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一曲相思离别歌,道尽与君白首愿。古代女人最大的悲哀在于,必须依附于男子。

人,都是在经历过打击后,才会有所成长。但若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与自己作对,让自己的生活,从云端跌入凡尘呢?所有人都会苦闷,忧愁吧。对于生活在古代,还是女子之身的李清照而言,这样的愁苦,她是深有体会,她将她满心的愁苦,都化作了诗词,流传至今,其中一首《武陵春》,读后之后,即便身为男子,也对李清照内心的愁苦,有所感悟。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全文

这首《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在浙江金华一带避难时所写,当时北宋已经灭亡,心爱的丈夫也已经亡故,家藏的文物金石也都遗失殆尽,李清照独自一人,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处境相当的艰难,其内心的愁苦悲痛,非常人所能体会,太多的不幸,太多的苦,都汇聚在了她这里。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日晚倦梳头

这首词的开篇,便先声夺人,极其精炼,短短七个字,为我们诵读诗词的人,勾画出了一幅凄美的意境:风停了下来,花已经开完,已经落地,已经化作了尘埃,那尘土中,还带有一丝丝的花香,诉说着曾经的灿烂。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武陵春意境

定了基调后,写明了场景后,李清照写了自己的状态,她日高才起,身心疲惫的她,根本就无心打扮,看着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觉得自己就和那落到尘埃中的花一样,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即便世上还有花,即便世上还有美丽的风景,但是和自己一起看风景的那个人,已经不再了,她的内心,波澜起伏,还没有来的及述说自己的愁苦,眼泪就先流了出来。

一句“欲语泪先流”,读来不经令人感慨,这是内心悲伤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连如何表述自己的愁,苦,难都没有想好,就开始流泪了。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物是人非事事休

《武陵春》的下半阕,则是李清照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她听说了郊外双溪之地,春景美丽,适合游玩踏青,她的内心,也想要前去泛舟溪间,游春赏玩。但是她又想,小溪之上的那一叶小舟,只怕载不动自己,因为自己内心的忧愁太过沉重。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

不是担心载不动人,而是怕载不动人心。文人的浪漫,但在这里读来,却甚是凄凉。李清照一名闺中女子,却经历了国家灭亡,丈夫亡故,家藏遗失,颠沛流离,她的内心,有太多太多的苦,有太多太多的难,她想要诉说,却连能倾诉的人都找不到,只能放在自己的心里,这样的愁苦,日积月累,怎能不重,这样的精神压力,又是谁能受得了的。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读完《武陵春》,我们都感慨李清照的艰难,但她的悲剧,在于那个时代对于她的限制,我总在想,若是李清照生活在近代,或许也会如林徽因一样被誉为一代才女,若是李清照生活在现代,中国,或许便有属于自己的名享全球的女文豪了。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独守闺阁的女子

女人的心思,女人的愁苦,在读完《武陵春》后,即便无法理解,但我忽然发现,之所以说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比男人更加丰富,正是因为女人内心的愁苦,不仅仅会为自己的生活处境,也会为了国,为了家,为了自己的丈夫,为自己的爱情而忧愁,女人内心深处的愁,似乎可以多到我难以想象的地步。

品读《武陵春》,女人心中的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载起的

人的内心情感

若说,自古多情空余恨,那么若是多愁,空余的应该便是无奈和惆怅了吧。对于女孩子而言,或许更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白首   香花   舴艋   女人   愁苦   小舟   物是人非   处境   事事   忧愁   尘埃   诗词   内心   丈夫   心中   女子   美丽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