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人类开始进入飞行时代。飞机以其快捷、舒适、安全的特点,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远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乘坐飞机出行的经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担心:飞机会不会突然掉下来?

迄今为止,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事故发生率远远低于汽车、火车等。此外,就单位距离的死亡人数而言,飞机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然而,坠机也是目前最惨烈的交通事故,任何一次飞机事故都可能会成为一件轰动事件,备受关注。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当发生空难事故,看到一幕幕惨景,总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民航飞机为什么不给乘客准备降落伞,以便能让乘客死里逃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导致飞机发生空难的因素大体都有哪些。

空难发生的原因

飞机发生空难,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都是在瞬间发生的,并且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导致空难发生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

飞机的飞行安全与天气息息相关,一旦遭遇到恶劣天气,风险则会大大增高。在暴雨、雷击等各种天气因素中,风切变是导致飞行事故的最大天敌,也被称为“飞行杀手”。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风切变是指大气层内不同高度层上的风向或风速突然发生变化。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风切变可能会导致飞机过早着陆、飞越跑道或者起飞失败,目前机场都会安装风切变探测和报警系统,飞行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在一定程度能减轻或避免风切变的危害。

尽管航空技术、维修技术以及空中管制设施不断改进,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保证飞机各大元件完全正常运行。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飞机元件的工作寿命具有概率性,而飞机的持续适航也带有概率的性质。

飞机的飞行安全,需要多方面人员配合,包括飞行员、乘员、地面指挥人员以及地勤等等。

其中最关键的人员就是飞行员了,过度疲劳、操作失误、错觉等都有可能导致飞机遇险。不过这方面不必过多担心,目前每架飞机上都至少配备有两名飞行员,确保“双保险”。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通常情况下,飞机遇险或发生故障大多数是在起飞和降落时,据数据统计,80%的飞机事故也都发生在这两个阶段。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就近迫降,是绝对禁止乘客从飞机上跳伞,并且民航飞机上也是不会给乘客配备降落伞的,这到底是为什么?

空中的“救命稻草”--降落伞

根据资料表明,降落伞最早在18世纪30年代运用于航空活动中。飞机问世之后,为了使机上人员能够在飞机失事时死里逃生,人们对降落伞不断加以改进。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如今,降落伞已经普遍运用在各类军用飞机上,同时还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用途,例如救生伞、减速伞、投物伞、太空降落伞等等。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我国神舟飞船重达3吨多的返回舱,回到地球时就是靠一张巨型的降落伞安全降落的,打开之后占地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尽管降落伞已经演绎出多种用途,并且在军用飞机上广泛应用,而民航客机宁可赔个精光、甚至坠毁,也不愿给乘客配备降落伞,因为这既不现实也不安全。

为什么民航客机不配备降落伞?

民航客机大多是在离地面近万米高空上高速飞行,这一高度空气稀薄,气温低至-50℃至-40℃。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飞机失控遇险,即使给每一位乘客都配备有降落伞,最终也可能是死路一条。

通过降落伞逃生,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并且适合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千米左右,对跳伞技能一无所知的乘客,临时跳伞逃生,几乎相当于跳楼自杀。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由于不会操纵降落伞,很容易将自己包裹到伞包中,接下来的场景可能就像一块石头一样砸到地面上,当然也有可能是大海、高山等等。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此外,高空跳伞的高度的空气依旧十分稀薄、温度极低,只要打开舱门,乘客不是被冻死,就是窒息而死。再加上飞机的飞行速度极快,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跳出舱外的撞击度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而超低空跳伞也有致命风险,可能会来不及打开降落伞,或者打开后短时间无法迅速产生与人的冲量相当的升力,生存几率极低。

假设乘客平时都经过跳伞训练,有没有可能成功逃生呢?我们知道,一架民航客机上平均有300个座位,飞机一旦失控坠落速度相当快,短短几分钟内安全有序地组织乘客跳伞也不太可能。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的航天研究专家盖伊·格雷顿表示,即使一名乘客能花10秒钟跳出舱门,那么300个乘客则需要50分钟才能全部跳下去,两个安全舱门同时跳,也需要25分钟。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后排的乘客最终不能生还,从而引发混乱导致跳伞不能正常进行。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的航空事故中,飞机都是可控的,在可控情况下按照正确方法迫降,几乎都能成功,出现人员伤亡的几率很小。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调查表明,飞机紧急迫降人员的生还率比让乘客跳伞的生还率要高得多。

给每一位乘客都配上降落伞,使用的概率低,同时会大大增加飞机的重量,占去更多空间。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这不仅会影响飞机的营运能力,而且耗费大量飞机的燃油,无形之中增加的额外成本航空公司也难以承受。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飞机从设计到生产工艺,技术越来越先进,同时会借助技术手段来保障航空安全。

民航飞机遇险时,为啥宁愿机毁人亡,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到目前为止,飞机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对现代民航客机来说,飞机完全失控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杞人忧天,即使发生了,也要相信最后都会安全落地的。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民航   乘客   切变   飞机   舱门   可能会   空难   降落伞   客机   飞行员   配备   事故   因素   发生   人员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