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近日,看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杭州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俊俊,假扮妈妈,在网上找了一个教育专家掏心掏肺地“诉苦”,想借用专家的话来“教育”爸爸,说说怎么当父母。

一天晚上,俊俊妈妈和家里人同时收到了儿子发来的聊天记录截屏,里面是俊俊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和“教育专家”的对话。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我怕专家觉得小孩子弄不灵清,就假装自己是个妈妈。”

俊俊说,发给家里的大人们看看,需要好好反省如何教育孩子。但是他唯一没敢发给爸爸,他说爸爸太凶了。

记者打电话到家里,俊俊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他举了几个例子,说爸爸总是跟自己反着来。

明明最喜欢游泳,不给去,竟然安排了踢足球。

“暑假这么热,我爸给我安排了每天踢足球。我最不喜欢这个,太阳这么晒,他就说别人照样在做,为什么我不能吃苦,跟没骨头似的。”

俊俊又说,“家里奶奶都说我能吃苦了,这么大太阳不是都坚持着么?”

爸爸却觉得“现在的孩子太有个性,家长不好当”。

他跟记者解释说,去游泳没有大人陪不放心,但暑假还是要适量运动一下的,踢足球是早上8点,太阳也不是很晒,而且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可以做伴,家长觉得这个挺好的。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小男孩的“机智”让网友连连称赞;他宁愿上网找教育专家倾诉也不找父母说,这份“无奈”也充分暴露了父母教育的误区,亲子沟通是有障碍的。

看到这里,聪明的家长也会发现其中最关键的问题:

孩子喜欢游泳,爸爸却安排他踢足球,只因“家长觉得这个挺好的”,而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要,却直接被忽视。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根本不会管孩子的想法。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我们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还能有错?”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他们摆出家长的权威姿态,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做的却是看不见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不尊重孩子意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的自私行为。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一直都非常喜欢物理,想报物理兴趣班,然而爸爸却说她英语不太好,应该加强,最终强迫她报了英语兴趣班。

综艺节目《少年派》中,初中男孩吐槽妈妈强制要求每天必须吃苹果、鸡蛋。小学以来吃过的2190个苹果、547.5个鸡蛋,他一个不落,全都记在心里。

一个亲戚家的孩子,高考失利考了一个三本,家里人不愿意,好说歹说劝他复读。

他认认真真跟家里人说:“你们不了解,只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再复读一年也是浪费时间。我想好了,就去读三本,毕业之后在社会上积累工作经验。”

孩子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家里人根本听不进去,搬出一堆亲戚朋友给孩子施压说教。孩子没辙,复读了一年,然而还是只考上三本。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家里人还是不甘心,劝他再复读一年。

他们不知道,复读一年的时光,那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身心折磨,而且心不甘情不愿的复读,根本没什么效果。

在又一次的争吵周旋后,孩子最终还是拗不过父母过于强硬的态度、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再度复读,仍然是同样的结果。

而此时,孩子的心已经麻木了,对父母,也已经失望透顶了。耽误的两年时光,永远也追不回来。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总自以为是地以自己的想法,去给孩子所谓“最好的”;

总觉得“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对孩子进行说教,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你所喜欢的,不代表孩子也喜欢,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不代表孩子也是这么想的,更不代表孩子做了你期待的事情之后会觉得开心。

这种最常被我们忽视的行为,却是对孩子最真实的伤害。



我有一个朋友,自己喜欢买很多很多衣服,也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女儿买一堆衣服鞋子,可是才上小学的女儿,对衣服鞋子根本没那么多要求,只是觉得哪个穿的舒服穿哪个。

可是朋友总是会强迫女儿按照自己的搭配来穿,女儿不愿意就说她“不听话、不知好歹”,母女二人经常在大早上为穿衣服的问题闹得非常不开心。

大部分父母,本质是因为太爱孩子,怕他受伤,怕他走错路,想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一切给孩子,把自己经验里所认定的最正确的路指给孩子。

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自觉地认为孩子的意愿和选择是不重要的,大人觉得怎么省事怎么来,怎么简单怎么来,“只要我觉得好就行,孩子怎么想无所谓”。

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偏见,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深以为然。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哪怕孩子再小,他的情绪、感受、思考、想法,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都是应该被父母接纳、重视、尝试去理解的。

如果一个孩子,感受不被接纳,想法不被尊重、表达不被回应,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自我价值感低。

就像把一颗石头投入湖面,没有一点回声,那种巨大的孤独、失落和绝望,是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承受的。

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陷入被动、压抑、甚至是对抗的状态,再怎么拍打,也弹跳不起来。

因为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自主权、掌控感,失去了生命中最核心的生机与活力。



圣贤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庄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告诉我们:“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意思是即使自己很喜欢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很多父母,都需要把这句话谨记在心中。

你觉得草莓贵,是好的,但是孩子可能更喜欢苹果,你不能强行拒绝孩子要吃苹果的想法,塞给他草莓;

你觉得其他父母都带出去旅游,我家孩子也不能输,也要出去长见识,可能孩子并不喜欢枯燥的景区、拥挤的人群,觉得蹲在马路上看看蚂蚁搬家更有意思;

你觉得女孩子弹钢琴更有气质,小时候自己没条件,长大了一定得给孩子安排上,可能孩子先天五音不全,并不喜欢钢琴,也很难学的好。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父母不要看着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自己觉得什么好就让孩子做什么。

应该多关心孩子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听听他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多根据孩子的天赋、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来办事,对孩子更好。

不是说孩子怎么想的就直接按照他说的做,更不是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批评或忽视、否定。

而是愿意倾听孩子背后的思考和真实想法,如果他有自己的坚持和道理,就可以尊重他自己的决定,让他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

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比你给孩子再好的一切 ,都来得重要。

家长这种“为孩子好”的行为,孩子不需要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家长   孩子   勿施于人   家里人   游泳   想法   家里   爸爸   父母   女儿   衣服   苹果   妈妈   专家   喜欢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