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双减”之后,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

想让孩子脱颖而出,需要孩子和家长齐心协力。

作者 | 番茄妈

2021下半年的新学期终于步入了正轨。

就在过去的一个暑假,相信所有的家长都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般的“变革”:

各大培训机构、线上辅导班相继被喊停;


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个小时;


学校取消重点班和实验班,从老师到校长都要开始轮岗;


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接二连三砸来的政策,都在宣告着同一件事: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中国的教育,彻底要变天了!

新的教育时代,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新考验。

我相信,随着“双减”的深入实施,未来这四种特质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佼佼者。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拥有内驱力的孩子

前几天,看到有网友吐槽:

新学期伊始,孩子周末没有培训班,作业一会就做完了,整个人无所事事,白天找朋友疯玩,晚上回家就刷手机,过得比暑假还潇洒。


同样是周末,闺蜜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却一大早自己去上了钢琴课 ,还主动预习了下周的内容,读了半本《历史的温度》。


不得不感叹,“双减”正在加速孩子们的两极分化。

是啊,双减之后,不再有校外辅导机构和线上教育,不再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外力干预少了,真正考验的就是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真心热爱学习、不是为了家长和老师而学,不是应付考试而学的孩子,才会真正走到最后。

心理学上,我们管这种不需要外界驱动,发自内心的行为,叫做唤醒“内驱力”。

“最美女翻译”张京从小就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父母知道后,不仅支持她把课余时间都拿来看美剧,还带着她去国外旅游。

在见过世面以后,张京下定决心,未来想要成为一个外交官。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为了这个梦想,她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

从考入外交学院,到进入外交部,到成为外交翻译官,到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贴身翻译,她一路披荆斩棘,毫不退缩。

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就像装了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永远大步向前。

内驱力,可以说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特质,它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走多远。

想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家长首先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和目标,并且鼓励孩子去追“梦”。

可以是某所大学、可以是一个职业、可以是发自心底的呐喊与憧憬:

就像前段时间感动全网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他这一路信念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这一世。”

梦想和野心,才能激发出一个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多给孩子一些学习自主权,不要总是过度干预和监督孩子;

平日里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来自父母踊跃的赞美、鼓励和爱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燃料。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

有人说,“双减”后的中考就像是开盲盒:

初三之前,几乎不月考、不单元考、期末考不公布成绩,不公布排名;

到了中考,就像开盲盒一样,一半孩子进职高,一般孩子进高中,彻底实现教育分流。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这么看来,孩子现在是快乐了,可是到了中考,面临的却是更残酷的命运。

所以,双减之后,想要让孩子顺利进入高中,完全是看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看他在自由掌控的时间里,学习哪些知识,看哪些书,去哪里找学习资源;

看他在不和别人比较的情况下,如何督促自己,为自己定好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且一点一点的去实现。

想要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父母一定要早点帮孩子养成这3种学习习惯:

看过这样一张偷拍照:

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的灯光下,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把书包当作书桌,全神贯注地写着作业。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一旁的家长不由得羡慕不已:这么主动学习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原来,这个小女孩叫马依晨,刚上小学的时候,她也特别喜欢玩耍,没有现在这么自觉。

不过父母一直给孩子灌输观念:必须要先把作业写完才能够出去玩耍,并且严格监督。

久而久之,孩子也发现先写完作业,才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慢慢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

所以,想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父母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立好规矩。

双减之后,孩子们可以拥有大把独立支配的时间。

如何结合自身情况,科学的分配好时间,对孩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第60届国际数学竞赛金牌获得者邓明扬就曾做过一份假期安排表。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每天上午跟着学校复习,下午自主训练、阅读、运动、休息,从早到晚安排得井井有条。

邓明扬能有这么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得益于母亲对他的教育。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会引导他制定计划表,完成计划后还会给他积分作为奖励。

长期的坚持下,他不仅越来越自律,还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世界经合组织一项研究报告认为:

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当下教育及今后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

而语文作为贯穿孩子整个学习生涯的主要学科,一直稳居学科C位。

所以,双减之后,孩子们多出的空闲时间,父母完全可以用课外阅读来填补。

有条件的,父母不妨陪着孩子一起阅读;

没有时间的,也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打造一个角落,供孩子全身心地安静阅读。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有一技之长的孩子

知乎上看到有人提问:

“双减”之后,什么样的孩子能经得住考验,真正走到最后?

