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这个主题想了许久,本来打算有空就来说点感想的,也一直拖了很久。

这些年陆续读过张爱玲的小说、翻译,后来自己剖析了一下她的内心世界,发觉自己好像能看穿她的想法,却无法理解那样的人生观念。

当然,我不否定她的文笔,毕竟一个十二岁不到的少女,就能写出生平第一篇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以创作才能和文笔而言,大概没有人会认为她不够独特和才华。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对女性群体的细致诠释,的确能一语道破,又或者引申出的世道人心一语道穿,加上骨子里天生的冷漠傲视,令世间许多痴男信女为之倾倒。

在说她的作品同时,先来谈谈张爱玲的性格,不谈文字,由许多照片就能看得出来,她总是抬高了头,以一种氤氲睥睨的姿态,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就连她对于除了好友苏青以外的海派女作家,都表示相当的不屑,张爱玲的高傲与自负,我想没有喜欢她的人会否认。

由于出身的关系,张爱玲身为李鸿章的姻亲后代,贵族子弟的习性或者豪富人家奢华的描写,无论是早期的作品或中晚期的创作,仅仅小地方有所不同,大致上都有一股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奢靡气息。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对于我个人而言,张爱玲的创作与个人想法,都跟许多文坛大家不同,因此我阅读了一段时间,试图分析了一下她的写作本质。

尽管像《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这样的代表作很出名,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张爱玲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以文学价值来说,张爱玲可能是那一代女作家的翘楚,一个天才小说家的诞生,毕竟就是笼罩在许多人头顶的乌云,同时期或后来的女作家们,她本人不看在眼里,就连进入张爱玲文字之内的读者们,同样也无法从别的作品中得着感动。

张爱玲的世界,简单来说,永远只有她自己。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尽管她笔下的人物看起来多姿多彩,但所有的作家可能都不会放弃一个主题:描写自己。

可能你会觉得,把自己代入写作的人物,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自恋的作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就是由于这样的自恋,将自己投射并放大在所有的主角之上。

读张爱玲的小说,看完第一本可能会觉得很独特,毕竟自己看见的应该会是特立独行的女主角,但一路看下来,你会发现第一本和最后一本,大致上没有多明显的差异。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或者说,一个作家的“自恋”,意淫一下现实生活,然后将之变为幻想的文字,在创造角色的同时,作者通常会自外于整篇小说,按照自己的设定和不同的形象,来加以琢磨心理与情节变化。

但是,阅读张爱玲的小说,等于就在剖析她身处不同时段的想法,她的世界观相当狭隘,通常只有个人的感情及意图,缺乏对他人的关怀,配角比照主角来看则有些苍白而模糊。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就拿小说《色·戒》来说,你说你看到了真爱。

那么爱需不需要物质的确认与浇灌?或者爱情有没有什么不纯洁或不纯粹的内涵?人性面的探讨,这是文学最需要探触的范畴了。

我想张爱玲在作品中点得相当明白,没错,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描写,女人那份小心思底下,往往有着男人难以明了的感情因素。

爱国爱民的小说家满街都是,不落世俗而选择诚实面对自己感情的人就相对显得珍贵。

这是两个被我们所长久嘲笑和摒弃的人性面。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至于王佳芝爱不爱易先生?还是引用原著的这句话:“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 ”

王佳芝真的没爱上易先生?女人会因为有谁爱上自己,而情愿放弃自己的任务和生命?我一直在斟酌太晚了。这个叹息,前面对应的是王佳芝的心情:“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王佳芝认为易先生爱她,而她放人是因为自己瞬间发觉真的爱上易了,所以才有那句“太晚了”。

易先生想的是身心双方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整件事是一场误会,谁也没真爱上谁。张写的是绝大多数人真实的人性。这才是我所读到的故事。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当然也仅仅是拿《色·戒》来举例子。

所以说张爱玲的文字及个人形象太特别了,全中国的人在当时关切的是战争,她却只写生活琐事和爱情追求,当作家们对于新思维和革命大力赞扬时,张爱玲又转而描述封建情节,书写并刻画着旧时代的风情。

张爱玲不特殊么?她的创作主题永远和时代对立着,由于她对自己的文笔太有自信,所以会有那样的作品产生,并且用自身的经历来进入小说的世界。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所以无论是写哪个主角,白流苏也好,顾曼桢也罢,甚至是曹七巧都可以看出她的影子,所有的角色心态和想法的雷同度极高,即使是时代不同的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怨女》对上书写土改的《秧歌》。

