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苗刀古称细刀、长刀、千牛刀。因其刀身修长如禾苗,故得名苗条的长刀——苗刀,明清之后逐渐始有苗刀之名。这种长刀跟中国少数民族苗族刀无任何关系。苗刀之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环首刀,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现代苗刀

汉代骑兵对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骑兵入侵时,手持长剑向匈奴骑兵挥砍时,因剑是双面有刃,劈砍时只能使用其中的一侧剑刃,其缺点是近身战斗除了捅刺之外,劈砍杀伤力较弱不利劈砍,剑身较短而极易折断,故在多次在战争时屡屡受挫,于是根据战术需要出现了相适应的直刃长刀,亦称环首刀(又称汉刀),即苗刀的祖型。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汉代环首刀

环首刀因刀柄尾端带金属圆环而得名,刀柄尾端的金属圆环功能是其一可连绳套拴紧手腕握持,避免骑兵冲锋战斗失手坠刀捡拾而耽误战机,其二是起到平衡配重效果,避免刀身过多的头重尾轻影响战术。当时汉墓出土的环首钢刀遗物,大多全长超过1米以上,刀身宽达3~4厘米左右,刀脊厚达1厘米左右。单面开刃、厚实的刀背能够承受猛烈挥砍的应力不易折断,足以可见汉代百炼花纹钢锻制工艺极其精湛。

由于环首长刀战术训练简单而杀伤力大,成熟的百炼钢锻造工艺成本比长剑还低,于是逐渐替代了长剑成为骑兵近战主体武器。唐代的唐横刀也是继承了汉代环首刀工艺并加以改进,其狭直的刀身、小镡(护柄)、较长的刀柄可双手握持格斗。由于唐代开始出现了覆土烧刃热处理工艺,通过刀背上覆盖调配好的泥土配方,烧红裸露的刀刃烧投入冷水急速冷却收缩,使直形长刀向内侧弯曲形成弯刀,刀背和刀刃的硬度不同从而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提高了刀刃硬度,依然保持刀身良好的韧性不易折断。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复原的唐代唐刀

唐代已有日遣唐使来华交流,唐刀的锻制工艺逐渐传入日本后,日本对中国输出的长刀锻制工艺和技术加以完善改进,也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日本刀风格。

时过境迁,明朝中期,倭患甚烈。倭寇所使用的日本刀犀利锋锐,在短兵相接、挥杀厮杀战斗中占尽优势。明军跟倭寇开始靠近接触时,倭寇指挥官将折扇往上一挥,他的部下就以刀锋向上。当明军的注意力为这种战术动作所吸引而迷惑,于是倭寇突然倒转刀锋迎头挥舞砍下。这种双手日本刀长度在五尺左右,在一个熟练使用者手中挥舞,使“其刀飞舞,通身如雪,无间可击”,可以在一丈八尺的方圆之内杀伤明军。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日本倭寇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影视作品明将戚继光抗击日本倭寇剧照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影视作品明将戚继光抗击日本倭寇剧照

倭寇其他常见的武器还有弓箭和标枪。据记载:“倭竹弓长八尺,以弓蹈其梢,立而发矢......镞宽二寸......近身而发,无不中者”。所掷的标枪“不露竿,突忽而掷,故不测”。明军临阵实战经验不足故屡遭败绩不足为奇,鉴于以上种种落后被动的局面情况。明将戚继光做了细致分析和考察之后,派人从日本本土订购3000把倭刀,根据明军作战的特点并结合日本刀的优点进行仿制和创新改进,很快将戚家军所使用的明式雁翎腰刀逐渐替换为戚家刀。

戚家刀参照了倭刀优点,并结合明式雁翎腰刀进行改良生产的长弯刀。而柄部为符合明军使用习惯的单手持握式短柄逐渐改用双手持握式长柄;其刀身也并非对倭刀全盘照搬,刀刃长度多以65~72厘米居多,这符合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刀身弯曲,柄为弯曲状,刀身两侧不起镐,背不起脊(日本刀称为“庵栋”),还具有无血槽、嵌钢结构的特点。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明代雁翎刀

这样可以减轻刀身的重量,并增加刀的锋利度。“妙尤在尖,近时近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横出,芒两下有肩,砍下不深,刃芒一秃,即为顽铁,此当辩之”,这也是戚家刀与日本刀的刀尖部分的区别之一。

