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700多年前,南宋的政权大势已去;1276年,元军攻入了临安城,南宋皇室流亡南方,直到1279年崖山海战(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十万军民投海殉国,标志着南宋在中国南方153年的偏安统治结束。然而,江山换了新主,南宋的少部分皇族为了躲避元军的追捕,逃到了当时环境闭塞的南方山村里,隐姓埋名活了下来,繁衍至今。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因此,在广东沿海一带,就有几个因当年皇族逃难至此,而绵延下来的“皇族村”。比如江门市新会区的霞路村,珠海斗门区圩镇的南门古村,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阳江市阳东区新州镇的北桂村。在古时候。北桂村的位置非常隐秘,它深藏在新洲镇,背靠马庙山,周边群山环绕似天然的屏障,还有“护城河”北桂河流经护佑,是个隐居的好地方。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因此,十世赵必鎏(宋太宗长子、一世赵元佐之后)与其子十一世赵进元当时便逃到了北桂村,也是看中了北桂村的地理优势。此后,赵氏一族便在北桂村一带开枝散叶,以种田耕作和经商贸易为生,现在已传至第三十六世。直到700多年后的今天,北桂村的村民还是以赵姓为主;在过去人口流动不频繁的时候,更是全部姓赵。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北桂村一带人口不多,平日里十分宁静,仿佛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村落古风依然,古树、碉楼、石板路带着历史的沧桑,房屋也保留着古旧的质感。北桂村的建筑颇具岭南特色,共有泰康楼、松桂楼、永昌堂、雾滋堂、广来堂5座碉楼。每座碉楼的外观各有不同,也承载着一段不同的回忆。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其中泰康楼最为气派,曾经是有钱人家的住宅。依山傍水而立,由花岗岩与青砖石打造,饱经岁月的磨砺。主人移居海外后,一度作为北桂大队队部。雾滋堂是北桂村建造年代最早的碉楼,已有百年历史;该楼主人是清末举人赵芷萧、赵战秋兄弟;现在村中东西门楼的“北桂”二字即为其手笔。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还有显赫一时的永昌堂,又称赵铉书室,是为纪念二十四世赵铉公而建的公族活动场所;青砖老墙,见证了北桂村的历史。从十世到三十六世,赵氏一族700多年来虽居于偏远古村,但仍留皇族风范,世系资料齐全,脉络清晰。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除了古色古香的巷道、气势不凡的碉楼群;这里还有起伏的山林、平整的水田、低矮的农舍,仙气的竹林,宛如一幅恬静的水墨画,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700年前,南宋皇室逃至这座隐秘古村,已传承36世仍保留皇族风范

2015年,北桂村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古村落;并且这也是广东省罕见的、直接以“皇族村”为宣传亮点的古村落。这一传奇历史与自然风光兼具的古村,你想去看看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皇族   南宋   斗门   阳东   阳江市   永昌   临安   队部   竹林   江门   碉楼   青砖   广东省   皇室   隐秘   风范   人口   年前   历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