除了情节不同之外,或者用字方面有些出入,她写文的调性都大同小异,在简单而没有丰富描述的内容里,她就化身为所有主角的影子。

对于胡兰成的感情,则在不同的小说里面都能看得出来,而创作背景的单调与狭小,则诉说了张爱玲的人生,她对于爱的执着,面对战乱的淡定,甚至是一无所感。

那样的一无所感,会让读者觉得小说作者本身的心态可议,强烈的自私,或者是极度的自恋,以及深切的自傲,一切都与书外作者的自我息息相关。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举例来说,张爱玲笔下白流苏在《倾城之恋》的感情世界,我就不多谈了。

特别指出关于《倾城之恋》的背景,女主角就是一位落魄到香港的上海富家女,由于婚姻失败,这个女子感觉不出时代改变的号角,她只想着自己的面子,觉得自己被人奚落,怀念过去的豪奢,并痛恨着感情的难以维持。

这样一个女人,完全不在乎日军已经攻陷了她的家乡,或者屠杀了她的同胞,更不在乎侵略者将要打到香港,此书已无关乎”倾城“,女主角仅仅在意的是男主角范柳原对于她的”恋“是否存在罢了。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想法,与其说是叛逆,不如用刻意的特立独行来看待,这样性格的作家,她是唯一一个。依我的猜想,这样的刻意,或许也是出自她的自傲?

或许也是因为张爱玲的小说不耐读,大约看过一回,我自己就没有想要重复阅读的欲望了。反过来说,她写的情节很简单明晰,因此记得很熟,这或许也是我不愿回顾的缘故?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这种笔下的狭小眼界,就如同张爱玲化身为白流苏所居住的香港,没有朋友、亲戚,一切只注重自己,强调着对于感情世界的诉求。

一个作家的现实生活,绝对会影响写作与创意,特别是女作家。

因此张爱玲面对抗日和国共内战,写出的作品就完全表现出那样的经历。

比如她写家道中落的富家女,或者写无法决定个人命运的弱女子,在她的文章里面,往往可以看见不同时期的心境,更多的则是她的前夫、知名汉奸胡兰成的影子,张胡两人民族概念和家国思想薄弱,他们都只在乎自己的生存,因此更显得自私自利,而视小民在抗日阴影下犹如草芥。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有人认为那是一种小女人的想法,因为她笔下的世界观是狭隘的,除了自己别无其他,她描述时代背景,却缺乏一种对于他人的关怀与温情,因此张爱玲的写作主题永远充斥着对于宿命的挞伐。

或许在某些角色上面,还有强烈的骄傲、寡情、自恋、淡漠,读她的文字,就会觉得她写的精神世界极度匮乏,她似乎活在一种只看得见自己,并且不断与自己的感情搏斗的日子里。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我不否认这是一句非常主观的说法,我真的不喜欢她刻意的设定,或许文字方面,张爱玲的确有独到之处,她的创意也繁复多变,然而无论情节再怎么纠结下去,这位女作家永远只有一个单一主题——自己。

华丽的角色确实在小说中比较常见,然而张爱玲的小说人物,只有炫目的主角,以及细腻的感情想像,全都属于她的样板,因此许多作品阅读之后,大概也就寥寥几篇小说。

如《金锁记》、《半生缘》、《倾城之恋》等,或者是《海上花》的翻译,亦或是针对《红楼梦》的评论,能值得些许回味。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笔下人物外在的型,往往只是障眼法,真实的是许多内在一成不变的女主角,在自私、自傲、自寻烦恼的矛盾中,面对爱情和宿命的困惑。

也可以说,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专属于她的自恋,角色的根本还是她自己。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往往有些脱离俗世,不是她本意要如此,而是杂揉了宿命论,将自己失败的爱情留在笔下,因此每一个男主角都有着胡兰成的味道,且每一位女主角,也都有着属于她的叹息。

叹息什么呢?叹息那个没有珍惜她的男人。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另外一点,是我觉得很有必要提一下的。