打制刀尖让其变厚,并在接近刀尖的刀背处磨凹,形成尖似反刃的效果,这与日本刀的刀尖直接变厚有所不同。这简化了后期研磨的工序,让刀尖具有一定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减轻刀头的分量,以调整刀身各部分比重的分布。

通过仔细观察,还能从细节区别开戚家刀与日本刀,首先从刀姿上看:日本刀刀姿是手柄一尺处开始成弧线,称之为反,靠刀尖一段比较直,符合日本刀法中刺击需要。与日本刀刀姿相比,戚家刀的刀刃更像中间没有停顿的圆弧线,这更能充分发挥使用中削、划的功效,根据使用者习惯不同,也因不同工匠在锻制过程中技术偏差造成每把戚家刀的弯曲度不尽相同。

很多戚家刀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往往不开刃,可以防止根部锋利的刀刃在奔袭颠簸环境下割破鞘口,近战时可以伸手握持增大捅刺杀伤力。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明代戚家刀外观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戚家刀根部大多没开刀刃,可以握持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现代复原的戚家刀

一些做工精良的戚家刀还会在根部配有铁质或铜质的吞口,更高级别的刀体会采取浅浮雕手法来制出凸起的吞口装饰根部。戚家刀由根部2.8~3.6厘米开始向刀尖逐渐收窄,到了刀尖会收缩到0.2~0.25厘米甚至更窄,有的在刀尖处加厚,有的则直接变薄。而日本刀的刀尖通常是弯厚,大部分刀尖是没有弧度,刀尖夹铁相对固定,称为切先。这样的切尖除了尖锐和锋利外,还具备很强的冲击力,特别适合双手持刀大力劈砍、直刺等战术动作,但戚家刀的刀尖因不同工匠因地制宜锻冶造型就多种多样,有的很尖锐,也有的则是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等多种。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明代戚家刀刀尖复原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日本刀刀尖

日本刀为包钢结构——刀体使用软铁做刀芯,外部包精钢锻造成刀刃,锻冶加工费时费力,废品率成高,不适合战争大规模高速生产。而戚家刀采用嵌钢结构——即用软钢包裹硬而脆的精钢刀刃,这样可以保护刃部,使其刀身不会因脆硬的刃度受损而彻底断裂。外部软铁皮易加工,雕凿开血槽不会伤及内部硬韧的嵌钢,适应战争大规模高速生产,往往数天之内可做成。

日本刀热处理还有覆土烧刃工序,但戚家刀淬火一般没有这工序,因为嵌钢结构本身就会在刀体外部自然形成从刃口硬钢向刀脊软钢的过渡层,其淬火与在包钢的全钢外层覆土的效果是一样。同时,日本刀采用复合锻造技术,刀身内部不同金属所产生的不同应力可借助淬火工艺使刀刃变得弯曲,但这一工序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稍有失误就会造成刀刃变形碎裂,令前期的制作前功尽弃,所以废品率较高,这对刀匠技艺术和经验要求也高,不是一般的刀匠都能生产日本刀,而且生产费时费力,不适合战争大规模高速生产。

而中国戚家刀的弯度是刀匠按预先制定的式样打制出来,不是覆土烧刃处理出来的弯度,工艺简单降低了技术门槛和废品率,一般的作坊都能生产,适合大规模快速生产。战争的频繁使刀剑的损耗率本来就高,日本刀在战场上经历几场恶战之后就刀刃磨损严重,不易修复而报废,不及中国戚家刀经历战争损耗之后,还能通过后勤大量生产补充。

这种源自日本刀的戚家刀可以说是苗刀的原型。清代对流传下来的戚家刀逐渐完善改进刀型和工艺后,由于该刀刀型跟日本刀外观相近,让人误当日本刀,故晚清至民国出于对日本的忌讳,逐渐改称苗刀,严格地来说苗刀就是明代雁翎刀根据仿制日本刀进的一种加长变异版本,苗刀修长的刀身主要有两种尺寸留传至今:一种为五尺;另一种为三尺七寸,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劈砍、捅刺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影视作品《绣春刀》周一围的苗刀原型为戚家刀


中国苗刀的源流史考

▲影视作品《绣春刀》周一围的苗刀原型为戚家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废品率   刀背   刀身   刀尖   倭寇   源流   根部   刀刃   日本   汉代   骑兵   弯曲   中国   战术   战争   工艺   日本刀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