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内网公布了阶段性的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辞职,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童文红记过处分,涉嫌男员工被辞退,永不录用。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勇在阿里内网公布的阶段性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这个处理结果远远算不上是给整个事件画上圆满句号的休止符,只能算是在这场抗争中的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但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没有现今社会良好风气的塑造,没有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或许这件事将在资本的围猎下石沉大海,彻底消散在迷雾之中。


前段时间,都美竹在忍无可忍的境地下,爆出“吴亦凡诱骗女性发生性关系”的丑闻,并力指吴亦凡存在“灌酒后趁对方不清醒发生性关系”的情节,一时间大家都沉浸在“瓜田”中开心吃瓜。最终瓜熟蒂落,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而锒铛入狱,为“都美竹举报吴亦凡诱骗女性发生性关系”一事一锤定音。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都美竹爆出“吴亦凡诱骗女性发生性关系”

事件时间线回顾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在这之后,有人将这名阿里巴巴的女员工与都美竹一并,视为个人对抗资本的史诗,将其拔到了英雄浪漫主义的高度。


可是这种英雄主义的叙事方式,往往却含糊了重点、混淆了视听,让大家将关注点放置于强者和弱者间的互相对抗等核心之外的议题,从而使我们应关注的事件重点为之失焦。


受害者在其微博的PDF长文中自述,控诉施害者“在吃饭期间仍打着冠冕堂皇的工作名义来劝酒,让人不敢拒绝,不能拒绝”,这直接导致了她后面的醉酒无意识情节。


很明显,面对上司的多番劝酒请求、多次语言施压,阿里女员工为何不敢与其抗争、不能勇敢说“不”成了我们最应深挖、最该知晓反思的问题。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酒桌布中,权力亮起了拳头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酒桌文化起源源远流长,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诗经》里就有20多处提及酒,酒被赋予上了礼仪、社交等丰富内涵,可以说酒文化已然系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了。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酒桌文化中,劝酒文化上构成了整个系统的根基。


我们时常说道“凡事讲求先来后到”,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信奉的是一个“理”——因为你先来了,你有先一步享受的道理。


劝酒也如此,也有属于它的一份“理”——你的社会地位越高,代表着你更有能力,也就说明你在全场中最有话事权,说话也最有份量,因而谁劝酒谁喝酒、谁该敬谁、谁该回敬在这里一目了然。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源:公众号市井望远镜


从敬酒手势、斟酒身段到谁坐主宾、谁坐副宾,从敬酒、代酒、祝酒到主陪、副陪、三陪、四陪,封建腐朽的森严皇权等级制度在这里得以“借身还魂”。


想起之前曾被朋友评价我“好的不学净学坏的”的两个酒桌碰杯手势:一个是拇指、食指这双指捏住酒杯,与人碰杯时伸长中指顺势下压对方酒杯,再接着往前一顶,完成藐视对方的碰杯;另一个是与人碰杯时,尾指伸长轻抬对方杯底,自己酒杯往前一顶,完成敬重对方的碰杯。


这简单的两个碰杯手势的背后,实则是一种深层次的权力炫耀,同时也是对身边人一场关乎服从的测试,将迂腐霸道的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地有高低人有贵贱"这句话的真实速写。


这更像是HK地区黑社会的一种“变形”,把比拼酒量当作比拼勇气的替代,以此来体现身份、地位和忠诚。“一个敢为大哥出生入死小弟必然能受到重用,连性命都能豁出去的人,很难因为几分臭钱而对大哥忘恩负义、背后捅刀。”在这种香港黑社会中时常上演的情景,就是酒桌文化的“实体化演绎”。


换做现今体制或企业遇到的酒桌饭局,大抵的含义是:我作为领导,当你因我一句话就喝到大醉喝到呕吐,宁可牺牲自己的健康,这种表忠心的实诚值得我信赖。求我办事的人多如牛毛,但从酒桌上确定了你是那位唯一可与我同船渡河的兄弟。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教育皮下,糟粕披起了新衣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哈佛女孩刘亦婷》


早在多年以前,风靡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被众家长视为教育孩子的圭臬,里面提到的“学会忍耐和坚持的捏冰环节”被许多人争相模仿。再到后来,日本孩子大冬天在室外赤裸上身的新闻层出不穷,一种“狼性”教育的新论调由此展开。


在我看来,狼性教育与酒桌文化根出同源,都是权力炫耀的一种异变,但是却为自己披上一层教育的外壳,一不留神就会被它的外表所蒙骗。你说一个小孩大冬天的出去挨冻,他能明白个啥的坚韧和坚持?他无非就只有两个念头,一是天气寒冷冻得浑身难受,二是觉得能隐忍下来可以获得父母一顿赞许的表扬,能逗得父母开心。而父母得到的就仅仅只有“我好好教育了孩子”的自我感动和“我是你爹”这种权力支配瞬时的快感罢了,幸运的话,还可能多“收获”一张孩子感冒的药单。


被这种坏风气带动的,还有企业的狼性文化。


小企业屁事多,非要学什么奇奇怪怪的手段来提高小团队凝心聚力的氛围,曾见过什么“不完成业绩就在公司写字楼底下裸奔”,或者是生吃青蛙等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甚至是如视频中互相掌嘴的“奇葩”存在,公然将人类数千年积攒下来的文化和为人的尊严一并揉碎。



“恶心的企业文化”


“它真的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吗?它真的能够称之为企业文化吗?它真的能让公司盈利有明显增长吗?”


我想将这几个问题高悬在掌管着权力的几位公司领头人头上。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亟需破局,如何能走向远方?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没有破局的可能。我就是持这种悲观的态度。


有人期待着新一代90后领导干部能勇敢走到台前,守住本心、一扫陋习,将各式糟粕剔除出环境之中。


昨天一条“腾讯实习生建议高管颁布拒绝陪酒条令”的热搜确实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好像证明着90后的年轻人,确实在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着社会认知、改变着社会现状,划破黑暗奔向黎明。


从阿里的酒桌文化到官场的服从文化,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腾讯实习生建议高管颁布拒绝陪酒条令”中的聊天截图

Ps.虽然语言欠妥但勇气可嘉


可是真的能够做出改变吗?


回望酒桌文化深层次的含义,我们会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即使斩断了枝叶也伤及不了根基,无非是因为人们需要应酬,应酬需要酒桌,酒桌上的酒只是打开应酬局面的一种工具,其背后逻辑里掩盖的是腐败、贿赂、圈子、权力和性。


人们认可往往不是酒,而是酒桌文化所带来的一切额外附加值,人们对权力最朴素的需求和对手段最幽暗的心理在酒桌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试想,为何体制内的官员给人的印象大多都是不近民意、不接地气、高高在上?因为某些官员在酒桌上耍官威、耍特权惯了,连自己人都敢欺压,又何惧于普通百姓呢?


同问,为何许多政策本意是好的、但真正施行起来、落实下去却变了味?因为某些领导们都实践着他们认同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这一“酒桌真理”,便将那小酒一喝醉熏天,既喝乱了政策也喝坏了党风。


酒所带来的不止是舌尖、喉咙与肠胃的辛辣。


只要一日不消除人心的险恶与黑暗、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和猜忌、消除权力与金钱的诱惑,就没有一日能彻底与酒桌文化相决裂。


分析至此,我只觉得活着很难。


既然消灭无望,那我以最朴素、最纯真的念想去期盼:能有一天可以将“酒桌”文化变成“可乐”文化,等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选可口可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阿里   实诚   条令   哈佛   文化   腾讯   糟粕   阿里巴巴   阶段性   官场   酒杯   手势   应酬   权力   酒桌上   父母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