反团体主义之中的利己主义,虽然张爱玲不曾在她的小说或评论中揭橥这样的主张,但她作品中那些凡事只为自己或感情着想的行为,摈弃了对于世俗道德和正义大旗的认同,而仅仅在乎自己的快乐享受,或是对于爱恋的需求,我认为这是非常强烈的利己和反团体的哲学观。

胡兰成和张爱玲的许多想法,本质上没有太大分野,两人对于政治与爱情同样摇摆不定,关于她和这位前夫的故事,电影《滚滚红尘》或许说明了一部分,然而《色·戒》那样隐喻的描述,同样可以看出两人性格方面的类似。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胡兰成是抗日时期的汉奸,他与日本关系密切,此人就像是《色·戒》中的易先生,现实与小说中的交错,年轻女孩迷恋于男人的成熟及热情,挑逗得根本忘了国家和责任,最后所导致的悲剧下场,似乎就说明了张爱玲本身对于这段情的抉择。

也因此,就算是掺和了时代性,张爱玲的文章仍达不到我以为的伟大高度,或许作家的人格与本身创作方面我无权干涉,但是即使有那样的故事背景,却一再否定了对于这个背景的感情,仅仅着重在上流社会情调和小家子气的爱恋之中,无疑就使得格局受到局限,显得人物性格歪斜而欠缺人文关怀。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或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的生命就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华丽的张爱玲,没有任何对于理想和国家的原则,理不清她如何看待民国动乱,只能一再发现,她是个很孤独渴爱的女子,心中又对感情充满了无比的矛盾。

没有抗日的激昂情操,或者是思想的特别剖析,张爱玲所诉说的许多故事,仿佛就像是个反团体主义者,偏偏这样的主张还比真正的无组织更疏离,她像是活在一个个缭绕着清末颓废与奢华的幻境中。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1949年解放之后,她的作品多见旧观念的描述,无数的文人认同共产主义的同时,她的创作似乎故意颠倒过来,流行什么她就故意不写。

例如《秧歌》,在所有作家都开始赞扬共产主义那时,她反倒斥骂土改的失败举措,认为这样的作法是作贱农民。

特别是《秧歌》那句「今天过不到明天」的对话,用一个乡下农妇的口吻,暗地里呼唤的却是当权者,又比如文中王同志这个角色,写「一家有一家的难处」来劝慰农民小夫妻的床头争执,背后更是以党员的身份,说出“难道我们比他们不爱国?”这样的嘲讽。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晚年的张爱玲又是极度矛盾的作家,身处于共产社会却怀念封建氛围,进入了民主国家又强调错误思维,她的反覆与摇摆,说真的,和胡兰成简直是一体两面的一对。

所以谁说张爱玲只书写中产阶级?我想许多评论没能真正剖析这位女作家的性格,因此我说她崇尚的是利己主义或小范围的反团体主义,就是这个缘故。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有人可能会拿《赤地之恋》来说张爱玲的创作心路,写的是市井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对不起,我无法认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爱玲的作品上面,与老舍或其他作家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表面上骂的是谁,私底下仍然可以看出“恋”的追求本质。

因此无论是怎样的情节,唾弃权利或是土改问题,基本上来说,归根结底还是在埋怨宿命。

又或者说,这是女性多愁善感的原因之一。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宿命论」是一种无常,所有的悲剧,都起源于那些男女主角无法抗拒或扭转的命运,因此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不需要追求理想,也毋须改变别人,重要的仍然是她心中的圣殿,意即那些男男女女对于爱和憎的渴求。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仅仅是背景,《赤地之恋》的「赤色」无论有哪些风暴,依旧能“恋”得缠绵悱恻,所以结局最强调的还是那句“他的生命是她的幸福换来的”,一名战俘对于祖国的情感被掩盖了,只有那“死亡将永远跟在他后面”,可以诉说张爱玲看待人生际遇的悲观论调。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也许,作为一个读者,阅读也不那么复杂或神圣,没有必要将小说家挂上道德和爱国主义的冠冕,要张爱玲背负高贵品格,或者救国的使命,甚至是对苦难人民表达尊敬及哀矜,都是一种奢望。

老实说,我很喜欢《赤地之恋》,比张爱玲以往的作品要平实且深刻得多,那种深深的击中了你内心的柔软、恐惧、愤慨、同情等等。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尽管是那样出色,但在《赤地之恋》面前,它还是逊色起来......

