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俗话说:王侯腹里堪走马,将相肚里能撑船。古往今来,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往往都是一个能包容、胸怀坦荡的人。因为心胸开阔,所以成就了自己的魅力和人格,赢得了人心,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然后成就了自己。

做人,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应该懂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道理。凡事要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懂得将心比心,易位而处去为别人着想,明白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当然,别人不一定对你友善,但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被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纠缠。不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懂得舍小得大,让自己在纷繁琐碎中,做到恬淡从容,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些人和事,就需要理解和宽容,需要礼让三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鱼目混杂、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人都可能会遇到,不是每个人都会合你的心意,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你同频。

如果我们的心眼只有针眼那么大的话,那就有得计较,可能会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然而,通过针眼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永远也只有针眼那么大,这就会限制你未来的发展。

遇事总是喜欢计较的,迟早会钻进不理智的死胡同,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总是顽固、泥古不化的,最终都会为自己的固执而付出高额的代价。固执的人往往接受不了新东西,看不惯很多事,给自己增加烦恼。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如若凡事能做到不去计较,那么忍一时,便可风平浪静;退一步,便会海阔天空。忍,不是软弱无能,而是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是在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人品和心胸。

可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有宽大为怀,宽以待人,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是计较,越容易把自己的路堵死。计较越多,失去也会越多;计较越多,烦恼也越多;计较越多,被伤害的也越多。

要知道,人生最大的魅力,是拥有一颗宽容阳光般的心态。你越是计较,心里就越容易黑暗,总觉得别人的不是。计较越深,就越容易看重得失成败,越容易把自己陷入患得患失的境地。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只有不患得患失,不杞人忧天,遇事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理解、善待他人,心中有着善念、宽容、仁慈,那看什么都会觉得阳光,会感觉世界的美好,做什么都会有动力,前途自然光明。

宽容能够驱散怨气,理解能够打消猜忌,善良能够化解嫌隙,心胸宽广总是能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处处计较,到哪里都要争个对错输赢,只能让别人对你产生质疑,怀疑你的诚心。

现实生活中,谁都无法避免遇到一些不讲道理、喜欢胡搅蛮缠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不必计较,对于琐碎的烦事,不必纠缠,随心随缘就好。不能因为疯狂追着你,你就要和疯狂纠缠下去,那你和疯狂有什么差别呢?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与其斤斤计较,不如看开点、想开点、躲远点,尽量做到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自寻烦恼,放下不必要的纠缠,拾起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少许多意想不到的焦躁。

就像有人说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也让自己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也让自己难受。”的确如此,宽容别人其实是宽容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谅解,生命就多一点空间,生活也就多一点温暖。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做人就要宽厚,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官权贵,都要给自己留一定余地,不要把后路给堵死。如果你处处较真,不知道宽以待人,只能把人都得罪,别人也不会给你留后路,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收,也懂得放,知道得,也知道舍,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不会去斤斤计较,能宽容就宽容,能谅解就谅解,他们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得罪和伤害别人。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人来到这个世上,各有各的宿命,各有各的选择。许多的事情,与其斤斤计较,不如置之一笑。因为万事不太计较,烦恼自然就会减少,那么才会拥有更多的美好。

太过计较了,心里总是会放不下,因为放不下,心里就会有执念,因为得不到,就会有更多的烦恼。烦恼就从计较开始,越是计较,烦恼就越多,懂得放下计较,烦恼就少了。

计较有多少,烦恼就有多少

有时候,你给别人留一条退路,就会让别人对你多一份感激,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安逸。你把别人的退路都堵死,别人也会想方设法阻断你的前行,让你在前进途中麻烦不断、坎坷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泥古不化   宽大为怀   烦恼   宽以待人   蝇头小利   针眼   可能会   斤斤计较   患得患失   退路   心胸   宽容   成就   疯狂   人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