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恭俭胡同,北通什刹海,南到景山后街,隔街就是景山公园。这条六百多米长的胡同经过漫漫时光,从昔日皇家禁地,到而今百姓人家,它的故事数也数不清。

走进胡同,几个大妈聚在一起正聊的高兴,运货小车不按喇叭在胡同里左躲右闪,慢慢往前蹭。从低矮的百货店前经过,我又看见熟悉的公用电话机,今天手机都人手一部了,谁还打公用电话呢?也许,老板是个恋旧的人,留它当个念想吧。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几百年前,这儿可不是咱们普通人随便进的地方。明朝这里有内官监署(明朝内廷衙门之一,职掌木、石、瓦、土、搭材、东行、西行、油漆、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等诸事)它是皇城的一部分,只有宫里人才能进出。

清朝沿用了“内宫监胡同”的名字,用途改成宫里太监的住所。民国后,随着溥仪退位,太监有的回了家,有的搬到南城。渐渐这里住进了普通人家。因为“宫监”谐音为“恭俭”,后来叫做恭俭胡同,取温良恭俭之意。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此时老房墙根边凉着花花绿绿的棉被,一个挨一个挂了一排,阳光下一双耀眼的潘通色运动鞋靠在窗台上,闪闪发光。如今都在说旧城区治理,其实我更喜欢这种朴素和真实,也许这样的生活会更自在吧。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是不是只有在深深的小巷,才能看到这么古老的副食商店?它玻璃上贴的“国营”二字,瞬间带我回到30年前,那个没有电脑,连电视都少见的时代。

“恭俭胡同南副食商店”已经成了一道胡同风景,路过的行人都要停步仔细看看。还有隔壁的“小孙理发”我不知道它手艺如何,单看那门前招牌的价码就是真心实惠。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这些不起眼的小门脸温暖和气,不是时髦亮丽的装修,没有那种趾高气扬的压迫感,就像这胡同名字一样“恭俭”谦和。

过去,因为胡同里有一口四眼井(井口有四个孔)它曾被叫做“四眼井”。离这不远的米粮库胡同,那是曾经皇宫里米和盐的存放地,时间久了“盐”讹为“粮”就叫成了米粮库胡同。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米粮库北边的油漆作胡同是明朝油漆作坊的所在地。这些胡同虽然早已住进人家,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留下一抹旧日的痕迹。

此刻天已转暖,渡过炎炎夏日我们家家都有空调冰箱,如今并不为奇。然而清朝可没这么先进,皇宫用冰块解暑是当时最高大上的享受。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恭俭胡同五巷曾经是皇家的专属冰窖,冬天从北海凿取冰块儿,储存在这里。盛夏专供皇室消暑降温,皇亲国戚都不能用,至于老百姓那更是一种奢望了。

今天这个皇家冰窖已改成私房菜馆,饭馆保留了当年的结构。曾经存冰的内室在地下三米就像我们今天的地下室。现在两间内室一间改造成就餐区,一间为仓库。夏天在这吃饭,店家应该不用开空调吧。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这条北海边不起眼的老胡同,细细走来有退了色的朱红老门,有刷了绿漆又斑驳变型的小铺面,那裁缝小铺,用了几十年的理发椅,只剩一半的石头门墩,它们都曾经崭新发亮过,如今被时间磨掉了锐气,带着温润圆融的气息它们成了上个时代,或者再上个时代宝贵的遗存。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十几年来我走街串巷,却很少到过这里,也许就因为它的隐蔽,才留下这么多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回首让人怀念。

本次探访地图。

老北京胡同游,北海公园东墙边神秘的恭俭胡同

本集完,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北海   后街   胡同   明朝   内室   冰窖   副食   冰块   不起眼   清朝   太监   油漆   皇家   公园   名字   神秘   时代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