:不靠谱

实际上就空腹血糖而言,保持在5.6mmol/L以下是最理想的,超过这一数值时不但血糖开始对血管产生微损伤,且血糖也将进入快速升高期,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即便是有糖尿病的人,如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以下,在防治各种并发症方面将会有更大的获益。

所以再次提醒:空腹血糖正常值的上限是6.1mmol/L而非7.0mmol/L,且如果你属于下列人群,一定要经常监测血糖,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关注天天听健康吧,方便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测血糖,要测有价值的血糖,不要浪费了你的试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正常值   血糖   糖尿   血红蛋白   低血糖   病程   糖尿病人   试纸   腰围   高于   糖尿病   年龄   因素   医生   发生   小时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