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AI芯片,本土厂商迎来国际时刻

2021年的今天,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软件驱动的转型正在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根据知名汽车Tier 1厂商博世公司的预测,从现在到2030年,软件密集型电子系统市场预计将有15%的复合年增长率。

那么问题来了,软件定义汽车对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到底会带来哪些挑战?对于同时承载计算量大、低延迟和安全可靠性压力的车载计算芯片来说,架构如何突破?什么样的内核更适合它?多核和算力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在提高算力的同时,如何提升能效比?区分自动驾驶等级的分界线和标志又是什么?一系列的技术和市场问题等待我们探索。

本期《与非观察室》,我们带大家走进一家年轻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龙头企业——黑芝麻智能,寻找答案。

视频亮点时间轴:

1:05 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产业链挑战

2:39 计算量大、低延迟和安全可靠性压力给车载芯片架构提出了哪些苛刻要求?

5:23 RISC-V是否会成为车载芯片内核的第一选择?

6:33 多核和算力间不是线性关系

7:57 本土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算力和能效比实情

9:58 车载人工智能中的薄弱环节是谁?

11:00 L2、L2+和L3等级的分界线和主要标志(附传感器带载解析)

13:10 从A500到A1000 Pro,它们在ADAS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3:23

自动驾驶能力试金石,i-VISTA挑战赛在重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多核   芯片   观察室   黑芝麻   分界线   内核   可靠性   架构   本土   定义   标志   等级   厂商   时刻   压力   关系   汽车   国际   游戏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