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法国作家法郎士曾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将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的,因而,必定是可悲的。”

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天性,尤其是在信息内容无比充盈的互联网时代,与内容质量同样重要的是内容题材能否满足人们的偏好需求,而这种偏好需求就是由好奇心所驱使的。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近期,西瓜视频的品牌slogan从“给你新鲜好看”改为“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转变的背后蕴藏了哪些内容的发展趋势,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驱动

心理学上认为,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众眼中,虞书欣是能唱能跳的女团idol,而在西瓜视频发布的首支独家Vlog中虞书欣展示了她“好奇宝宝”的一面,吃饭好奇,失眠好奇,购物也好奇,这种好奇让她拥有了很多特殊的技能。

谁能想到光鲜亮丽的时尚偶像,竟然是传统技艺“采耳”的深度爱好者?在Vlog中,虞书欣与“模型师老原儿”用大耳朵模型直观地让用户了解耳朵的原理,共同科普采耳知识,欣欣子还如数家珍般介绍自己的采耳道具,爆料曾经在综艺节目中为众多队员做采耳按摩。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人,因为好奇才会探索,因为探索才会有新的收获。这种对新鲜事物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知识性内容”。西瓜视频正是看到了好奇心影响下的“知识性内容”发展潜力,激发更多的人因好奇加入探索队列,共同挖掘新的内容High点。

而在虞书欣之前,西瓜视频已官宣邓超为“首席好奇官”。短短十几天时间,邓超发布的三条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400万,与内容创作者深度合作的好奇心问题,激发了海量用户的创作热情。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这种“因好奇而探索,因好奇而消费”的行为逻辑,已经打破了过去视频看后即过的传统模式,它用好奇在用户心中种下了一枚种子,不仅让用户乐于看,未来更会吸引用户主动看,甚至主动去延展更多的人看,这才是西瓜视频转变品牌Slogan的核心。

较长视频的破维出击

如今,长视频经常被剪辑成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追剧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休闲新姿势。但如果你经常刷短视频,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短视频系列化,尤其是各种电影剪辑和知识视频。长视频变短,短视频变长,较长视频的出现来源于用户对于内容的追求。西瓜视频顺势而为,以较长视频形式持续深耕,破维出击。

其一,较长视频不是长视频的阉割也不是短视频的拉长,它有自己的内容逻辑。以影视评述视频为例,想要在一分钟内说清楚一部90分钟的电影或40余集的电视剧,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想要把剧情内容的优势核心突出出来,必定需要一定的时长去承载它,若只是如谢耳朵评价《甄嬛传》那样去评论影视作品,很难创作出亮眼的内容。

所以较长视频并不是将长视频进行粗暴的阉割,或者将短视频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内容的表现方式与手段,选择适合的内容形式,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更多想要了解的内容,达到对好奇心的最大满足。

其二,较长视频的内容形式注定其必须具备内容品质。举个简单的例子,脑洞巨大的网友曾经提出“电鳗电电鳗电鳗会不会被电鳗电死?”这种看上去是无厘头的问题,也被西瓜视频创作者@这知识好冷 解答出来了。其实两只电鳗身上都有一层保护层,所以电鳗电电鳗电鳗不会被电鳗电死。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这种脑洞问题,在短视频中很容易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出现,并不能满足用户的好奇心,而较长视频的视频形式注定其必须有详实有趣的内容,才能引导用户完整的看完视频。对较长视频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满足好奇心的“知识性内容”不仅要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其三,较长视频给予创作者更多提升粉丝粘性的可能。今年6月,巫师财经加入西瓜视频,开通账号后的首发视频便获得超700万的播放,粉丝量20天破200万。只有用户粘性高的平台,才能吸引粉丝并长期留存粉丝。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一个30秒的视频很容易刷后即过,但较难有用户粉丝的沉淀,而较长视频则拥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账号的独特魅力,与用户粉丝建立信任感,提升用户粘性,留下用户。

从“习惯视频能给你什么”转变到“用户希望获得什么”之上,西瓜视频变化的品牌主张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思考更是对未来视频行业发展的探索。较长视频的横空出世不是降维打击,而是破维出圈,满足更多人对于内容的需求。