但是张爱玲在多数晚年作品之中,那股比琼瑶小说更鸳鸯蝴蝶、更急切地对于爱情的寻求,我似乎真的无法理解。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所以读完张爱玲,我只能留下一种感觉,两个字——矛盾,如此而已。

或许尴尬的文人,可能对于现实的妥协,亦或看准了潮流来写抗战爱情,更甚至是诚惶诚恐从事于为当政者涂脂抹粉,或许张爱玲都不愿意。

所以她写老上海,写男女之情,写浮华词藻小说,就是少了歌颂真善美和强调人生理想的成分。

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女性无谓的忧愁烦恼,似乎这也是一种关于作家的人生体验,张爱玲的许多作品如同梦境一般,不必过分严肃或意象广阔,只要活在自己的陋室里想像就可以了。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所以有人说,张爱玲很寂寞,基本上,一个自恋成狂的女子,或者是一个自傲又自私的作家,从不想关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自然她会很孤独,读者没必要感到迷惑。

可能我这样的读者,评论张爱玲已经近乎亵渎了,她终究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而我也不愿否定那样独特,只能说,她是那个时代根本看不到的一种文字工作者。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后半生的张爱玲,远离尘嚣,她生活窘迫,不爱群众,读者也少。

但是这样的海派女作家,上海能让我们回忆起的名女人,从声名鹊起到去世,应该特别来讨论的,大概她总还能引起许多的共鸣与回响。

也许,张爱玲的小说女主角,多半爱慕虚荣,没有多大的志向,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完全不把国家当回事,生活点滴观照着自我,理想或信仰都是狗屁,阶级意识与贵族血统更得强调,这些全是梦幻泡影,却是她认为最真实的一切。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也是因为她从小被视为天才,十二岁就能想像出类似莫泊桑写《不幸的她》那般的哀伤气息,张爱玲的生命,或者她的家族故事,足足可堪再写成一本通俗小说了,这样的人物本就是传奇,她的背景或许在许多小说中可以一一被发现。

对于这两项特征,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然而张爱玲也有她的写作坚持,比如她从未走向媚俗,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傲的高贵,那样的自信与自负,由她的眼神就能读得出来。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对于一个好作家而言,名声和崇拜者如何,不过是锦上添花,在乎就落了俗套。

只要底子够好,何处添几朵花,只要自己的份量够,天生就是匹锦缎,也就能够继续写下去了,我想这样的傲气,很少小说家能够拥有。毕竟,谁不想把书卖得洛阳纸贵呢?

雅俗共赏的作品,是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环,至于小众也无不可,文学本来就是私人性质的东西,读者自己的偏好,与构成市场价值或销售量,都是俗不可耐的结论。

我想,张爱玲的自负,就在于对于文字驾驭的能力,她是相当有自信的,至于她的人生游离于各式各样的矛盾与不确定,在研究她跟胡兰成的婚姻之后,有些人可能会对她印象幻灭,发现才女也不过尔尔,可能只是刻意与人群保持距离,实际上不过是个渴求爱情的偏执文青罢了。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无论张爱玲是否喜欢这样的寂寞,不爱唱高调,或者坚持自己的道路,也未必不无可取。

或许她对时代的高度没研究,但是在那知识菁英不比现在的战乱年代,通往自己坚持的创作道路,比起高捧世俗流行,显得更为艰难又难熬。

可能你以为我对她负面的评价稍多,但作为一个作家,她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品,也让欣赏者感到心满意足,因为从文字之中,上海那民国初年的繁华面貌,仍能借由她的小说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尽管对她的景仰,是许多读者难以接受批评的主因,但我仍旧要强调,与其一窥堂奥之后,判断张爱玲的作品伟大或低俗,不如从检验她对于自己的自负和自恋,来判断那个灿烂华美的时代,是否不缺这样一个有特色的作家

她的抗战文学大同小异,爱情故事老套窠臼,就算自私或者自傲一些,也未尝不可,因为每个作家的观感不同,怀念的情调也有所歧异,但这就是张爱玲的创作之所珍贵,就因为那份独特,掩盖了张其他大大小小的缺憾。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又或者标榜个人主义的作品,过分强调自我的小说,可能内涵欠奉,也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小众依然有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刻板的主义、教条、责任和荣誉都被抛开了。

