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甄嬛传》中的太后是抱着遗憾离去的,她在临死之前向皇帝求了个心愿,希望他能放过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太后的亲儿子老十四。可老十四是叛贼,有多少次想要皇帝的命,自然不会有善果。皇帝铁了心想要囚禁老十四一辈子,即便是太后的苦苦相求也无济于事。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哪怕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也好,为何皇帝就是不肯对太后妥协呢?他不是最孝顺的吗?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皇额娘死不瞑目?原因很明了,皇帝痛恨太后,不仅仅是因为童年缺爱,还有3个永远不能磨灭掉的真实原因。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第一:皇帝并非太后亲生。太后是有自己亲儿子的,只不过亲儿子被皇帝关押起来了,所以多年来太后一直战战兢兢,生怕皇帝一个不开心,就了解了自己的亲儿子,养子对她再孝顺又有何用,能让太后动容的只有老十四。至于皇帝,她不过是傀儡幕后罢了,只有一有机会,就会让皇帝放过自己的仇人。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皇帝本就多疑,再加上他这些年已经尽力孝顺太后,可他不明白,为何太后还是偏向老十四,心中爱与恨的双重叠加,已经让皇帝变得越来越冷血,哪怕是不让皇额娘瞑目,自己也不能放过老十四。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第二:太后与隆科多的私情。皇帝早就知道了太后与隆科多之间的私情,只不过他一直隐忍不发,试想一下,自己的养母背叛了自己的父亲,皇帝心中是何种滋味?所以他使诈,逼着太后要了隆科多的命,他就是让太后亲手了结这份情,这样才会对得起皇阿玛,还有自己这个新进的皇帝。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也因为这件事,让太后彻底对皇帝寒心,她知道自古帝王多无情,但没想到皇帝竟然打着孝义的名号,实则在背地里威胁自己,这样的太后做的也太过憋屈。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第三:太后护着乌拉那拉氏的皇后宝座。太后是乌拉那拉氏家族的人,所以她要保住家族的荣华,就必须要保住宜修皇后的宝座,这一点皇帝再明白不过,但他没有发作,也对皇后多年来的作恶多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曾想,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竟是被宜修所杀,皇帝再也忍受不了,直接想用一纸休书来断了与宜修多年的情分。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可太后还是留了后手,一封遗书写明了皇帝不许废后,这是明摆着叫板,偏偏皇帝还不能不听,索性留了宜修的后位,并发誓与她此生不复相见。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结合以上3点原因,就注定这对母子永远都不能坦诚相待,一层又一层的隔阂下,怎么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呢?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应该成为母子,因为这二人有个共同点,都是自私,他们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对方重要,就像约定好的一样,大家都戴着假面具生活,将丑恶的一面遮住,也不算失了脸面。

甄嬛传:皇帝痛恨太后,并非童年缺爱,只因3点两人注定产生隔阂

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下场跟太后一样,都是死不瞑目,只不过太后是因为他,而他自己却是因为妃子的背叛,这对母子的结局着实让人唏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太后   孝义   乌拉   隐忍不发   休书   叛贼   皇帝   死不瞑目   私情   隔阂   宝座   母子   皇后   童年   只不过   结局   原因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