较长视频的好奇营销内驱力

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曾在微头条写道:“有那么多人使用着西瓜视频,通过它开眼界、涨知识,就是因为视频这种载体信息密度更大、呈现更立体,能帮助更多人看到世间的美妙,看到人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技术加持,当代人的眼界和审美早已被几何指数级拓宽,未来视频平台不只是内容的集散中心,同时也赋予了营销更多的可能性。

更强的内容触达

西瓜视频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平台,从《考不好没关系》的内容出圈,再到本次的Slogan调整,我们可以发现,西瓜视频一直在用创新引导视频平台的营销形式发展。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较长视频的出现,让原本只能以硬广植入的广告有了更好的内容载体,多元化、深度化的内容展现形式,让企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多样的形式来深化品牌主张与品牌内容。

在西瓜视频上,既有今日头条、抖音等短视频、资讯平台的强势引流,也有海量的长视频内容供用户挑选,还有精耕细作的较长视频,这让品牌营销更为简单。短视频引流,长视频中插,较长视频内容沉淀,品牌营销不再是某个领域的单打独斗,而是多维合力出击,打出品牌的强影响力。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更强的信息卷入

从“好看”到“好奇”的背后,是从“我看到”到“我想看”的行为逻辑转变。表面上是平台内容逻辑的转变,但实际上是西瓜视频洞察到了用户内容消费的偏好转变,通过好奇心的内驱引力和较长视频的深度内容,吸引用户在过去推送什么看什么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新的内容领域。

例如西瓜红人“野行涛哥”用整整七年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钓鱼。这原本是一件在路人眼中很枯燥的事情,涛哥却可以用细致的讲述点亮门外汉们的好奇心,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被其带入了坑,这就是好奇心带动的“信息卷入”。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品牌要知道,很多时候消费者只是被自己原有的认知束缚住了,对于外界的新产品、新功能、新价值并不能很好地及时获取了解,他们需要品牌的专业内容来指导与阐述,调动好奇心,激发消费需求,进行消费转化。

更广的人群覆盖

这几年,提到视频,提到营销,人们常常把关注度只放到年轻人身上,往往忽视了中、青年人群均有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这就导致有大量的内容需求暂未被满足,有大量的流量红利有待挖掘。据2019年6月巨量引擎数据测算,西瓜视频用户群中对西瓜视频偏好度与关注度(TGI)最高的群体为中青年用户群,人群覆盖面更广。

近些年,西瓜视频持续投入资金、流量扶持创作者,从“活字计划”到“西瓜大学”,韩船长、野行涛哥、李永乐老师、渔人阿烽、阿木爷爷和小艾大叔等平台原生创作者已经崛起,向不同年龄层、不同内容需要的用户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平台、创作者与用户三者间相互吸引促进,实现正向循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面对当下的流量焦虑,西瓜视频以好奇心为引力内核,吸引海量用户,扩大流量基本盘,帮助品牌有更多元化的人群选择模式,触达更大体量的目标受众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

更细的垂类划分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多么垂直细分的内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被称为当代鲁班的阿木爷爷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加工各种木材创作有趣的物件原本是一种很小众的兴趣爱好,但阿木爷爷通过搭建木质拱桥,展现榫卯的中华传统技艺,被“识货”的用户看见、转发和分享,最终让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惊人的1119万。而这种在木制品上的垂类细分内容,也值得家居品牌借鉴,未来帮助自身的品牌建立文化引力。

从“看有所乐”到“看有所得”的好奇心破维

有人说,视频风口已过,但实际上视频的发展潜力远不止于此。相信西瓜视频本次以“好奇心”为切入点,以较长视频为媒介,打破曾经的长短视频之争局限,不仅为用户找到了获取内容的新可能,也为创作者挖掘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更为品牌未来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相信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被用户点亮,越来越多的营销可能被平台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好奇心   电鳗   粘性   知识性   创作者   所得   西瓜   好奇   粉丝   形式   品牌   更多   内容   用户   平台   游戏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