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如果您熟悉北京,过了东四十字路口再往东,马路北边,有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门有点雅致,有点不同,门上挂了三四块牌子,都是办公场所的名字,冰冷冷不协调。其实,进了大门,才是别有洞天,单看门檐上高大浓密的树冠,那是老北京一段不寻常故事的开始……

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北京“孚王府”

朝阳门内大街137号,这是北京著名的王府——“孚王府”(九爷府)。“孚王府”横跨东四头条、二条两条胡同,北墙直抵东四三条,如此宏大的规模,是北京罕见的如今依然较为完整的王府。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今天,临街这座大门是民国所盖,王府的真正大门藏在院内,一座五开间,歇山顶的朱红大门。纵九横七,63颗门钉排列在敞开的朱漆门扇上,整个门面宽博浑厚,大气非常。只是,前方七七八八塞堵的小车遮挡了视线,昔日庄严已减损不少。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府门双侧有两座石狮,这门前小院——“狮子院”就是因了它们而得名。据说两个石狮比天安门前的石狮还大,狮头上“鬃卷疙瘩”有40之多,象征主人身份的显赫。

盛夏花开已过,遗憾没拍到石狮身后的两株海棠花开,它们年纪和狮身一样老。初春,老树根深、水足、营养好,海棠花开绚烂,“如醉如痴”。北京人,没看过这儿的海棠那才真是遗憾。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海棠,花开富贵,正如这所东、中、西、三路五进,庞大恢弘的王爷府。它何止单单仅有“富贵”,清王朝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好像一个缩影全凝入这高墙深院中。

王府正门为府门,绿色琉璃瓦,屋顶垂脊上站5只吻兽,门下头顶有升降龙天花彩画,加上朱漆门上的纵九横七63颗门钉,真是雍容华贵,王府级别。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王府中路院——最宏伟地位最高的建筑

再往里,我拿着相机装作镇静,“稳步”走进去,庆幸门卫没拦我。中午府门内的大院异常安静,参天大树留下阴凉,这是比普通四合院规模大的多的院子。脚下一条高出庭院地面约1米的丹陛,直通正殿“银安殿”,殿前有三百多平方米的方形月台。在王府的东、中、西三路里,这是中路,也是王府最宏伟,地位最高的建筑,是办公、会客、举行仪式和亲王起居的场所。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如今“银安殿”前多了篮球架,羽毛球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侧楼里办公。高大的“银安殿”月台上一个中年编辑站在树荫下,专注的低头看着稿件,在体量巨大的建筑和院落里,外面喧闹的车流人流好像完全失声了,这里只有单调的蝉鸣,从清晨叫到日落。

此时的恬静和幽雅让你完全想不到,它曾经历的繁华与悲凉,权力更迭,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康雍盛世”时,它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怡亲王)的府邸。怡亲王,是除清初八大铁帽王之外,又一“世袭罔替”的亲王。当年雍正登基,遭到多兄弟反对,只有这十三弟允祥支持他,雍正封允祥为怡亲王,建此规模宏大的王府。

时间到了1861年,清王朝风雨飘摇,咸丰死后,一场政变,慈禧战胜“顾命八大臣”,并将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任怡亲王“载垣”赐死,王府收回。这所大宅经历了六任亲王,漫漫百年,从皇恩浩荡,钟鸣鼎食,到血雨腥风,满门抄斩,这繁华落尽的悲凉,才是我们世人常说的“无常”。

王府东路院——原是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

“狮子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阿斯门”(就是“旁门”),它们分别通向东西两路宅院。如今垃圾桶,废酒瓶,还有见缝插针后盖的小房,几乎把东旁门掩盖,只有那个方方的大门洞没变,只是现在出来进去的都是外地打工的租客,吃饭喝酒的食客……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一百年前,这王府东路院原是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据说府内的花园便设在东路院的中部。现在,东路院也是被私搭乱建最厉害的。寻着小房留出的空隙,我慢慢往里走,这已完全不是昔日王府的格局,只是偶尔几株大树粗壮参天,好像很不服当今的命运,要摆脱这拥挤和杂乱。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都说东路院仅留了一座三开间带围廊的轩馆,那是曾经府内园林花园的游憩之地,可惜,我没找到。唯有一只圆磁大缸,蓝绿色很别致的釉面,古旧的华贵又落寞,因为缸身已经裂开,被人用铁丝捆着,里面养的倭瓜藤爬上了小房。

在这个古老凋敝的昔日王爷府,所有的植物都奋力生长着,开花结果郁郁葱葱,那份自由和蓬勃的执拗,好像在告诉我们,和人比起来,它们有多么自由……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是啊,即使贵为亲王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第六任怡亲王被慈禧赐死,自缢后他的府院,给了道光帝第九个儿子,孚亲王“奕譓”,改名“孚王府”也称“九爷府”。

在“九爷府”东路院的倒座房边,两只脏脏的流浪猫正专心吃饭,看我过去胆小的那只一溜烟跑走了,剩下胆大的,它抬头看我,眼神里满满都是幽怨。你怎么不跑呢?有什么要告诉我?猫儿灵性,也许它知道这深院里藏着的大秘密……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东路院的北墙外就是东四三条了,后门很大,像民国建的。小推车,土堆,油漆桶,很多杂物堆放在门边。隔着高大的院墙,听到外面嘈杂的人来车往声,在一百年前,这院里与院外如两个世界,门外的百姓哪会知道院墙里的争斗更激烈?

时间真快,转眼日已西斜,怕晚高峰的拥堵,没进西路院,我就离开了。留下一个念想下回再来吧,西路院原是王爷家眷所住,尺度小,布局紧凑,据说它西北边的四进院保护的最好,原有的贯穿游廊还能找到……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说话间,车已开到东四路口,最怕的晚高峰把我结结实实堵在路口。心里,那只白猫幽怨的眼神总挥之不去。这座大宅子在民国时卖给张作霖的部下杨宇霆,之后成了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再之后中路被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占用。出版社,图书公司,在中路侧殿办公。东西两路侧院,大大小小共住了三百多户人家。

游走北京“九爷府”,和什刹海恭王府一样,怎么结局竟这么惨

说起来一座王府真留下了不少房子,如今人们住进去又搬走,不过是它的匆匆过客,唯有这宅子是时光流逝中永恒的主人。老“九爷府”耐人寻味的一砖一瓦,古树高墙,满满全是苍凉,草木清风来到这里会不会也要万般留恋?只可惜,偏偏北京这样的大宅已越来越少……

本文由包子和馄饨的旅行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北京   雍正   朱漆   旁门   宏伟   富贵   执事   小房   东路   花开   亲王   海棠   王府   民国   大门   结局   恭王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