当我们把一切都扬弃的同时,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情爱,比起何一种带有矫揉造作的使命感,亦或虚伪责任意味的书写,都是假的,阅读上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体会。

现实的世界,迎合读者口味的作者太多了,这种独特口味的文章反而不多见,坦诚面对自我的作品也愈来愈少,快餐文学、网络垃圾充斥,以致于很少有人愿意多花点时间,除了去解析作者的想法,也欠缺耐性去品味女性细腻缜密的思维。

而大多数人的看法,还可能只是停留在鳏寡女人的层面。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读者的想法都是个人文章的阅读倾向,就算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她也依然是近代小说文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因为张爱玲用一种真诚的笔锋,诚实叙述自己的爱情观,她不在乎别人如何审视自己,即使描写污秽不堪的勾当,或者肤浅女子的思想爱恋,也能在情节中展现一股庄重的气氛,让人阅读赏心悦目的文字,而不是在意淫虚构低俗的情境。

往日已经逝去而不再重现,那是过去的上海,即便爱恨情仇或悲欢离合,都是她将自己的故事加以演绎,然则繁华寂寞的背后,低调平淡的简短段落,都在书写她心中的那份真诚与寂寞。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试问又有多少人愿意如此坦诚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呢?

又有哪些作家思考着怎样表达自己的小众观感?谁又敢在那种混乱的年代犯天下之不韪,不爱国爱民而只去爱一个男人?

这就是超越了世俗,而从写世俗入手的张爱玲,最让我觉得的可贵之处。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在对比当下,五花八门的网络文学,使得现在许多读者缺乏了耐心,普遍寻求着片面的浏览,没有多少人反思文学该读些什么,或是作者们写过什么样的概念,幸运的读者能找着一本好书,静下心来,慢慢研读下去,并且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更进而获取真实的智慧。

也许,今天应该反省的不仅仅是作者,更应该是读者,网路阅读扼杀了深度思索的可能性,真正缺乏的并非是好作者,而是需要引导的广大读者们。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文章,技巧、手法或风格,都具备那样的独特性,即便精神世界太狭隘,满篇累牍都在写女人的哀怨,使人委靡颓废的爱情,也让人有些受不了,但是这个走不出小我圈子的女性作家,仍能真正触碰到读者的心底。

不假的是,自怨自艾的张爱玲,永远只爱自己,只向往自己梦想的爱情,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缥缈情”的作家,根本就不把别人当回事,她最后甚至干脆远赴美国,许多人责骂她,但我对她性格中的自私自利,或者是残酷不仁,却觉得从作品中,就能一睹那样的坦率与真诚。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上海那样华丽堕落的大都会,造就了张爱玲的爱恨嗔痴,由上海到香港,甚至是一路去了美国,在小说的创作上,她的确另有一番风味。

或许晓风残月那样伤春悲秋的小儿女情态,使得酷爱《红楼梦》的张爱玲,无意间也有了同样妖娆的丰姿吧。

另外,她的文字之特殊,以极少的形容和叙述,就能勾勒出生动而贴切的场景,因此故事多半紧凑,情节上没有腐语陈辞,阅读方面通常会相当顺畅,创作的凝炼简洁,就能看出她的早慧与纯粹。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小说家对个人的描写,就需要如此原始单纯的热情,构成文字的出发点,不只是说爱谈情就够了,能写出那样的小说,张爱玲依然是个难得的作家。

好的作家不需要拥有高尚的品格,也不必刻意迎合市场需求,只要作品写得好,我就觉得能从阅读之中获得一些感慨,那透视人间的无奈沧桑,对于命运的怀疑及痛恨,都让人留下啜饮咖啡一般苦涩的甘醇,值得回味。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作为一个读者,我还是无法喜欢张爱玲,然而以作家的身份来探讨她,我却可以怀着一种崇敬的目光。

无论早期或晚期,张爱玲的描写角度没有太多变化,题材方面的考量,我想大多人还是喜欢她早期创作的原因,毕竟以她个人的小说而言,早期和晚期的些许矛盾真的非常强烈。

也许她是对的,因为书里本身的故事就是一个现实的悲剧。

何以我不喜欢晚年的张爱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赤地   自傲   小说家   女作家   晚年   笔下   上海   情节   想法   作家   感情   读者   文字   作品   爱情   游戏   小说   张爱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