点赞最高的答案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孩子。

何为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拥有别人无法代替的技能,也就是一技之长。

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研究电子产品,十几年后,他不仅创作出了火遍全网的爆款视频,还在自己家的卧室里采访了苹果的CEO——

他就是在B站拥有700万粉丝的人气博主何同学;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有的孩子从小喜欢机械、模型,二十年后,他成为全国第六届数控大赛冠军,还当了一名广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他就是9年前毅然从北大退学,转读技校的传奇学霸周浩。

有的孩子从小喜欢整理、收拾杂物,三十年后,她的自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风靡全球——

她就是著名的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

可以看出来,拥有一技之长的孩子,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发热,活出广阔无垠的人生。

如今各式人才及新兴领域正在崛起,未来的就业市场必然是百花齐放的。

而双减其实也是给普通人家的孩子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与其让孩子陷入无止尽的教育内卷与竞争,挤破脑袋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

不如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这样孩子不仅能在平行赛道上获得更多的瞩目与掌声,还可以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中,获得人生的价值感与幸福感。

所以,双减之后,父母要清晰地为孩子制定最适合的路线,而不是为过去的标准所裹挟。

这就需要父母平常多和孩子沟通,有意识地发掘孩子与众不同的禀赋、爱好、特长,然后鼓励孩子自我实现。

找到孩子真正的“一技之长”,并且鼓励他快乐而努力的坚持下去,才是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拥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孩子

马云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过去百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科学、产业,但未来,我们要教育孩子的则是关乎创新、创意、建设性,你要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情,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的确如此,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

未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国家需要的,不再是从前靠填鸭式喂养出来的流水线型人才,而是创新自主型的多元化人才。

这些只通过刷题、读死书,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孩子拥有思考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实践能力......

前几天,14岁初中生程大拙考上清华的新闻全网刷屏。

他不仅是年纪最小的本科生,还将免除中考、高考、硕士生考试、博士生考试,直接成为清华大学博士生!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据了解,程大拙是物理数学“双料学霸”,不仅屡次获奖,综合成绩也常年保持年级第一。

而且,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

喜欢运动、会拉小提琴、会吹口琴、会谱曲、还曾经和同学一起在晚会上演奏钢琴。

不仅如此,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他曾经趁着课余时间自制了一架纸制望远镜模型,样式精巧,引得同学纷纷赞叹。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正如他的老师所评价的:“学的时候拼命学,玩的时候也拼命玩。”

“双减”其实也是国家按照,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来调整制定的。

就像网上曝光的小学生课程表中显示的那样: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的数量明显比之前有所增加。

其实这也是希望我们的孩子从过去的书山题海中抬起头来,多去做一些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比如运动、画画、弹乐器、做实验、编程.......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未来才不会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机器”。

而是通过各种实践“打开眼界,打通任督二脉”,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双减”时代正式来临,未来这4类孩子将脱颖而出

“双减”之后,不少父母长舒了一口气,觉得砍去了补课班和作业,自己和孩子都可以轻松些了。

可是,如果你真的认为“双减”之后,父母可以撒手不管,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生长,那么“双减”减掉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负担,减掉的更是孩子的未来。

很赞同作者白滔滔的一句话:

双减不是让父母和孩子双双躺平,而是让每个孩子和家庭走自己的路。

这条路,其实比考试竞争的道路更加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爱,而不是蛮力和金钱。

以前,我们可以还依赖学校、培训班。

可双减之后,孩子真正能“拼”的只有父母。

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父母务必要以足够的耐心、远见和格局,为孩子保驾护航。

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政策如何改革,那些优秀的孩子背后,从来都少不了父母的奋力托举。

点个赞吧,祝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未来乘风破浪,稳操胜券。

与你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培训班   未来   孩子   作业   脱颖而出   创造力   想象力   中考   主动   家长   父母   习惯   竞争   正式   时间   喜欢   时代   考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